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應用商店分成,是蘋果公司的重大利潤來源之一,通過封閉的App Store掌握開發(fā)者的命脈,從而收取高達30%的抽成傭金,多年來一直被業(yè)界戲稱為“蘋果稅”。
雖是戲稱,心痛難鳴,天下苦蘋果久矣!
毫無疑問的是,很多開發(fā)者都對蘋果公司的這項硬性規(guī)定極為不滿,就連馬斯克也曾多次公開抨擊蘋果,認為過高的抽成并不利于全行業(yè)的整體利益。
Epic更是將蘋果告上法庭,雙方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之旅,拉拉扯扯好幾年,至今依然沒有定局。
不過積極的一面是,Epic的堅持不懈也并非完全無效,蘋果目前已經在美國區(qū)App Store調整規(guī)則,“暫時”遵守了2021年的一份裁決。
相應地,App Store美區(qū)將提供外部支付方式,即可以不通過蘋果支付,但依然需要抽成,小型企業(yè)計劃成員傭金為12%,其他傭金為27%。
兩害相權取其輕,與30%的一刀切相比,新規(guī)定已經溫柔了許多。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在整治蘋果方面的經驗,顯然比美國要豐富得多,在推動了新iPhone全系列都更換成USB-C接口之后,歐盟還要強制要求蘋果開放第三方側載。
這件事歐盟成功了,按照《數字市場法案》(DMA)的規(guī)定,蘋果需要在今年3月7日開放應用商店,允許用戶從第三方安裝應用,這樣也能直接繞開蘋果支付。
為了遵循DMA的新規(guī),蘋果正準備在未來幾周內將App Store進行拆分,以實現第三方應用側載功能。在歐盟“施壓”之下,蘋果也只好入鄉(xiāng)隨俗,做出相應的改變。
綜合目前的各方消息,蘋果會在歐盟市場進行獨立的應用分區(qū),也就是說僅在該區(qū)域開放側載。畢竟,開放側載這個流程通過軟件升級就能實現,不像USB-C那樣需在硬件層進行全球統(tǒng)一,要是硬件也使用兩套方案,反倒會耗費更多的成本。
截至今日,也只有歐盟下達了相關法案,其他地區(qū)暫時還沒有消息。
為了保證應用的安全性,蘋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審核流程,這個做法的確切實有效地避免了非法應用,根據統(tǒng)計,App Store中的木馬、詐騙程序和安卓市場相比,真的要少很多,而且蘋果手機上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一些連用戶本人都不知道從哪兒來的應用。平心而論,倘若開放側載,對用戶來說不一定全是好事。
總而言之,不論是美國市場的外部支付新規(guī),還是歐洲市場的開放側載,“蘋果稅”的堅固圍墻,正在一步步被敲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