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回老家,讀6年級的侄子問我,嬸嬸,你知道小朋友最悲傷的事情是什么嗎?
“不知道哦?!?/p>
“就是你發現和你差不多大的小朋友,都比你厲害的時候?!?/p>
中國有句俗語,人比人氣死人。其實我觀察了小侄子幾天,發現他起床后基本上就是拿手機刷抖音、看短視頻,出口都是段子,要不就是“嗯”、“好”回答大人的問題。想讓他先開口說話,比登天還難。
我記得有一本書曾列出數據:
2-5歲,40000+個問題 4歲達到最高峰,300+個問題/天 5歲以上,提問數量銳減
到底是什么原因扼殺了我們的提問能力呢?是父母,老師還是?與其等到小朋友上五六年級追問這個問題,不如在小朋友提問爆發期時當一個向導,好好呵護他們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鍛煉他們的觀察力和思考力。
所以當我看到《天問孩子的秘密學校》這本書時,既心動又欣喜。本書包含了70個科學謎題,比如
我們為什么要長眉毛?
我們為什么會哭?
動物也有想象力嗎?
有些連頂級科學家也無法給出絕對正確的答案,但他們沒有放棄,仍在探索。本書作者也是這樣一位科學家,她將引領我們帶著好奇和疑惑,在奇妙的科學世界中冒險。無論你是想培養孩子的好奇心,還是想在書里找到你被孩子問倒的答案,這本書都可以滿足你的閱讀要求。
我們總說,提問是一種稀缺能力,那么新的想法從何而來呢?
書里告訴我們,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可以隨時調取新想法的秘密。你的想法只是選擇了一些你之前學過的、看過、思考過和經歷過的食物,并以一種新的方式將它們組合起來。
想要培養【提問】的能力,首先要認真學習認真玩,這些都是在為大腦積累素材,然后嘗試放任思緒自由徜徉——無論有沒有做出努力,新的想法往往不期而至。不過你要記住一點,不要用力過猛哦,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哦。
我們總說,人是感性的,可是我們為什么會哭呢?
作者和我們普及,在眼睛的上方,也就是睫毛和眉毛之間,隱藏著一個眼淚加工廠——淚腺。它在那里努力工作,生產三種不同類型的眼淚。
第一種眼淚一直都在眼睛里,它們會不斷將落入眼中的灰塵和花粉沖洗出去,這種眼淚我們每天會流出150-300毫升。
第二種是清澈稀薄的,用來沖洗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的各種東西。有的人哭,但是為了化解尷尬,會說“我眼睛進沙子了”,說的是就這種眼淚。
第三種眼淚是情緒性眼淚。它是悲傷、失望、憤怒、快樂,它含有更多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會延長淚珠“掛”在臉上的時間,因此更容易被他人發現。
《天問孩子的秘密學?!愤€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我能在冰淇淋里游泳嗎?黑暗的速度有多快?動物也有想象力嗎?為什么泡泡總是圓的?為什么我們一年只過一次生日?我為什么會打哈欠?....與其等我列出答案,不如等你自己去探索,去發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