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湖南長沙一商店被擠得水泄不通,眾人看著一位面容清秀、身材窈窕的女子議論紛紛。
他們怎么也不敢相信,面前這個嫵媚的女子竟然是個男兒身,之所以呈現女人的模樣,是因為其做了變性手術。
提起我國的變性人,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金星,但實際上,我國第一個變性人正是這個被圍觀的“女人”。
談之色變的變性人
一直以來,“變性人”的概念一直是許多人心頭的一團謎霧,大家對其既充滿了好奇又充滿了恐懼。
很多人認為“變性人”是一種反常現象,但實際上它卻是由一種名為“性別認知障礙”的精神障礙所引發的現象。
變性人并非天生就是這樣的,而是由于某種生理或心理的原因使得他們在面對自己的性別認知時產生了困擾。
這些原因可以是遺傳因素,荷爾蒙失調,或者是遭受了童年時期的創傷等外部因素。
其中較為重要的就是外部因素,正常孩子在3歲之前對性別的理解比較模糊,而在3歲左右,周圍的環境會對其性別認知有著重要的引導。
大多數的變性人在10歲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對自己的性別產生困惑的過程,有些人在這個階段意識到自己并不屬于原本賦予的那個性別。
于是他們不斷尋找那個真正屬于自己,能讓自己感到自在的性別,在我國,對這樣的特殊群體有著“跨性別者”的稱呼。
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張克莎,她也是我國首位變性人。
“假小子”
張克莎出生在東北,從小時候就展現了不同于一般小男孩的獨特性格特點,與其他同齡的小朋友相比,張克莎更喜歡穿上小女孩的衣服。
當時的她有一個男孩的名字張克沙,但她認為自己應該叫張克莎,這樣的名字和她的性別認知才相匹配。
她是家中的第七個孩子,和哥哥留下來的衣物相比,她更喜歡姐姐們的裙子,那樣的穿著才讓她感到自在。
孩子在小時候的表現都是相同的,就算有異常,平時也看不出來。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張克莎已經到了能夠區分性別的年齡,她卻仍舊喜歡和女孩子一起玩,行為舉止更加的女性化,完全看不出異常。
張克莎這種獨特的行為引起了周圍人們的注意,也讓張克莎的性別認知問題浮出了水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克莎的心理性別與生理性別產生了明顯的矛盾。
在這期間,她遭遇了很多負面的壓力和歧視,在學校里,同學們總是嘲笑她是“假小子”,并對她實施欺凌;在家里,親戚朋友們也對她持有疑惑和不解的態度。
種種壓力之下,張克莎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同時也加劇了她對自身身份的認知困惑,甚至因為壓力過大,她還會無故暈倒。
在張克莎讀高二那年,她有幸遇到了一個名叫蕭強的男孩,相互傾訴煩惱之后,兩人開始探討關于變性的話題。
在當時,這是一個極其敏感的話題,但讓張克莎驚喜的是,蕭強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歧視她,反而告訴她可以更進一步。
根據蕭強的說法,張克莎可以通過手術,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女孩兒,他還承諾自己要賺錢幫張克莎變性。
張克莎第一次感受到被理解,她對蕭強十分感激,但不幸的是,幾年以后蕭強不幸去世。
這場悲劇深深打擊了張克莎的生活,但也讓她決心盡快完成人生的重要決定,那就是變性實現自我。
但變性手術需要一大筆錢,而且還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嘲笑和質疑,張克莎一時之間也沒有什么辦法。
長沙打工,攢錢變性
但盡管面臨重重困難,張克莎并未放棄,她在生活中積極尋找機會尋求幫助和支持,同時也不斷地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心態。
在家鄉她總是受到異樣的眼光,家人也一直試圖轉變她“女孩”的思想。
于是她只能遠赴廣東,找一份工作攢錢,當時流行去南方的場子里面打工,并且工資還不菲,張克莎覺得在這里能攢夠變性手術的錢。
到達東莞后,她來到了一家玩具廠,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沒有人知道張克莎的底細,她可以肆無忌憚的留長發,穿漂亮的裙子。
由于面容精致,皮膚白皙,張克莎還受到了老板的青睞,老板不知道張克莎是個男孩兒,于是對她展開了猛烈的追求,還處處照顧她。
面對老板的示愛,張克莎很忐忑,畢竟自己是男兒身,而且自己現在并不想談戀愛,只想攢錢早日做手術,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
日子一天天過去,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和等待,張克莎終于有機會去北京進行手術,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張克莎還是先向父母請示了一番。
沒想到,這么長時間過去,父母也想通了,他們表示支持張克莎的決定,而且會做她堅強的后盾。
父母的理解讓張克莎下定決心,1983年1月10日,張克莎走進了手術室,在這次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刻,她充滿激動。
12個小時過去了,手術非常成功,張克莎徹底擺脫過去的束縛,迎來新生。
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完成變性手術后,張克莎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女孩,還收獲了愛情,其中最讓她愧疚的是自己的丈夫。
2002年2月,張克莎的丈夫趙先生病危去世,張克莎連最后一面都沒見到。
她傷心的回到香港,收拾丈夫的遺物,同時她也很自責,自己隱瞞變性人的事實,丈夫到死都不知道。
可當她打開丈夫存放文件的抽屜時,赫然發現一份記載自己變性經歷的報紙,原來丈夫一直知道自己是變性人。
丈夫一直在包容自己,自己卻狠心離開了他,張克莎一時淚如雨下。
她不僅回憶起和丈夫的相識,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玩具廠,當時她還是男兒身,沒有答應丈夫的追求。
變性之后,她依然沒有選擇丈夫,而是和一個叫陳平的男人在一塊,陳平也能接受她變性的事實,兩人墜入愛河后,過了一段時間的幸福生活。
但好景不長,陳平的父母知道張克莎是個變性人,說什么也不同意兩人在一起,因為張克莎無法生育,在他們看來,沒有后代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在父母的阻礙下,張克莎只能和陳平分手,大家對于變性人的不理解,再次讓張克莎陷入迷茫。
這時候,張克莎遇到了自己的丈夫趙先生,他對張克莎念念不忘,表明了自己的心跡。
雖然大自己32歲,但是趙先生溫柔體貼,對自己百般呵護,于是張克莎答應了趙先生的追求。
陷入溫柔鄉的張克莎,由于之前感情的經歷,很怕趙先生離開自己,于是隱瞞了自己是變性人的事實。
之后兩人登記結婚,移居到了香港生活,在這里,沒有人知道張克莎的身份,趙先生亦是如此。
張克莎本以為會和趙先生共度余生,不料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平靜的生活,她一直威脅張克莎,從她這里索取錢財。
如果張克莎不給,她就大肆宣揚張克莎變性人的身份,無奈之下,張克莎只能再次逃離。
不曾想,這一走,和自己的丈夫成了永別,如今拿著丈夫的遺物,知道丈夫對自己做的一切,張克莎顫抖不已,對丈夫百般愧疚。
結語
張克莎在成為女性后歷盡坎坷,她不斷逃離,希望得到新生,每一次希望破滅,她都選擇繼續前行,這種勇氣值得敬佩。
而無論是蕭強還是陳平,亦或是趙先生,他們都選擇了包容張克莎,所以,對于變性人,我們要多一點理解,他們也是病人,需要關心和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