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不正常,總覺得現在社會看上去正常狀態下的所有人,可能都擁有著不正常的狀態,畢竟網絡里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打工人哪有不瘋的!?由此可見,其實每個人的精神狀態或多或少都會有點瑕疵,那么如果是幾百年前呢?
《誰都不正常》這本書就是在我精神狀態不那么穩定的時候來到我身邊的,我比較好奇的是,在一個正常時代下到底有多少人是不正常的,所以我想知道《誰都不正常》這本書里面講述的不正常的人,又都是怎樣的不正常。
收到書,倒是沒有太大的感觸,畢竟關乎正常與否的書,設計的封面卻顯得格外溫暖,但是當我翻到序言的時候,我卻愣住了——文化創造了“正常”這個概念,于是一部分人被排斥到社會之外,成為 “不正常”的代表——所以,其實并沒有所謂的正常或者不正常吧,畢竟這個概念,是屬于排斥。
《誰都不正常》這本書講的主要是一些精神類疾病的問題,并且集中講述了在戰爭時期這類問題的發展。但是在書本里,也透露出了這樣的一個信息:對于所謂“不正常”的人,主要看身邊的人是如何對待他的。當所有的人都正常對待的時候,“不正常”的人在這個時候也成為了正常人了。
但是實際上,《誰都不正常》這本書主要講述的還是精神疾病的相關,或者更簡單的說法是:19世紀精神疾病的發展。閱讀這本書,能夠看到為何同性戀會成為疾病,那是一段和人類歷史的發展有關的故事;閱讀這本書,還能夠發現原來最初時候的精神疾病患者被關押的地方,可能就是牢房。
言外之意,因為不了解所以不了解,所以再看《誰都不正常》這本書的時候我忽然發現,生活在現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雖然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各種精神類疾病,但是至少大家都會正面去面對他們,而不是像過去的人們,將其視為惡魔,直接封殺一了百了。
《誰都不正常》里面,有一個故事讓我記憶猶新——一個出生便有疾病的孩子,從小到大都由全村的人們關照著,他的父母甚至不用擔心自己老了離開人世之后,自己這個孩子會因為無法生活自理而失去生命,因為有全村的人都會關注他的人生。在這個故事里,我看到了一個所謂的“不正常的人”的不正常人生,因為沒有人關注他的不正常,所以他是正常的。
所以,什么是不正常呢?不正常只是我們以為的一個正常的界限外的存在,所以我們才會稱之為不正常,這些不正常包括了同性戀、抑郁癥、躁郁癥……其實,不正常的是我們所有的人,總認為這個世界有一個邊界存在,于是便會自主的認為,超越邊界的便是不正常。所以,曾經很多人是屬于正常的范圍,但是卻在當時的各種環境下,被判定到了不正常的區域。
有句話叫做“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所以我們都無法確認的一點是,當我們身邊出現那個跨越邊界的存在的時候,他到底是一種缺陷還是一種優勢。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寧愿認為是自己對這個世界足夠不了解,而不是出現在我身邊的存在是不正常。又或許,我自己就是一個最不正常的存在呢?
《誰都不正常》這本書里還講述了很多的和戰后創傷綜合癥有關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不了解這一切的人們對所有不了解事物的污名化——不允許學者去研究相關內容,不允許精神科醫生去醫治真正的患者……
因此,剛開始閱讀《誰都不正常》這本書時候我的心態是這樣的:“哦,去了解一個正常人與不正常人的世界書籍阿,行,可以看看。”閱讀的時候,我的心里是這樣的:“什么?篩選新兵的問題這么智?障?你有沒有頭疼過?你被逮捕是否超過三次?……哦,每天檢查成千上萬人,沒時間具體檢查……啥?同性的行為還分情況?如果是等級高的男人匹配等級低的男人就不算?”
總而言之,《誰都不正常》其實是一本現代眾所周知的精神類疾病的了解史,也是一種社會現象的具象化反應。或者說,如果不是因為那些艱難的過去對精神類疾病以及19世紀的各種現象表現,現在的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了解什么是抑郁癥、躁郁癥、戰后創傷綜合癥、精神分裂……
正不正常,我忽然覺得無所謂了,畢竟我們還活著,還能對自己進行自我支配,忽然覺得已經感覺足夠幸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