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熱點話題、一種新潮流、一次消費洞察,都可以創造新的營銷玩法。
比如,用色彩刺激消費的“多巴胺營銷”、讓年輕人上頭的“佛系生活”、解鎖網紅打卡地流量密碼的“巨物營銷”……
根據過去一年的營銷熱度,總結了十個營銷關鍵詞,去串聯起整年內容傳播的起伏變化。
01.
聯名營銷
跨界聯名,成為品牌們心照不宣的“出圈密碼”。今年的聯名營銷更是殺瘋了,上一個火一個。
除了以往常規化的熱門影視聯名、品類互補聯名,今年最明顯的一個聯名趨勢是,奢侈品大牌紛紛在“下沉聯名”。
FENDI聯名喜茶推出“喜悅黃”限定茶飲,上線3天賣出150多萬杯,“人生第一個FENDI是喜茶給的”話等題在各大社交平臺刷屏。
茅臺聯名瑞幸推出“醬香拿鐵”,一個靠茅臺國民度打開高端商務市場,一個靠瑞幸的強社交屬性拓展年輕消費群,實現聯名雙贏。
LV聯名Manner推出限時書店,以“買書送LV”的噱頭玩法,吸引年輕人排長隊搶購。
一杯奶茶錢,就能實現奢侈品自由,精準拿捏了年輕人的平替心理。在活動出街時,便已是“熱搜預定”。
對于大眾品牌而言,“傍大牌”向來是收割流量的捷徑。
但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反而是“奢侈品”們放下身架,主動擁抱新消費品牌、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由此可見,「跨界聯名」營銷只會變得越來越卷。
品牌想靠聯名出圈,不妨多思考下如何撩動用戶情緒。越是捉摸不透的聯名,越容易勾起用戶的獵奇心。
02.
色彩營銷
2023上半年,「多巴胺」火得一塌涂地。到了下半年,「美拉德」又刷屏整個朋友圈。
一種是亮眼的彩色系,一種是沉穩的棕色系,但相同的是,它們能起到積極的心理暗示。「多巴胺」代表快樂、興奮的情緒,「美拉德」則代表溫暖和治愈。
這些帶有暗示性的色彩,可以快速調動年輕人的情緒,不少品牌也從中挖掘到新的消費潛力。
比如,星巴克推出了多巴胺配色新品Pink Drink 粉粉生咖、Dragon Drink幻紫生咖。
瑞幸咖啡提出“多巴胺冰咖”概念,選擇色彩不同的六款果咖,組成“多巴胺冰咖”系列。
還有,香奈兒一改經典黑白配色,在上海開了一家色彩解碼快閃店,主打“快樂多巴胺”。
色彩營銷,本質上也是一種情緒營銷。以熱門色彩為表達形式,將品牌打造成“情緒體”,為消費者找到情緒釋放出口。
從實際應用看,大面積亮眼顏色應用,也可以打破常規品牌印象,使其從碎片化信息中脫穎而出。
03.
佛系營銷
從“佛系青年”到“拜佛青年”,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寺廟,尋找心靈療愈。與之相關的“佛系營銷”,今年也是遍地開花。
除了常見的寺廟咖啡、寺廟周邊,很多品牌也從這波“寺廟熱”中,尋找新的用戶對話方式。
比如,餓了么聯合福泉書院,推出「秋天第一杯佛系奶茶」。通過情緒撫慰,占據“下午茶”消費場景。
星巴克推出一款車載“電子木魚”擺件,滿足用戶“求好運”、“釋放壓力”的需求,也進一步加深咖啡與用戶生活場景聯系。
奈雪推出“一朵蓮奶茶”,以烏龍茶香疊加花香,營造出夏日蓮香氛圍感。同時,延展出蓮花杯墊、上上簽貼紙等好運周邊,鼓勵年輕人“想開點”。
佛系營銷賣的不只是產品,更多是一種佛系生活態度及情緒。讓產品主動成為年輕人的“情緒容器”,自然也能讓用戶增添新的情感購買動機。
04.
戶外營銷
2023年,戶外賽道迎來井噴式發展。越來越多人,走出格子間、走進大自然。
Citywalk、特種兵式旅游、越野露營、路跑騎行等,正成為年輕人的“社交貨幣”,品牌也開始從中尋找產品屬性與戶外場景的共通點。
蕉下洞察到城市青年想釋放壓力的痛點,發起了一次輕量化48h出逃活動。用一個周末時間,走進大自然充充電。
小紅書接連發發起#人就應該呆在沒有天花板的地方#、#徒步是陪自己好好走段路#、#自然的入口是生活的出口#等戶外主題,逐步打造戶外生活矩陣。
哥倫比亞發布一組「走進自然,自然會玩」海報,講述人與大自然的微妙聯系。去戶外,是唯一不需要做攻略的旅途。
此外,最近一個廣告牌在無人區的戈壁火了。
在城市的人們,經歷過熱鬧和喧嘩,反而更喜歡和關注那些安靜且自由的表達。
以“戶外”作為與年輕人的溝通觸點,讓產品與受眾建立深度鏈接,也可以更好展現品牌親民化、生活化的一面。
05.
猛男營銷
自從椰樹擦邊營銷火了之后,很多品牌也開始蠢蠢欲動,猛男“商戰”正式打響。
先是書亦燒仙草與《封神》推出聯名包裝,乍一看是個很正常的卡通形象,撕開后就是一位大胸肌肉猛男,看得網友老臉一紅。
緊接著,望山楂也使出一樣的招數,請顏值博主拍攝變裝視頻。以帥而不油的擦邊、結合《龔琳辣》旋律魔性,讓品牌一夜爆紅。
潔柔則是給自己打造了“霸總”形象,并靠借勢#淄博188西裝男發萬份紙巾#事件營銷,在全網中爆火。
猛男營銷的盛行,背后離不開“她經濟”的崛起。隨著新時代女性地位提高,這種趨勢只會愈演愈烈。
除了流量和曝光角度,品牌也應該將目光放長遠些,如何借勢這波熱點、沉淀為品牌資產。
06.
城市營銷
今年上半年,淄博燒烤火爆出圈,讓人看到了更多城市營銷的可能性。
比如,貴州民間自發組織的籃球賽事“村超”、“村BA”,如今也是貴州一個鮮明的城市標簽。
為此,閑魚將「閑置椅子」搬到比賽現場,用這件暖心小事,讓閑置實現自己的價值,也讓閑魚的品牌形象有了實感。
誰能想到,“天津大爺跳水”、“00后開養老院”竟成了一景點。
洞察到年輕人焦慮的生活狀態,快手聯合養老院拍了一支本地化廣告,讓不少年輕人種草了許昌。
小紅書@休克文案
今年全網刷屏的濰坊風箏節,成了品牌搶破頭的廣告位,蜜雪冰城、天貓、加多寶、康師傅等品牌紛紛放飛自家吉祥物,以小成本撬動大量。
諸如此類的,還有泉州簪花、云南潑水節、柳州馬拉松……
結合不同地區文化,進行品牌營銷或研發產品,更容易建立差異化營銷形象。
另外,品牌與城市營銷之間的連接,也是一次面向共性用戶做的精準傳播,會更容易引發受眾共鳴。
07.
巨物營銷
一個最簡單的創意原則,放大或縮小原有物品的尺寸,就能輕松抓住年輕人眼球。
今年也出現了不少吸睛的“巨物營銷”:
B站在大學路打造了一個80平米巨型書本,吸引不少有求知欲的路人拍照打卡;
LV在上海黃浦江打造了一個巨型手提包,為即將到來的時裝秀做好預熱;
平價超市奧樂齊,在上海靜安寺地鐵里,投放了巨型蔬菜、牛奶、胡蘿卜;
通過“巨物營銷”,既能以“視覺錘”牢牢占據用戶心智,也能化身網紅打卡點聚集新流量。
08.
松弛感營銷
被內卷和焦慮裹挾的年輕人,開始追求松弛感。
品牌在賣貨前,不妨先洞察用戶情緒,去建立情感化的產品溝通。
比如,閨蜜添添機拍了一支廣告,告訴你:在大城市打拼,最重要的能力是隨時哄自己開心。
通過羅列生活里哄自己開心的小事,自然呈現產品賣點。比起嚴肅理性的產品功能測評,這種「陪伴」情感價值的輸出,更容易戳中女性用戶的心。
還有美團優選的年度大片《好好吃飯,人生大事》,從親情的話題去溫和地講述吃飯這件又小又大的事,全程沒有說教味,都是充滿了人情味。
經濟下行,消費者只會變得越來越謹慎,同時也比以往更需要情緒安撫。
與其制造緊張感刺激消費,不如伸出品牌的柔軟觸手。
在溝通上盡量柔和,關注消費者的真正需求。產品更多以一種解決方案的方式,出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日常,給人們提供內在的情緒價值。
09.
省錢營銷
隨著反向消費熱潮興起,營銷界也刮起了一股省錢風。
快手x京東,為了教人們省錢,還特意搞了一場《超省錢大會》;
餓了么則是走了一條更接地氣的道路,圍繞“18紅包節”走進生活中的省錢場景,從年輕人的日常里挖掘小驚喜。以一系列省錢文學內容共創,共同打造省錢心智。
大潤發的煙火文學,也是發掘精打細算的樂趣。用一塊錢,也能享受一天的快樂。
當然,省錢營銷不是光打價格戰,而是要讓用戶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納。
10.
熱梗營銷
傳統營銷越來越不管用,不會玩梗的品牌,大概率是沒辦法和年輕人玩在一起的。
前有,kindle的“蓋kindle,面更香”的自我調侃;現有“來一杯82年的雪碧”,在2023年成真。
雪碧在今夏推出新品“致敬1982年限定檸檬味汽水”,還開了一場高大上的新品發布會,在年輕群體中掀起一陣回憶殺。
此外,“隨時隨地跳轉到淘寶”,原本是網友用來吐槽“淘寶廣告無處不在”。
沒想到,淘寶把它做成一次營銷。在五座藝術類院校里,分別設置了淘寶跳轉門。
以開玩笑的方式,承接這個熱梗熱度,傳遞雙12淘寶年終好價節想營造的驚喜感。
同樣的,品牌想要貼近年輕人,不妨多看看他們在關注什么。
以上是我們概括的十個關鍵詞。它們就一個個錨點,橫向把它們串聯起來,可以描繪出2023年大致的傳播圖像。
你會發現,有些營銷方式一直沒變,但總有品牌能玩出大動靜。
所以更建議我們可以往下去挖,去找到和自己品牌的關聯點,從而生成屬于自己的案例。
在2024年,希望我們能找到一個爆點。
更多好文案
和寫好文案的方法
「文案包郵知識星球」
·1600人的文案提升社群·
文章來源:休克文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