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成年人愛上DK科普繪本,真的會停不下來。
我,一個在普通公司上班的普通員工,坐地鐵怕尷尬總是帶上耳機,即使里面沒有歌;飯桌上不會找話題,別人劃手機,我也跟著劃手機;每次下定決心認真學習,一打開樊登讀書,“大家好,我是樊登”,我就睡了過去...
唯一堅持下來的愛好,是DK科普繪本。它深入淺出,它用生動的繪畫留住了那珍貴的專注力,它總是全面又系統,使我找不出它有什么缺點。
前段時間廣東又降溫了,我的《DK絕妙的極地百科》到了菜鳥驛站,圍爐煮茶看書,就算成年人被壓得只能原地逗留,也不妨礙我們的思緒前往南北極遨游。
南極比北極冷,這里的陸地四面海水環繞,一半太陽一半黑夜,有企鵝、海豹、磷蝦、信天翁、燕鷗等等,大多數是鳥類和海豹。對極地動物而言,冬天時南極周圍極冷的海域凍成厚厚的海冰,面積增大了一倍,是食物充足的季節,而夏季海冰破裂成浮冰,則是忍饑挨餓的季節,它們為了抵御酷寒,屯了一身厚厚的脂肪,還要學會各種花式游泳,以更好的捕食。
作為一座2300萬年歲數的大型孤島,在海面之上是一片冰雪荒漠,但是在海面之下,有苔蘚動物、管蟲、海綿、端足目動物等等,這里深不見光,卻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在南極圈里,磷蝦是重要的一員。魚類和企鵝吃磷蝦,還有海豹,而虎鯨吃魚類、海豹和企鵝?;ⅥL排出的糞便為浮游生物提供養料,而磷蝦又吃這些浮游生物。要是沒有了它,整個生態圈就會分崩離析。
即使有科考團隊駐扎研究,但仍未掀開它神秘的面紗。
那么北極呢?也許你會把北極也想象成一處黑暗且空曠的荒原,但實際上這里生機勃勃。
在4.5萬年以前,已經有人類踏上北極這片土地。每年夏天,有200多種鳥類涌入北極,馴鹿也會遷徙數百千米來到這里,盡管這里雨量稀少、極端低溫、食物短缺,但這些動物還是想方設法在北極生存了下來。像北極狐,它的耐受力是-50°,而一頭麝牛的皮毛比一只綿羊的羊毛暖和八倍。潔白的北極狼可以很好的偽裝,有利于捕殺獵物。
另外,說到北極海底動物,不得不提到格陵蘭鯊。它活得久,又重,而且不挑食,什么都吃。一條格陵蘭鯊的體重可達1.3噸,壽命比地球上其他任何脊椎動物都要長,有的可能從17世紀活到現在,差不多400歲了!
但是現在,地球的兩極正處在極端危險的境地。正在消融的冰川、不斷上升的海平面、不斷變暖的海洋....不但會影響海底生物的生存,破壞生態平衡,那些依賴冰層捕食的動物,也會因為找不到足夠的食物而失去生存的機會。
它們扛過了兩極的惡劣、變化莫測,卻沒扛過人類的“過度”。《DK絕妙的極地百科》從地理、環境、生態系統等方面給我們普及了知識,也給我們敲了警鐘,要是我們不重視環境,不從自己開始低碳生活,說不定書里的美景,我們只能在書里邂逅了...
那么,這將是整個人類的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