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爆料稱,因智界S7車型交付時間延期,奇瑞某高管引咎辭職。與此同時,還有知情人士透露,華為與奇瑞的智選車業務合作,磨合過程中確出現了一些問題,去年12月至今,智界S7大面積交付延遲,導致奇瑞某高管辭職。
今日,針對這些傳聞,奇瑞新聞發言人金弋波回應表示:網上傳言并不屬實,雙方合作順利,高管離職也并非因為合作項目的原因辭職。同時,還表示為了給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奇瑞與華為雙方正在全力推進智界S7生產交付工作,已投入更多的資源,并將繼續深化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網絡平臺上有不少車主發帖表示,自己購買的智界S7車型的交付時間被延長。針對智界S7交付時間推遲一事,1月15日,華為鴻蒙智行發布公告稱,由于智界S7車型積壓了大量訂單導致交付延期,對未能按時提車的車主表示歉意,并推出提車關愛補貼計劃。
從補貼方案來看,主要針對2023年11月28日—2024年1月15日(含)前完成大定支付的智界S7用戶。對于下定智界S7 Max/Max RS非白沙杏內飾的用戶,官方等待時間為6周,超出6周將按200元/天進行補貼,10000元封頂。下定智界S7 Max/Max RS白沙杏內飾,及智界S7 Max+的用戶,官方承諾交付的時間為2024年2月29日,超出后自3月1日(含)起,按200元/天進行補貼,10000元封頂。對于智界S7交付難題,華為曾回應表示,工廠正在全力生產,保證高質量交付。
關于智界S7車型大面積交付時間被延期一事,也引發了業內外人士的熱議。有網友表示,或與工廠產能有關。據了解,智界S7由奇瑞在去年新建的智能網聯超級二工廠生產,新工廠規劃年產能50萬輛。去年12月5日,首輛S7整車在該工廠下線。該工廠目前還處于小批量的試生產階段,有接近該廠的相關人士向媒體透露,雖然工廠主體完工,但車間內的設備還在調試,現在臨近春節招工也不容易。截止至1月20日,有報道稱奇瑞智能聯網超級二工廠單日下線車輛不超過10輛。而智能聯網超級一工廠的智界S7生產線的日生產量從上個月的百輛左右,降到了不足20。并且超一工廠智界S7的生產將在不久之后停止,超二工廠何時能進入正式生產狀態還是未知,針對工廠產能這一說法,官方尚未進行回應。
此外,市面還有消息指出,智界S7延遲交付或與華為芯片產能不高、采用新的平臺有一定關聯。據相關人士透露,智界S7所采用的座艙芯片是華為自己的芯片。目前這款芯片的產能并不高,去年12月份產能只有1600臺的芯片。華為智選車業務部總裁汪嚴旻也針對智界S7延遲交付一事表示,智界S7交付困難主要是采用了新的平臺、供應鏈和技術,供應商的產品初期良品率未達到大規模量產的要求,導致某些零部件及軟件拖了生產的后腿。
相關資料顯示:智界汽車,是奇瑞和華為的合作打造的全新汽車品牌。智界S7是雙方合作推出的首款智選車型,在去年11月28日上市,共推出四個版本,官方指導價24.98萬-34.98萬元。有華為和奇瑞的加持,新車剛剛上市,就獲得了市場的青睞。官方數據顯示:智界S7預售兩日就收獲了超過 1 萬輛訂單。華為余承東更是稱智界S7是一款C級豪華高端轎車,至少得賣40萬以上的規格,比特斯拉Model S(參數丨圖片)、奔馳EQE規格更高。其表示智界S7價格是經過多輪成本的計算,4個版本都是虧損的,等規模上來后降低成本,未來實現扭虧為盈。
如果按照官方宣布的超過1萬輛訂單結合工廠情況來看,或許智界S7離大規模交付還需要一段時間。實際上,對于新能源汽車交付推遲一事,在市場上已是屢見不鮮。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購買新能源車很多都是期貨,一般都是要付款一兩個月后才能交付,延期的情況也實屬正常。畢竟一輛車輛的量產,涉及很多環節,例如供應鏈、樣機生產、試驗階段、設計改進等,每個環節都可能影響車輛最后的量產。
來源:汽車行業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