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顧美國南北戰爭,資本所主導的秩序是無堅不摧的拓展秩序,促進了文明的拓展。回顧鴉片戰爭,阻礙資本流通與經濟全球化后果嚴重,道德評價無濟于事。經濟的全球化需要普世規則來作為底線規范。而普世規則的運行,要有普世價值作為文化支撐,也需要有普世的政治機制來配套。這就是經濟全球化與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關系。當下發生的全球化浪潮與中國古代的大一統是完全不同的東西。當下所謂“保守主義”,乃是抱殘守缺。批評資本的人,都是沒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人。
1.南北戰爭背后的資本驅動
一般認為南北戰爭既是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又是一次內戰,其影響既維護了美國統一,又廢除了黑奴制度。黑奴制度的被廢除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副產品。維護美國統一則是內戰的副產品。
從廢奴來說,這個是左的。從維護美國統一來說,帶有美國民族主義的一面,又是右的。很難說其左右。左右都不是正確或錯誤的問題。左并不天然邪惡或正義,右也不是天然邪惡或正義。
黑奴制度的被廢除,其實是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所推動的結果。其本意并不是基于左的意識形態。同樣,維護美國統一,也不是基于什么右的意識形態,而是隨著戰爭進程而呈現出來的影響。
因為資本的推動,北方工商業的發展需要勞動力,原料與市場。而南方的種植園經濟與奴隸制度阻礙了北方的發展。資本所主導的秩序是無堅不摧的拓展秩序。阻礙資本流通與發展后果是嚴重的。
2.鴉片戰爭背后的經濟全球化
鴉片戰爭也是這樣一個過程。英國的資本需要市場,需要拓展。而落后的中國小農經濟則阻礙了這個過程。接下來就要比一比你能夠有這個能量與力量可以阻礙資本的推動。落后的生產方式頑固不化,企圖阻止資本的全球化,結果被打的遍地找牙。企圖用道德或左右分析這些問題,未免太過幼稚。
客觀上來說,鴉片戰爭瓦解了中國的小農經濟,將中國卷入了近代化進程。這個是客觀影響,是資本所推動的。資本每一次推動戰爭,并非基于道義,而是基于利益。但客觀上卻推動了社會進步。
固守落后的生產方式,后果必然是遍地找牙。
呼天搶地也沒有用。資本的全球化,是碾壓式的推進。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固守什么特色價值觀,都是白搭。
天道無情,對于無知的人們其眼淚毫不值錢
在天道面前,不要妄談什么左右,什么個人自以為是的所謂價值觀。只能順應天道。固守自以為是的特色,結果必遭巨輪的碾壓。此乃天意。
有人喜歡從道德角度來評價鴉片戰爭,說鴉片戰爭是非正義的。但這種批評無濟于事。義政與力政的問題,先問一問天意是什么。自以為是的人所謂“義”斗得過天意否?不尚同于天,什么都是白搭。天意,乃是不可抗拒的無形之手。你理解為規律也好,總之人只有順天而行,不可逆悖。
3.經濟全球化與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有人說資本的流動就可以推動普世價值的政治正確嗎?這個問題需要正確理解。其實也不是資本刻意推動普世價值的政治正確,而是經濟全球化要求相適應的普世價值和政治機制。換句話來說經濟的全球化需要普世規則來作為底線規范,否則全球協作機制無法維持。而普世規則的運行,既需要有普世價值作為社會文化支撐,也需要有普世的政治機制作為配套設施。
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有些特色式的政治正確無形中是阻礙資本全球化的,結果是一定會被碾壓的。這首先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一個實然的規律性問題。
另外,其實站在平民的角度上來說,經濟全球化給平民帶來的是經濟的富足,與政治上失去鎖鏈而已。故此平民若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則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利益。正如美國南方黑奴如果說他反對北方的工商業模式,反對資本,這個不僅僅是糊涂而是腦殘。
你說你一個黑奴,你反對北方工商業模式,反對資本流通,你圖啥?圖你世世代代做黑奴不成。這不是腦殘又是什么?各種其他的說辭,例如這個主義那個主義,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找鎖鏈罷了。
我只是希望某些人認清自己并不比黑奴高級多少的事實,正確認識自己的利益。所以嘴賤,多說了幾句。如果還認不清形勢,那也只能說他配得上至死為奴的花崗巖腦袋。
墨家是工商階層,應該洞悉資本的力量,擁抱經濟全球化,在這個過程中解放自己。其他的什么民族主義階級主義都要勘破。墨家的兼愛價值論,是超越民族主義與階級主義的。
牛克思勘破了民族主義,這個是一種洞見。但他塑造的階級主義又成為了新的鎖鏈。他沒有真正洞悉資本的力量。資本推動的社會變動雖不是基于道義,卻客觀上推動著道義與文明的前進。
正如哈耶克所言,正是對利潤的追求,使人們成為一個個利他主義者。勇于言利,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利益,從而在正確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也利益他人,有益社會。
4.全球化與大一統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我們需要理性看待全球化。全球化與大一統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不可以劃等號的。經濟全球化意味著社會協作的更加緊密,這個東西是無法抗拒的,除非你自絕于社會協作系統之外。努力融入全球化,擁抱經濟全球化,為了順應經濟全球而進行體制改革,實實屬必要。為了融入國際規則,而修改不合時宜的地方規則,為了順應普世規則而擁抱普世價值,這都是正確的方向。絕對不可以將融入全球化與世界大一統混為一談。
有些人喜歡販賣陰謀論。沒那么多陰謀論的。全世界主流社會都糊涂了,只有你一個人清醒?我不知道這些人這些奇奇怪怪的觀點是因何而來的。好像他們上外網暢通無阻啊。外網觀點是多元化的,各種各樣的奇奇怪怪的人發出奇奇怪怪的觀點,道聽途說的陰謀論,黑白顛倒的形形色色的外宣,…,在紛繁復雜的信息面前,自己沒有一點內在的學識作為支撐,是很容易迷糊的分不清東南西北的 [偷笑]
人性的黑暗是存在的,那里都一樣。你以為你生活的地方沒有陰暗?只是信息傳不出來罷了。能傳出來的,有批評聲音的,說明還是好的。傳不出批評聲音,只聽見唱贊歌的,其實那里的黑暗才是伸手不見五指。西方社會總體來說還是新聞多元化的,至少比這邊多元一些。但是這些事,你真的聽到什么就全部相信然后搞出個黑白顛倒的論調,那這個說明你就迷糊了。
人都是靠不住的,所以要有制衡機制。有制衡機制了,自然會有多元化的聲音。然后你聽見多元化的聲音了,聽風就是雨,覺得這個太黑暗了,還是我們一元好一些。這個就是腦子迷糊了。
柏拉圖的洞穴論實在是非常深刻的隱喻。生活在洞穴之中的人,他們活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本是無知。有的人后來偶爾透過外面射進來的一點光,看見了一些陰影而已,這人高呼真相真相,我看見了真相。如此花崗巖腦袋,還有什么希望?又有誰能改變他?豈不是至死都要帶著那個花崗巖腦袋?
一個人,他生活的環境伸手不見五指,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慣了,思維是退化的。很多人突然接觸外網的一些光怪陸離的信息,他又缺乏對比辨析的能力,片面相信一個側面的陰影,這個問題是非常大的。
事情往往有多個面相,有些信息不能說他假,其實都是不同的側面。尤其每次西方大選期間,都會有雙方陣營各種發出各種黑材料,這些東西他們都是反復辯論的,因為人都是不完美的,選民會衡量這些東西的可信度,如果說這個黑暗面能不能容忍。經過反復辯論衡量民智不是黑屋子里的人能夠比擬的。你一個黑房子里的人,偏信一面之詞,認為他們的問題比你黑屋子還要嚴重。這個可以說實際上就是自己的無知。
開腦洞的東西一笑而過是可以的,但拿這個東西說是你掌握了真相,這個就問題大了。禿子頭上的一根頭發與滿頭黑發的區別,程度不是一點點。雖然都有頭發,但不是可以同日而語的。一個癌癥患者老是關心一個健康人身上也有癌細胞,這個就比較搞笑。他還是先救救自己的癌癥比較務實。他人身上的癌細胞他自己有免疫力的,無須杞人憂天。
討論具體問題。要講究邏輯。包括俄烏戰爭,你以為國際主流社會都是傻子?當然俄羅斯也會放出一些烏克蘭的黑材料,而且也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對于這些東西,人家國際主流社會都會衡量其可信度,衡量如果說是真的話其嚴重程度怎么樣,或者能不能容忍。這些問題都是反復衡量利弊的。不是說你看到一面之詞然后自以為是的說什么你自己掌握了真相
其實真相就是人都是不完美的,但需要正確衡量其利弊。有沒有突破底線?那一種面相可能危害更大不可容忍。
全球化也是這樣。全球化也是有利有弊。全球化加速資本信息流通,也加速了疫情的傳播。問題是你愿意脫離經濟全球化再餓死幾千萬人嗎?有些人反全球化,實在是瞎扯淡。一天天的沉迷于傳播深層政府與陰謀論。一個生活在前現代社會的人。反什么全球化?融入全球化,無權階級失去的只是鎖鏈而已。脫離全球化,遠離世界糧食市場,無產階級可是要餓死好多人的事情。這么明白的道理,有些人是真糊涂還是裝糊涂?
5.對當今所謂保守主義的一些批評
現在“保守主義”甚囂塵上,其實都是些不明事理的瞎扯。“保守主義”并不是什么無比正義的旗幟。“保守”打上“主義”,往往難免僵化。
中國人大多數不知道應該保守什么?應該保守的只能是萬古不移的恒道。切不可抱殘守缺將一時一地的某個制度某個條條框框固守,為之殉葬。傳統儒家就是犯下了這樣的大錯。——該保守的,不去保守。不該保守的卻要抱殘守缺。最終只能是造成一個僵化的封閉社會,墮入隔一段時間來一次改朝換代的輪回之中。
對于一個社會來說。需要明白的是,需要保守的是什么,不需要保守的是什么。在先秦,拼命保守禮樂等級制度的是儒家。他們代表的是特權階級的利益,希望通過固化禮樂等級制度來確保特權階級的特權千秋萬代而已。儒家希望通過做特權階級的吹鼓手而謀求一碗賞賜。這種保守主義,并不是為了社會的整體利益健康發展而保守,他們保守的只是一小撮人的特權位置而已。為了穩腚,哪管洪水滔天!他們的這種保守主義,只能造成階級的固化,將原本生機勃勃的開放社會變成一個僵化的封閉社會。如果不為特權階級站隊,那就沒有道理保守那些等級制度。
先秦時期,墨家主張尚賢,提倡和平競爭,雖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上之,無能則下之。墨家思考問題是基于長遠發展的社會理性。墨家提倡天志明鬼,保守的是傳統的上天信仰。墨家提倡尚同法儀,保守的是法律底線。墨家提倡列國非攻,保守的是地方自治和私有產權。墨家提倡交相利兼相愛,保守的是市場分工與社會協作。在社會生活上,墨家并不保守,而是開放的。日新月異乃是人間的盛德。制度與器物皆不可僵化不變。唯一不變的是上天兼愛的大道。九鼎三遷乃是生機勃勃的歷史的變動,豈可抱殘守缺?墨家的追求是一個開放的社會。絕對不是什么保守主義的封閉社會。
對于個人而言,激進還是保守?問題在于變還是不變。古人言族旺不離故土,大好的江山誰愿意放棄繼承而不保守?俗話說家窮遠走他鄉,沒一點值得繼承和堅守的資產,不變通難道守著窮鄉避壤餓死?窮則變,變則通。激進不一定不好,保守也不一定美妙?一切還得視情況而定。其實談保守或者激進,都是利益問題而已。你要保守,首先得問問自己有沒有保守的資本。你祖上是有什么萬里江山需要你保守,還是有什么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成?其實有些人,窮得不得了,家徒四壁,祖上傳下來無瓦半片,無土半畝,書房里也拿不出一部傳世經典,我不知道這種骨子里的窮人需要保守什么。一個無權無產無知的人,他需要保守干什么呢?需要保守儒家來困自己的心?需要保守法家來鎖自己的喉嗎?好讓自己世世代代無權無產無知?這不是腦子壞了嗎?
6.批評資本的人,缺乏現代經濟學常識。
政治學上的自由源于自由民身份意識。這個是放在社會關系中的一個概念。講的是人與人的關系上。不受強制,而能意思自治。當一個人,他的行動不受他人強制,奴役。而能基于自己目的而行動。有這樣的權利。我們將這樣一種狀態稱之為自由。自由總是個人的自由。
所謂集體自由,是一個偽概念。集體自由只有能追溯到個人自由時,他才是正當的。不能追溯到個人自由的集體自由,乃是不自由。希特勒強調德意志民族的自由。牛克思強調無產階級的自由。不論是實踐還是理論上都不能成立
因為人,畢竟是一個一個的具體的人,才有一個自由與不自由的問題。集體,他并沒有什么感覺與意志,談不上自由還是不自由。如果談得上,那就必須能追溯到每一個人那里去。所謂組織行動,是需要組成組織的個人個體來賦予其意義的。
資本本身沒有自由還是不自由的問題。本質上乃是人的推動。要求資本自由流通,這是人的行為所推動的。換句話來講,千千萬萬的人,他們的行動匯成一股洪流,推動著資本的流動。而權力則阻礙資本流動。因為資本的流動瓦解著權力意志。
資本流動的背后是消費者主權意志。權力意志的背后是掌握特權的人的意志。資本市場從來不撒謊。權力總是在欺騙你。如果說資本冷酷無情,那是因為消費者本是冷酷無情。反對資本的人應該反思自己在做消費者的時候為什么在商場里挑挑選選,又要價錢低又要質量好,而將那些不合己意的產品看也不看。
資本的自由流動無非在滿足消費者的主權。是一個一個的消費者,在推動著資本的自由流動。而權力,則試圖壓制消費者的主權。他總是管這管那,限制資本自由流動。限制的結果就是消費者需要的服務,資本無法流過去,就無法為消費者服務。
消費者是通過無情的消費行為取此擇彼,淘汰著某些企業,獎勵著某些企業。資本則聞風而動,追逐著消費者中意的方向而流動。權力是通過限制資本流動來限制消費者主權的。
批評資本的人,都是沒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人。有些人是由于不敢批評權力,換而批評資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