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貓哥
來源|大貓研究所
教師不再是“鐵飯碗”。
這話可以說是炸彈級的。
1月7日,北京市豐臺區教育發展理事會的2024年度工作會議上,會上通過了《關于推進豐臺區中小學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
這個文件是干啥的呢?教改終于走到了教師面前。
“2024年該區將加強對教師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結果運用,探索建立教師退出機制”。
比如,要對聘任期內的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師,聘期結束后,學校可以選擇不續聘、降低崗位等級或者調整崗位聘用,如果不服從的,或者新崗位仍然考核不合格,那么學校可以解聘。
教師退出機制這事兒,其實也不新鮮,2011年,寧夏就已經開始實施了,2018年的時候,教育部還專門通報過寧夏的實施成果,3年的時間,有6155名教師退出崗位。
不過,寧夏的教師退出機制,又有點不一樣,雖然是教師退出,但只是對年齡較大或者長期生病的教師,只是提前退出了教師崗位,退休而非解聘。
這個教師退出機制的之外,還有一個教師補充機制。10年的時間,補充教師2.5萬人,來彌補教育基礎薄弱和教師數量不足以及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而現在這個教師退出機制,來自2018年的中央文件,一共兩件事比較矚目:
1、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
2、中小學教師考核和評價。
其中,在教師評價部分,提出了教師退出機制,而各地在“縣管校聘”的相關地方文件中,也提到了教師退出機制,當然,核心就是“優勝劣汰”或者講“末位淘汰”。
但是,雷聲大,雨點小,尤其是關于教師的退出,仍然留在紙面上的成分居多。
當然,嚴重違背師德或者犯罪的情況,清理出教師隊伍的不少。
此前,網上傳出,北京、寧波等城市要實行教師退出機制,寧波為此還專門出臺了一個相關文件的征求意見稿,直接點出了教師退出機制。
但是,今年10月份的時候,寧波說,還沒實施,北京方面也稱,是謠言。
但是,如今老話重提,可能真的要來了。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是遲早的事情。
前兩年,師范專業是絕對的熱門,不僅相關的師范大學的分數線提高了不少,教師資格證考試更是火熱,社交媒體上曬證的不少,不少非師范專業,都去考證,教師作為鐵飯碗,如果端上,那是真香。
但是,從2023年開始,師范就開始降溫,或者說,被動降溫。
比如,四川省在高校招生的相關文件中提出,嚴控教育學專業新增布點,非師范高校,原則上不再新設教育類專業;山東不僅要求教育類專業不再新設,學前教育、早期教育更是被點名嚴控。
而在職業教育方面,2023年開始,高職專科也暫不新增小學教育類專業點。
而在更早的專業新增申請中,教育類專業被駁回112個,占到了54%。
倆字,過剩。
看數據。
2017年到2021年,教育類本科畢業生,從14.19萬增長到了18.43萬人,規模擴大30%,教育專科和體育大類畢業生,從36.2萬人漲到了48.62萬,漲幅達到34%。
對于師范熱,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講,網友們還是很開心的,畢竟師范卷起來,未來的教育質量自然也就有保障,但是過熱的問題是,這么多人,要怎么消化掉,畢竟編制是有限的。
而北師大的團隊測算,2024年會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在校生高峰,大約1.46億,之后逐漸下滑,到2035年,全國大約有150萬小學教師和37萬的中學教師過剩。
幼兒園關停、小學關停合并,是早就在發生的事情,未來中學合大學,自然也就差不多。
比如,全球最低的綜合生育率在韓國,去年人口出生又創歷史新低,全國關停了3896所學校,連大學都要快沒人考了,地方大學倒閉,當地以大學為中心的城市經濟,也都受到了影響。
而在日本,2023年已經有12所大學官宣停止招生,2040年,大約240所大學可能因為缺人而關閉。
都是一個多米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