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喻言 實習生 劉杰
7月14日晚,重慶市南岸區涂山鎮發布通告,從15日0時起,蓮花村蓮花石社“蓮花茶攤”區域實施全域停業整治。至此,重慶近段時期出現的爆火一個網紅點被按下“暫停鍵”。
而隨著停業整治的消息一出,引發網友們的熱議,“統一改造是好事,既可以消除一些安全隱患,又可以提升環境品質,對商家和旅客都是好事”“森林愛好者第一個支持整治”、“必須恢復生態環境”。
同時,還有部分網友質疑此次停業整治的力度和效果,“公告不是說拆除還林,而是暫時整治,說明還會繼續”“改造?過后又繼續卷土重來”。
7月15日,封面新聞對“蓮花茶攤”區域進行了現場打探。目前,整個區域已實施了封閉管理,有數十位工作人員值守。
涂山鎮發布“蓮花茶攤”區域實施全域停業整治的通告。
“蓮花茶攤”區域全貌。
現狀:蓮花村區域已全部封閉
15日上午,封面新聞記者來到曾經的網紅區域——蓮花村。才進入外圍區域,就能看到道路兩邊的商鋪內和樹蔭下,坐著近十個表情嚴肅、穿著黑色短袖的男士,警惕地看著從山腳上來的外來人。
從外圍區域到“蓮花茶攤”入口處約100米的距離,記者注意到,類似表情和穿著的男性還有數十人,守候在原有建筑內。
“蓮花茶攤”區域的入口,已經拉上警戒線,用幾扇鐵門進行了封閉。鐵門外同樣設有一個“執勤點”,幾位工作人員坐在藍色遮陽棚內。
守在“蓮花茶攤”區域入口處的工作人員。
由于“蓮花茶攤”區域可眺望橫跨長江的東水門大橋,燈火璀璨的渝中半島,以及觀賞城市“日落”景色,因此,吸引著大量游客和市民前來打卡。
而正是該區域的“日落”網紅屬性,白天時段反倒見不到什么游客、市民上山打卡觀光。
一位蓮花村的村民告訴記者,“蓮花茶攤”外的執勤人員是15日上午到場的。
該村民還表示,自己也是“蓮花茶攤”區域內某店鋪的工作人員。幾天前,聽到整個區域要停業整頓的消息,“但沒想到來得這么快。”
“蓮花茶攤”停業前的熱鬧景象。
過往:自發網紅打卡點備受爭議
封面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蓮花茶攤”區域,位于南岸區涂山鎮一天門社區蓮花村蓮花石半山,最初是一片尚未開發的農村區域。
隨著一些網友“發掘”出這塊背靠南山、面向渝中半島的“寶藏”觀景地,蓮花石半山開始出現“野生景點”,刺激著該區域的網紅效應持續發酵。同時,又吸引了不少商家在此自設攤位,從事餐飲類經營活動。
不過,“蓮花茶攤”區域擴大,游客量增加,質疑聲也出現了。
“蓮花茶攤”停業前,市民、游客前來打卡。
“出現大量違章建筑用來喝茶吃飯,把山坡上的樹都砍了,這不違法嗎?”“破壞重慶的旅游形象”……此類言論時不時地出現在社交平臺上。
封面新聞也曾接到過一些市民的反映。市民何先生表示,自己住家在涂山鎮附近,目睹了當地村落“走紅”的過程。
“2024年11月和今年3月,我就先后向當地主管部門反映過,上面景點都是野生的,經營戶直接在那里搞‘開發’,全是違章建筑。”
何先生認為,“蓮花茶攤”區域此前是村落,在缺乏統一規劃和建設的情況下,基礎設施無法承載大量游客的涌入。
“道路狹窄,萬一山上失火或者有什么突發情況,消防車、救護車不能及時上得去,安全隱患非常大。”何先生無不擔憂地說。
雖然類似的質疑不斷出現,但“蓮花茶攤”的網紅熱度不減,去過和沒去過的游客、市民對對方的觀點彼此“不屑一顧”。該區域也被不少重慶網友戲謔稱為“哈爾山”(意為傻瓜山)。
今年4月,涂山鎮政府針對市民們反映的問題,回復稱“違章搭建問題基本屬實”。隨即,涂山鎮啟動“環境優化提升行動”,稱會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安保措施、引導誠信經營等舉措,進一步消除安全隱患,打造良好的游客休閑體驗環境。
但此次行動未能得到反映問題的市民們認可,他們表示,當地經營亂象依舊,破壞環境的“蓮花茶攤”僅披上了一層“綠衣”。
“蓮花茶攤”外圍“邊坡復綠”。
此外,封面新聞還注意到,針對市民們提出的缺乏規劃的問題。涂山鎮政府在重慶市、南岸區的規自部門網站、項目現場公示了一份名為《重慶市南岸區F15單元01街區(蓮花石龍片區)詳細規劃方案》的方案書。公示日期為6月17日至7月16日。
該方案就包括“蓮花茶攤”區域在內的F1501街區,及蓮花村、石龍村范圍進行整體規劃打造。
《重慶市南岸區F15單元01街區(蓮花石龍片區)詳細規劃方案》公示內容。
“結合周邊文旅資源和自身資源稟賦,明確功能以旅游配套、品質商業和高端居住為主。蓮花村區域強化旅游集散和交通轉換功能,提升接待、餐飲、文創等功能。石龍村區域規劃居住、商業用地為主的高品質未來社區。”規劃書如是表述。
停業整治來得突然 經營商家措手不及
15日下午4時許,“蓮花茶攤”區域外,上百位茶攤的經營者、工作人員等聚集于此,想討要說法。
他們認為,此次涂山鎮下發停業整治通知太過突然,幾乎沒有人做好撤場準備。
“昨天(14日)晚上發的停業整治通知,接到通知的時候我們也很意外,今天下午本來是想看看是否能進去的,結果完全不得行。”山河染live烤肉經營者劉先生表示,今天凌晨三四點的時候,茶攤區域就已經被封了,不再讓人進出。
劉先生說,店鋪是在今年2月份裝修營業的,他與當地村民簽的自留地租用合同期為3年,每年付租金3萬元。包括前期籌備、裝修等過程,劉先生已經在自己的店里投入了上百萬元。
“除了土地租金外,我們還要向當地的一個管理公司交管理費用,每年18萬元。”劉先生說,要收回投資看起來遙不可及。
“現在停業整治,具體怎么整治、整治周期是多久,后續怎么處理等情況都沒有一個說法。去年我們投資的時候,說這里可以正常開發經營,現在卻說我們違法搭建,完全自相矛盾。”劉先生認為。
“我們商戶其實都很配合政府的行動,無論拆也好或者重新修也好,再或者(涂山鎮)政府給出規劃圖紙,我們商戶按照規劃的標準自己修都可以,我們自己愿意出這筆錢,但現在政府就是沒有說法。”商家龔先生表示。
經向多位商家核實,“蓮花茶攤”區域共有22戶商家、400多位員工。受突然停業整治影響的,不止經營者,還有普通員工。
“今天大家現場來找政府的人理論,想協商解決員工就業問題的時候,才說要考慮解決,這不是敷衍嗎?”“路野茶攤”一位秦姓員工說,在茶攤內上班的員工,多是附近的原住民,大家都是依靠每個月的工資生活,如今不讓營業不讓上班,大家的收入又成了大問題。
就“蓮花茶攤”區域的商家和員工反映的情況,封面新聞與南岸區涂山鎮進行了聯系。
涂山鎮政府值班室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接到多位市民反映“希望政府能妥善解決停業后的各項問題”。
“我們收集到信息后會上報領導,再由整治專班就這些情況進行處理。”該工作人員還表示,涂山鎮將就后續情況的處理發布官方通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