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某區域首富朋友。最近他表揚我短視頻拍攝“運鏡”不錯,就在我驚喜不已的時候,他接著補充,“運鏡”不懂的話,自行百度下吧?
過去的幾個月,我迷戀玩短視頻,舉著手機記錄下日常生活,發表下個人觀點。拍攝的視頻不溫不火,有幾條短視頻靠平臺賞臉,歪打正著流量居然還不錯。有時候平臺不給流量,有些人會主動去要,甚至鋌而走險去要。
自媒體時代,流量為王背后更是以質量打底的。
電視劇《狂飆》截圖
看短視頻會上癮,玩短視頻會上癮,不僅僅要學習同行,有一點點對標思維。此外還要不斷提升拍攝技巧。
我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學習不少短視頻教學和電影鏡頭解析內容。例如電影《功夫》為什么百看不厭,那是電影鏡頭轉換明快,節奏帶動觀感。例如包租婆蹬蹬蹬下來,鏡頭一閃就到了樓下,一個風風火火的人物形象就立住了。武打鏡頭配合民族音樂,有致敬有創新,這樣的電影從哪個角度欣賞都是精品。例如2023年大火的電視劇《狂飆》,鏡頭太多細節都在鋪墊后續劇情走向。以高啟強錯殺徐江上位的關鍵一戰之中,畫面背景布置在一個廢棄的工地,樓層之間有圓形的坑,暗示人物都處于危險的邊緣,而人物對峙空間錯落感沖擊大,暗示高啟強從危險境地逃出生天,徐江隕落。此類的細節基本上在很多畫面都可以找到,單獨一個拎出來都可以用作電影拍攝教學。導演拍攝這么用心,快進怎么能欣賞到作品的精髓?
這樣引出一個問題,拍攝兩分鐘的短視頻到底該值多少錢?同樣拍攝一條短視頻,有人覺得1000元足夠了,有人覺得10萬都不夠。道理很簡單,一件外表酷似的作品,成本在于拍攝機器、作品的清晰度、音樂轉換順暢、素材版權等價格差異,細微到每一幀的價格,懂行的人才明白,華強北與蘋果供應商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短視頻行業水很深,一條短視頻價格虛高,有人敢報,關鍵有人敢接,這就很魔幻了。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門道,只有深入進去,才明白運作的流程,才會明白“一分錢一分貨”這個樸素的道理。
2023年底,我為了了解這里面的門道,我決定跟隨一個拍攝組同吃同住,劇組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專業點名詞,叫打雜。
從前期堪景到后期拍攝制作,我全程都進行了跟蹤,特做一個記錄,方便更多人了解拍攝一條短視頻的流程,對拍攝花費有更直觀的感受。
畢竟,我們要相信專業的力量。
01
堪景
拍攝之前,劇組就已經握著劇本了。專業的導演拿到拍攝任務之后,其實就像寫一篇文章,基本的框架搭建已經搭建完成,各種畫面在腦海當中不斷閃現,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內容的填充及細化。短視頻依靠劇本串聯,由每一幀的鏡頭組成,每一個鏡頭切換就是不同場景,一個場景接著一個場景,這就意味轉場。這些都是劇組該實地考察的問題。
拍攝是一門學問,光線、角度、構圖等等都是技巧,這些要素需要配合得恰到好處,才能出一張好的圖片。為什么有人拍攝一張照片可以賣到幾千塊,有人同樣拍攝一張照片,看了想打人,這就是各種要素沒有找對。
電影的拍攝,多半是在一些影棚完成,光線等需要通過打光完成。最近看電視劇《繁花》很多演員顏值巔峰,一部分是依靠化妝師,另外一部分都是燈光師,把人物神情結合燈光,配合故事情節,氛圍就拉滿了。
如果在外場拍攝,攝影師需要看看哪一個時刻光線最美,機位如何擺設。光線不夠,如何打燈。只有做到這一步,他們腦海才會出現最美的畫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熬爸皇巧俨糠秩讼热?,等到化妝組、器材組、剪輯組、后勤組等小組都到位了,你會發現就算拍攝2分鐘的短視頻,也是滿滿10多人,而且分組還如此細,進入工作狀態之后,各司其職,分工明確。電影結束之后字幕滾動的大大小小分組,一部短視頻也需要這么多分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人員出動了,吃喝拉撒都得花錢,此外,拍攝期間還要找一些專用演員。不找專業演員行不行?找一些臨時演員便宜點不好么?一般來說,專業的演員可能開一次機就一鏡到底。周星馳的電影臺詞,這就叫專業。不專業的演員,給他們一個盒飯就好了,這不節省成本了么?得之東隅,失之桑榆。臨時演員面對鏡頭他們會躲閃,會發怵,畫面張力沒法體現出來。本來很自然的一件事,對著鏡頭僵化,舌頭打結。不管導演如何調教,他們就是達不到拍攝要求。十次,甚至一百次都達不到要求,一個劇組都陪他們耗,大家都傷不起。
拍攝的過程,場地需要承擔費用,要想拍攝精彩的好片,有些場地拍攝兩小時動輒過萬。因此,場地成本、人工成本加上機器成本,這部分費用支出大概50%。
蘋果手機每年都會找知名導演拍攝一些短劇。有人會問,拍攝技巧能不能拿蘋果15pm完成,他們的宣傳片不是拿著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為什么要動用電影機器?當然可以,拍攝一些特色題材,需要360設備,無人飛機,而且對播放的終端也有要求,這些設備有時候手機都沒法完成的。
每個人對作品“高級感”理解不一樣,懂的都懂。
02
拍攝
拍攝是一件起早貪黑,爭分奪秒的事情,這就意味勞動強度上來了。
就算拍攝一部兩分鐘的短視頻,也是由一百多個鏡頭構成。一個鏡頭需要拍攝十次,甚至百次都有。一天當中,光線最好的光景就那么幾分鐘,導演需要抓住機會,甚至在轉場的過程中,精確計算某些場地最佳光線時期。這意味著一群人呼啦啦在導演的號召下不斷催促,演員找不到狀態,調整不了情緒,拍攝跟不上節奏,導演也會跟著急,導演真會罵人,甚至打人。劇組打人的事情,只有深入到一線才知道,而不是從新聞里面看到。
我們經??吹侥承┨桨嗟恼掌斨?,演員裹的嚴嚴實實,要么他們在冬天抵御寒冷,要不夏天怕中暑。演員辛苦,扛著攝像機的拍攝組成員更辛苦。拍攝是一門體力活,演員扛著幾十斤重的拍攝機器,夏天會中暑,高強度下沒有戶外補助。劇組內部是一個小王國,全憑制片人或者導演預算來給工資。
2019年11月27日凌晨,著名演員高以翔錄制浙江衛視的《追我吧》這檔綜藝節目時突然覺得身體不適,在說完這句話之后,他瞬間暈倒在了地上。他最終還是沒能被搶救過來,享年僅35歲。演員往往站在曝光燈下,他們的命運有人關注,而默默無聞的導演及演員命運則沒有那么受關注。
用很多導演的話來說,拍攝有時候用命來換錢。
不這么拼行不行?不行,商業拍攝是一個快工出快活的行業,人員多滯留一天,都是成本,預算就得往上走。畢竟,不是每個導演都是王家衛,慢工出細活,預算可以一再往上漲。而商業宣傳片,或者新聞宣傳片,搶的是時效,慢一天慢一小時都可能被人嫌棄。
說個題外話,傳統新聞制片人不是抱怨么,工資發不出來,勞動強度還這么大,這活是人干的事么?
03
后期制作
后期最重要就是剪輯,剪輯師都是一群工作狂人,通宵達旦是日常必備的技能。碳酸飲料,或者功能性飲料,香煙此類的物品擺滿工作臺。工作室煙霧繚繞,著火一般是日常場景。他們都吃著青春飯,拿著身體換錢。
這里重點說說版權吧,版權是一個重要一環,音樂、字幕都有版權。
如今很多人開始重視版權,不重視不行,侵權罰款有時候是天價,足以讓人傾家蕩產。依靠版權可以養活一條龐大的產業鏈,例如頻頻上熱搜的“視覺中國”,使用他們的圖片,就需要付費,否則侵權賠償會翻倍。對于商業片素材購買一個獨家的鏡頭,價格高達幾千到幾萬,這不稀奇,人家掌握了獨家,議價權掌握別人手上,除非你不用。
剪輯的片子,需要通過音樂來烘托氣氛,音樂有卡點。購買國內的音樂版權相對便宜一點,國外音樂版權都是按照美刀來計算,正在用于公開場合播放,一般商業機構難以承受這樣的價格。
好的剪輯師會在性價比當中選擇最出彩的音樂,他們也會從省錢角度做出很多權衡?;剡^頭來,資方給的錢少了,劇組也可以從其他方面省出來,總不能人家又出錢又出力,這種吃虧不討好的事情,他們一般不會做。
每個人做事都會衡量一個心理價位,好的導演對藝術有追求,太差了,或者低于市場預期,他們就不接了,擾亂市場價格,同行都會笑話。
越來越多自媒體人士從文字轉行做短視頻,這些都依賴一個強大的團隊支撐。越來越多的影片在海南拍攝,大概看好海南得天獨厚的濱海城市氣候。需要說明的是,很多人都覺得海南攝影團隊沒有性價比,要價高,質量一般,相比北上廣還是有很大差距。這不,隨著大量拍攝人員涌入海南這個市場,但愿能提升海南影視行業的拍攝質量,也期待這個行業更透明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