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華商報大風新聞報道了湖南株洲交通事故導致車輛裝載物滲漏“染紅”渠水一事,引發關注。
當日下午,株洲市生態環境局淥口分局工作人員聯系記者稱已有監測結果。經監測,重金屬類均未超標。將于15日24時前完成呈紅色水體的處置。
>>>兩車追尾燃燒
半掛車上紅色染料混合消防用水泄漏到部分農田溝渠
株洲市生態環境局淥口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7月12日凌晨2時左右,G4高速公路古岳峰段發生一起小車追尾半掛貨車,引發兩車燃燒的交通事故。
事故造成半掛車上運輸的紅色染料(用于木料染色,非危化品)混合消防用水泄漏到淥口區古岳峰鎮三旺村高叢組、老屋組部分農田溝渠。
接到報告后,生態環境部門會同古岳峰鎮政府立即趕赴現場,對溝渠采取分段堵截,將呈紅色的水體控制在事故點至下游1000米以內,防止涉及影響的面源擴大,并對農田、水塘、水渠的紅色水體進行應急采樣監測。
>>>對農灌無影響
事故地距湘江入口十余里,經監測重金屬類均未超標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已有監測結果,重金屬類均未超標。”
根據應急監測結果顯示,所檢指標對照漁業水質、農灌渠標準,重金屬類的指標均未超過標準,懸浮物超過漁業水質標準。
工作人員介紹,事故地不涉及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且距湘江入口十余里。“對農田灌溉沒有造成影響,已逐步恢復原狀。”
目前針對懸浮物超標和水體呈紅色的問題,采取了抽取轉移到有處置資質的污水處理站處置和草木灰沉降處置的措施。截至7月15日,大部分呈紅色的水體已恢復原狀,剩余少量呈紅色的水體正在處理中。
>>>后續處置措施
督促落實主體責任,配合完成環境損害賠償整改工作
工作人員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后續將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7月15日24時前完成呈紅色水體的處置;
二是處置后再次對事故地點及下游水體分別進行監測,并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水體得到全面恢復原狀;
三是評估此次交通事故的環境應急處置的效果,并組織收集此次應急事件的證據與材料,督促運輸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配合完成環境損害賠償及相關整改工作。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李華
(來源:大風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