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律師張秀峰網絡犯罪研究
最近幾年國家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加大了打擊力度,但是在司法實務中涉嫌網絡詐騙案件總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因為種種原因而成為“漏網之魚”。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存在以下難題:
1、網絡詐騙犯罪取證難。網絡詐騙依托于網絡技術,在收集個人信息后,對網絡用戶進行有針對性的詐騙行為。由于該行為主要通過網絡實施,導致電子證據提取手續(xù)復雜,監(jiān)控錄像、IP地址等證據保存時間短暫,尤其是跨地區(qū)取證時,要獲取齊全的證據難度更大,往往會導致指控犯罪不力。尤其是詐騙團伙所使用的網站、APP的服務器均在國外,更增加了偵查機關的取證難度。
2、網絡詐騙案件共同犯罪認定難。在網絡詐騙犯罪中,團伙成員一般互不相識,公安機關抓到犯罪嫌疑人很難讓其相互指證。而且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已衍變出多個獨立團伙相互交織的復雜共犯結構,以及涵蓋上下游黑灰產業(yè)鏈的共同犯罪。
3、網絡詐騙案件相比其他傳統(tǒng)型犯罪,證據審查方面更難。網絡詐騙犯罪中人案關聯認定困難,要將一起案件、一個被害人與某犯罪嫌疑人明確關聯起來,從而確定某筆贓款數額,在司法實務中具有很大困難。
2016年以來,國家進行了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要求推進以審判為中心,必須全面、規(guī)范的收集、固定、審查、運用證據。而且對偵查機關的取證行為也做了規(guī)范。
以上三個方面是偵查機關的難題,同時也是律師辯護的重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