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高合汽車召開內部大會,宣布即日起將停工停產6個月。
不少網友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并不是很吃驚,因為在春節之前,已經有很多網絡大V預測2024年將迎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清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百花齊放的盛況一如十多年前的智能手機市場,各種品牌紛紛入場手機制造業,圍剿諾基亞之后,以為手機市場會是諸侯爭霸的局面,但能笑到最后的只有寥寥幾家,誰還記得曾經的波導、金立?
就在網友們猜測下一個撐不下去的造車新勢力是哪家時,比亞迪突然“掀桌”亮出大殺器,一句“電比油低”,比亞迪雙雄出擊,秦 PLUS 和驅逐艦 05 榮耀版直接起售價降到了7.98萬,比起某個造車新勢力停產,這一消息可讓網友興奮的多了,網友感慨:14萬的秦PLUS我猶猶豫豫,7.98的秦PLUS全是優點,更有網友感慨:這個全球新能源汽車巨頭不再對合資燃油車“手下留情”,比亞迪已經發起針對合資燃油車的“大決戰”了。
是什么讓比亞迪價格“狂飆”?
新能源汽車發展早期,價格普遍要比燃油車要貴的。
首先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鏈不像早已成熟的燃油車,供應商不僅少,產品質量和競爭力也不如燃油車,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車配件供應的都是冒著很大投資風險的,萬一新能源汽車是曇花一現的產品,那投資的錢就打水漂了,不往大了說,僅僅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成本,就要比燃油車的發動機要高出幾倍到十幾倍,成本一下就高出很多。
其次像比亞迪秦PLUS這種油電混動車型,要塞進2套動力,兼顧油車的穩定性和純電車的性能,不僅是成本的考驗,更是技術的巨大挑戰,比亞迪在推出DM-i超級混動技術的時候,是沿用了十多年前比亞迪第一代e平臺開發的,有網友問這么好的設計為什么在當年不溫不火,熟悉比亞迪特別是當年用上比亞迪F3DM的消費者深有體會,電機功率小,發動機還是F0身上的那種1.0三缸發動機,頓挫感就不必說了,關鍵動力也不行,儀表盤上水溫、電量、油量、功率、電壓等等讓人頭暈壓花,比起當時穩定的燃油車,妥妥的小白鼠??梢娦履茉雌嚨募夹g研發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對于目前的比亞迪,這兩個成本大頭似乎都已經攻克了,電池成本從去年開始一直在降,而比亞迪DM插電混動車型累計銷售超320萬臺,已經把插電混動技術研發成本攤的非?!氨 保纱丝磥肀葋喌显缇途邆淞私祪r的底氣,也給了燃油車最后喘息的機會,也給剛剛大舉進攻低端新能源汽車的友商出了一個大難題。
可怕的是,比亞迪依然在賺錢
10萬以內的汽車市場,一直以來都是老牌車企的天下,造車新勢力沒有一個上來就盯上這一市場的,因為這個價位的汽車,利潤空間真的不多,從燃油車就可以看出來,很多網友吐槽比如卡羅拉、飛度這些車型,手動擋居多,車機智能化約等于0,內飾粗糙,配置簡單,甚至有些車副駕駛安全氣囊都能選配,為的就是盡可能的壓低成本,靠走量來盈利。
一般造車的成本不會高于七成,人工物流倉儲成本也是很高的,不然這個車造出來就要虧錢了,再看看7.98萬的秦PLUS,發動機電動機加55km續航的小電池,這也得1.5萬了吧,內飾加車機算5000塊,輪胎加輪轂也得4000塊吧,再加上車殼地盤,還能留下多大點的利潤空間,這還是把技術成本分攤的幾乎沒有的前提下,按照這個邏輯,還有網友在期待14.99的小米SU7嗎?根本不可能。
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巨頭的比亞迪,目前正是如日中天的階段,不管是友商給的壓力多大,也不會到虧本賣車的地步,這么狠的降價,只有一個可能,對于比亞迪來說,造車成本已經被控制的非常平穩了,能很自信的打響新能源汽車“價格戰”的第一槍。
這么狠的降價下,很多網友擔心這兩款車會不會進一步簡配?
但是比亞迪更自信的是依然喊出“減價不減配”,百公里油耗3.8升,零百加速7.3秒,至于內飾配置這些,只能說比亞迪的車配置再降,也比7開頭的燃油車好得多,更何況比亞迪已經不屑用減配來提高利潤了,因為沒有必要,插電混動車賣到這個價位,真是“交個朋友”了,對于消費者,特別是人生第一臺車的年輕人來說,這兩款車,除了“真香”,還有什么缺點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