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日本郵船株式會社(Nippon Yusen Kaisha)最近與韓國現代重工集團簽署了一份價值3.66億美元的合同,用于建造3艘大型氨能船舶,將于2028年6月底之前交付。這顯示出日本船廠正在加大在氨能運輸領域的投入。NYK此前也與日本聯合造船簽訂了氨燃料供給船的訂單。
日本郵船株式會社(NYK)是日本三大海運公司之一
- 科普:氨是一種可燃性富氫化合物(NH3),不含碳,完全反應時產生水和氮氣,不產生污染物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且其含氫量高、體積能量密度高于液氫,低于甲醇和液化天然氣(LNG),氨燃料具有燃燒特性,可作為替代燃油、煤的無污染燃料。
零碳排放船舶對于當前造船業來說,究竟是未來?還是一次操之過急的歧途?
技術可行性仍有待驗證
目前很多零碳技術,如氫燃料電池、熔鹽堆小型反應堆等,核心部件的成本、適航性和安全性等關鍵問題還有待進一步驗證。這需要制造商和船廠開展設計研發、海上試驗,然后再逐步推廣應用。
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的核心設備——自然循環回路
建立配套基礎設施需要時間
無論是氨燃料、氫燃料、熔鹽堆小型反應堆等,這些新技術的推廣需要配套陸基基礎設施的支持,包括能源公司、政府部門與航運業進行協調,比如規劃港口岸電設施或建立氫燃料供應站點。要實現新燃料的廣泛應用,首先需要大規模的陸基基礎設施作為支撐。這不僅包括傳統的能源供應設施,如電網和清潔能源的采集與生產設備,還需要一系列新型的配套設施。例如,為了滿足氫燃料的需求,我們需要建設大規模的氫氣生產、儲存和運輸網絡;對于熔鹽堆小型反應堆,我們需要相應的核燃料循環系統以及廢物處理設施。
歐洲最大石油碼頭鹿特丹將建造氨燃料和氫能接收站
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還需要能源公司、政府部門與航運業之間的密切協作。例如,在規劃港口建設時,應考慮配套的岸電設施,以滿足船舶在停泊期間的能源需求。
船舶能源轉型路上切忌操之過急
- 鑒于現實中的不確定性,航運業能源轉型需要循序漸進。如果遇到瓶頸期,不能簡單依靠行政命令強推,這只會增加企業負擔和轉型風險。
- 例如,可以考慮先從部分航線和船型入手,比如短途渡輪、近海貨運等,這些航程較短,回到港口補充燃料(電)較為方便。同時,繼續優化傳統燃油船舶的節能環保技術,降低其排放強度。這種平衡發展的思路,既為零碳目標邁出實際步伐,也給企業足夠時間做好充分準備。
- 在政策上,具備條件的國家可先從稅收優惠、補貼等經濟杠桿入手,鼓勵企業自發探索清潔運輸解決方案;然后再逐步提高強制性標準,推動行業達到既定減排目標。這種漸進式路線圖,既體現出政府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決心,也尊重企業面臨的實際約束。
- 總的來說,零碳船舶是造船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但蛻變的過程勢必更加復雜漫長。在這場變革中,政府和企業都是利益相關方,需要通力協作、你中有我、齊心協力,這才是走向零碳未來的正確打開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