一位成功的商人,在母親的好友兒子的介紹下,走進婚姻的殿堂。
這人就是毛主席的外孫王效芝,為何他會不想結婚呢,這還要從其母親不幸的婚姻說起。
母親的婚姻,讓他有些恐婚
李訥和第一任丈夫徐某是通過自由戀愛走到一起的。婚后不久,徐小寧出生了。
不料,夫妻二人竟因家世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常常意見不合。
有些受不了爭吵不斷的李訥,帶著兒子回到了首都。
為不打擾病重的父親,李訥沒有跟住父親同住。因年歲太小,徐小寧對外公毛的印象并不多。
1976年,父親的過世和母親的入獄,讓離異不久的李訥深受打擊。
在李銀橋的介紹下,李訥認識了第二任丈夫王景清。從繼父身上感受到父愛的徐小寧,決定改名為王效芝。念完初中后,成績一般的的他,選擇到職高里學習。
期間,王效芝不僅努力讀書,還積極的參加學校里組織的活動。1990年,他有幸被選為北京亞運會的志愿者。
因工作突出,王效芝得到了記者的采訪。隨著報道的發布,校內師生才得知他顯赫的家世。
知曉王效芝的身份后,亞運村的負責人想讓他在這邊當個領導,卻遭到了他的拒絕,只因他不想搞特權。
職高畢業后,王效芝決定去餐廳里工作。最初,他的工作是門衛。靠著優質的服務態度,他贏得了領導的夸贊和認可,并晉升為部門經理。
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的王效芝,決定辭去工作下海經商。
決定成為外貿商人后,沒想到難住王效芝的不是經商而是英語。外貿用的是商務英語,這跟他在職高學到的英語不是一個體系。
商務英語熟練的應用后,王效芝開始了自己的經商之路。
那時,王效芝也曾遭遇過失敗和挫折,但他堅持了下來。靠著坦誠和自身的努力,他終于拼出了一番事業。
在他人的介紹下,他有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母親李訥很高興兒子能有出息,但唯一讓她擔心的是,兒子王效芝仍未成家。
李訥好友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的兒子劉源的幫助下,王效芝認識了薄一波的外孫女王偉。家世相近的兩人,在步入愛河后,決定相守一生。
為了感謝媒人劉源,二人請對方擔任他們的證婚人。
在婚禮上,劉源感謝了以毛主席為首的先烈,并表示繼承前人精神做好自己,才算是不辜負他們為解放國家做出的貢獻。
有了兩個女兒后,王效芝不在整天忙于工作。他不僅時常給孩子們講一些外公的故事,還常常帶他們去外公的故居小住。
在女兒們上學后,除了讓她們好好學習外,還告訴她們別主動提及自己的祖輩是主席一事,畢竟王效芝的家風是不搞特權、低調做人。
王效芝雖不像其他偉人的后人那樣進入政壇,并當上高官,但也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發光發熱。
劉源告誡先烈后人的話,不僅適用于王效芝他們,也適用于我們。畢竟主席的外孫都如此低調了,我們又有什么理由過分驕傲自滿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