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巴以沖突的持續,中東局勢愈發的緊張,越來越多的國家卷入了這場沖突,其中就包括美國。
關注國際的人都知道,隨著巴以戰火的持續,支持哈馬斯的也門胡塞武裝因多次對進出紅海上的與以色列有關商船發動襲擊,近段時間在國際上頻頻“露臉”。
日前,胡塞武裝發表聲明稱,該組織使用多架“自殺式無人機”對以色列南部海濱城市埃拉特發動了襲擊。
對此,以色列回應稱,以軍戰機在紅海附近擊落了“有敵意的空中目標”。
眾所周知,在對以色列本土發動襲擊之前,扼守曼德海峽的也門胡塞武裝就接連出手,在紅海海域對“關聯以色列”的船只發動襲擊,紅海變“危海”,過往紅海的商船面臨著嚴重威脅,不少商船不得不繞道非洲,不僅運輸時間長、耗資大,而且大大增加了運輸成本。
胡塞武裝襲擊紅海上的“關聯以色列”的船只,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除了展現對加沙哈馬斯的支持外,同時也是在向以色列、美國等西方勢力施壓,迫使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帶的作戰行動,并向巴勒斯坦平民提供生活必需品,開放人道主義救援通道。
事實上,在巴以沖突爆發后,曾明確表態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同樣也是胡塞武裝的死對頭,而對于胡塞武裝出手攻擊以色列本土目標、在紅海襲擊與以色列相關的過往商船的行為,美國人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據了解,在紅海商船襲擊事件發生后,美國隨即提出組建“紅海護航聯盟”,邀請多國參加所謂的“多國海上聯軍”,并在紅海海域進行巡航,目的就是想通過“護航”來抵消胡塞武裝襲擊行動隊國際海運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事,在美國的“努力”下,“多國海上聯軍”已經初現雛形,有20多個國家響應美國的提議,但真正出動海上力量的國家少之又少,大多數國家的態度是“出人不出艦”。
據外國媒體報道,近日美軍在紅海擊沉了3艘胡塞武裝船只,且美海軍航母也卷入到這場戰斗當中。
當地時間12月31日,美軍中央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在接到一艘馬士基航運公司集裝箱船發出的求救信號后,在當地活動的“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和“格雷失利”號驅逐艦派出的武裝直升機,對胡塞武裝的小艇進行了自衛還擊,并擊沉了其中的3艘,無人生還。
據悉,當時胡塞武裝人員打算用這些小艇對紅海南部的一艘馬士基航運公司的集裝箱船發動襲擊。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美軍還擊落了2枚從胡塞武裝控制區發射的反艦彈道導彈。根據美方的說法,“馬士基杭州”輪先是在當地時間12月30日晚8點30分報告遭到一枚導彈襲擊,美軍隨后派出“格拉夫利”號和“拉布恩”號兩艘驅逐艦進行應對。
當地時間12月31日早6時30分左右該船發出了第二次求救信號,稱在紅海南部遭到胡塞武裝人員乘坐四艘小船的襲擊,美軍出動直升機前往并擊沉其中3艘小船,造成胡塞武裝船只上的船員全部遇難,另有一艘小艇則逃離了事發海域。
對此,有相關人士表示,這次開火是美軍同胡塞武裝之間首次正面沖突,且有人員傷亡,因此很有可能讓紅海本就緊張的局勢進一步升級,胡塞武裝的后續報復可能隨后就來。
值得注意的是,胡塞武裝曾多次發出警告,稱已經做好美國軍艦的準備。
此次交火,胡塞武裝可謂損失慘重,不排除接下來胡塞武裝會借此事件擴大襲擊范圍,加大反擊力度,甚至不排除胡塞武裝向美軍艦發射大量導彈和無人機。
事實上,倘若胡塞武裝決定對美軍艦實施報復的話,不僅僅只是紅海局勢會受到影響,巴以沖突進一步外溢的風險也將進一步加大。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紅海局勢緊張,歸根結底還是巴以沖突所導致,如果不推動巴以停火,不推動巴以問題的徹底解決,整個中東地區很難獲得持久的和平穩定。
即便是胡塞武裝迫于美國等多國護航力量的壓力,放棄對過往商船的襲擊,在其他地區,也會出現類似的局面,因為巴以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以此為由的襲擊不可能停止。
倘若美方真的出于對過往紅海商船的安全考慮,最應該做的不是針鋒相對的出動軍艦,而是發揮自身的影響力,阻止以色列在加沙的無差別轟炸行徑,敦促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軍事行動,積極斡旋雙方立即停止止戰,讓巴以雙方從戰場走向談判桌。
美方應該放棄在巴以沖突中“一邊倒”的態度和立場,事實證明,美國拉攏盟友、妄圖使用武力解決巴以沖突的途徑根本行不通。美國組織的所謂“多國巡航”非但不能緩解地區緊張局勢,反而會適得其反,反而在多國聯軍的施壓下,中東地區緊張局勢還有可能面臨進一步加大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