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揣度別人對待我們態度的時候,其實忽略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就是,對方對我們的態度,首先是取決于我們對自己的態度。
原則感模糊、缺乏底限、恐懼表達想法、強迫自己合群……沒有人會去善待一個連自己感受和需求都不重視的人
不要總想著給所有人留下什么好印象。我們又不靠對方吃穿住用,更不會給我們錢,費盡心思留個好印象干嘛,等著對方哪天跟我們借錢嗎?
相信我,得到愛的第一步永遠都是先愛自己。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渴望做對方眼里的好人。
實際上“好人”和“壞人”,都是基于自己利益角度出發的主觀判斷。
我侵犯了對方的利益,我必然是對方眼里的“壞人”;反之,我給對方帶來了收益,我也必然成為對方熱贊的“好人”。
說到底,對對方有價值,當然就是“好”;對對方缺乏價值,自然就是“壞”。
獨立的個體是否被視為“好”“壞”,取決于其在他人標尺上的衡量。
身處社會中,價值,才是用于衡量“好”“壞”的標尺。”
關于2024年,我給自己的一些建議:
從興趣出發,認真去做一件事,跳出成與敗的束縛,擺脫快速變現的焦慮,專注于持續,讓時間給出結果。
保持理財意識,減少不必要的消費,盡可能多存錢,畢竟,沒人能拯救你,但錢可以。
上班默默地工作,下班安靜地消失。
控制住自己的言行和欲望,少說,少聽,少吃吃喝喝。
專注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和生活中的點滴,別總想著“逆襲”。
年少時,要保持勇往直前、舍我其誰的勇敢,在合法的前提下,放肆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相信自己想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年長后,先學會坦然接受命運的恩賜,“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珍惜任何人生結果;努力適應現狀,學會養生,活到最后,才是人生贏家。
(5)
時間,是一個安分守己、極其公平的常量。
無論窮人、富人、權貴、螻蟻,每人每天都是24 小時的衡量。
時間,也是個驕傲不遜、極其不公平的變量。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每天能完成超出一般人數倍的小目標;
管理不好自己的時間,8小時全部摸魚,都是一件度日如年的苦差事。
大多數情況下,窮人和富人的時間價值差異,是代入了不同人生狀態的函數公式。
(6)
除了極少數幸運兒,職業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僅僅就是一份謀生手段。
甚至可以說,多數人最理想的人生狀態,都無法靠職場打拼獲得。
職場,更多是個人成長、歷練、積累、拓展的平臺,是一個搭建人生基本盤的耕耘階段,待耕耘有了成果,才有可能換入擅長的個人賽道。
普通人發跡的希望,無非是長久耕耘結合興趣加持。
只有興趣,才能讓我們有一種掌握某種技能似乎不需要太多努力的錯覺。
興趣,更多是來自于持之以恒的熟悉感。
對一個事物、一項技能培養出熟悉感后,慢慢就變得擅長,擅長后就很難不喜歡。
很多人干一行恨一行,浮躁的心態,好像一輩子都在尋找自己的興趣;
而有些人干一行愛一行,踏實的心態,如同一開始就擅長,擅長久了就產生了喜歡。
因為興趣,保持熱愛,最終獲得人生突破。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