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客氣的話就不多說,一些原理方面以及魚兒習性方面的也不用多說,關注蓑笠哥時間稍長的應該都看膩了。單刀直入:分享幾個春季比較出魚的地方,只要你在合適的天氣下面去釣一定會有的地方,畢竟春季也有三個月,氣溫和溫差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但具體的會到某一個釣點里面詳細闡述。
早春的魚兒扎堆
春季入水口附近魚兒聚集
春季的魚兒都有逆流而上的習慣,尤其是鯽魚其次就是鯉魚、胡子鯰、黃骨魚這些,但并不是整個春季這個地方都有魚。畢竟早春有些地方冰還沒有化開而有些地方氣溫已經升到20攝氏度左右了。不過魚兒也不管你什么季節更不去看日歷,它們只在乎溫度區間:13-25攝氏度是魚兒繁殖旺盛期間。
那么我們在這個溫度區間里面去找入水口附近釣就可以了嗎?當然不是,還需要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下雨動流!也不是說平時入水口附近沒有魚,只不過有也不多,尤其是降溫、連續降溫那么這里極少會有魚。但是如果下雨且動流有黃水之后,這種地方一定會聚集有大量的魚:魚兒在動流的時候逆流而上去一些草灘、淺灘產卵,雨停了水流變小就會回來。
不管如何入水口附近都是魚兒的必經之地,有時候即使是動流了還沒有達到逆流而上的條件魚兒就會在這里大量聚集。這種時候魚兒是吃東西,雖然它們的目的并不在此,但你要用蚯蚓或者紅蟲釣才比較好,混水且有一定的走水蚯蚓是最好的選擇,即使是用餌料的話也推薦你使用顆粒。
入水口魚兒多
入水口附近野釣可以打窩也可以抽窩,但是建議你抽窩,畢竟入水口附近肯定會有一定的走水,抽窩能傳播很遠形成覓食路徑,這樣魚獲至少能提升好幾倍。如果你比較懶,那么打窩也不要一次打完,分多次補窩的方式比較好一些。通常我在這種地方釣會用兩根竿子:長竿拋投到中間一點,掛紅蟲蚯蚓顆?;蛘邟於鄮讞l蚯蚓,掛顆粒容易上鯉魚和大條的鯽魚,掛蚯蚓可以上胡子鰱和黃骨魚,甚至有一次上了一條稀有魚,小孩啼哭那種(可能是人放生的,因為這個水庫放生的人很多,掛到胳膊了),短竿就正常釣就行了,長竿只是守浮漂不見了就拉。
有一點需要提前說明,免得說蓑笠哥坑你們釣不到目標域什么的:入水口附近水色變黃的時候可以釣大鯽魚、鯉魚、黃骨魚、胡子鯰,但是如果沒有發水比較清澈的話這幾種就不多了,有肯定是有,不過水色清的時候白條、鯪魚、羅非魚、船釘子這些還是蠻多的,具體的要看這個水庫有什么魚。
入水口有黃骨和胡子鯰
春季水庫、湖泊上游的河流緩流段魚兒中轉
這里為什么說水庫、湖泊而其他地方不說,是因為江河絕大部分緩流段都沒啥用,春季魚兒需要繁衍,它們會去支流草多的地方,不會在江河干流的地方多呆,但是干流也并非不能釣到鯉鯽鳊鯰,這一點后面會說到一個特別的地方。
大型水庫的入水口上游一些可能有很多沖積出來的坑、灣子什么的,在早春就會有鯽魚鯉魚順著水流上去然后就在這種地方停留等待機會。尤其是晴天的時候白天水質好的話你可能都看得到有三五成群的從淺水沖過去,這是它們等待下雨然后更往上游一點兒的地方去。那么這就給了我們釣魚人機會,但這種地方沒有入水口附近多,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在沒有電工光顧的情況下一次釣十幾斤是很正常的。
這種中轉的地方尤其以那種平時水量比較小而上下游懸殊稍大的地方為甚,因為這種地方沒有發水的時候魚兒是上不去的,但是它們又知道去確實可以上去的,就會提前在這種地方等待,等有了大水就一躍而上。所以你可以找江河支流的深潭、大灣子什么的,這種地方不需要看水色,魚兒在里面不會特別活躍的,但肯定會吃東西就是了。
中轉地適合用釣離底然后漂流釣的方式,因為這種地方浮漂可能立不住,在一些大灣子水流較緩的地方可能可以但不太理想,漂流釣的方式稍微長一點兒的竿子拋投上游讓它慢慢向下飄,這樣在漂流的途中吃餌,會有鯽魚、胡子鯰、大鰭鱊、黃骨魚吃鉤,但你你最好使用紅蟲或者蚯蚓,當然你不用手竿也可以用磯竿什么的在中間點兒飄,不建議使用拉餌。
中轉地都是大鯽魚
春季水庫尾沙坑、江河攔河大壩下方沙坑魚兒圍困
這個釣點還是因為魚兒逆流繁衍的習性,一般水庫挖沙的沙坑大多也都是在庫尾入水口附近,因為水庫的建立大多數以前有一條河流,這樣水庫的水源才能有保障,而河流數百萬沉積才會有沙子。貌似這些沙坑和魚兒沒有關系,貌似這些沙坑并不和水庫水相接魚兒過不來。
但是!一旦下大雨漲水河道里面的水會漫過河堤改道沙坑,而沙坑四周都是比較平坦的草灘,魚兒就特別喜歡這種地方!不過雨停水退,相當一部分魚兒會滯留在沙坑里面不得出去,小時候干過這樣的沙坑一兩畝的沙坑里面有數百斤魚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鯽魚,少量的鯉魚、黃骨魚和胡子鯰。如果附近沒有網工或者電工光顧,那么這種沙坑里面你一定能釣過癮。
那么如何判斷沙坑里面有沒有魚呢?很簡答:看沙坑的水色就可以了,如果沙坑里面水特別黃且有很多白鶴在附近,那么這里面一定有很多的魚,水色越是渾濁里面的魚兒越多,相反清澈的話竿子都不用下。
當然也并不是說一定要大雨過后這里面才會有魚,春季也會漲水,尤其是雨水多的今年,在水漲到和沙坑相接的時候這里面也會有特別多的魚,畢竟沙坑四周草多平坦食物多,沙坑里面水比較深適合藏身,曾經最多一次在這種沙坑里面釣過一百多斤鯽魚。剛開始用小鉤,后面換大鉤專門釣大個體的,剛開始用拉餌后面用蚯蚓還釣起來了胡子鯰和桂花魚。
這種地方釣就用臺釣釣法好了,一般不走水即使是走水也能定得住浮漂,優先選擇有點兒水流流出去一點兒的地方,有點兒入水的地方也是可以。因為它們被困之后十分迫切的想要出去,但水流太小的話又出不去,但是它們知道哪里有水流,會頻繁的來這個地方尋找機會,窩子都不用打自己就過來了。水流比較大尤其是流出的地方比較大那么這個坑里面即使是有魚也不會很多的,它們在晚上回找機會隨著水流走。
沙坑魚獲
春季有草的地方就有魚
上面的幾個釣點你能找到最好,找到話爆護真的不難,十幾斤鯽魚跟玩兒一樣,但是并不是所有釣點都有這個條件找到,那么你就需要找有草的地方了,春季真的是有草的地方就有魚。尤其是那種整個水面草都不多但是有一個地方草很多的地方,不管是江河湖庫還是野塘溝渠都是一樣,因為春季的大鯽魚必須找到有枯草的地方才會產卵(實在沒辦法的另說),魚兒會在這種地方大量聚集,江河邊上的倒伏的蒲草、蘆葦那是最為理想的地方,其他的水花生什么的也不錯,再差一點的金魚藻(從水底長起來像牛尾巴,有時候會鋪在水面)。
但是這個草區要看天氣,如果連續晴天的話你就找草前面1.2-1.8米左右水深的地方,如果是混水那么50CM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是下雨、降溫陰天這種你就需要長竿釣深一些的地方(草灘附近最深的地方),這幾年在這種地方釣了不少大鯽魚,就去年除開自己吃、送親戚朋友還賣了好幾百塊錢(餌料錢回來了)。
草區魚兒聚集
大面積淺灘用磯竿
這個大面積的淺灘并不是說一點兒小的就幾畝的,而是真的很大面積的,水深不超過兩米且絕大部分都在一米左右的淺灘,這話總地方水庫、湖泊、江河攔河大壩上游都有很多。這個釣點和前面的所有的都不同:只要不是極端降溫這里都會有魚而且還都是大鯽魚。但這個釣點用手竿不太合適,因為用太長的竿子太累,短竿子又打不到有魚的地方,所以只能用磯竿串鉤或者雙鉤的方式打出去。
值得留意的是:不用打窩,條件已允許可以用多根磯竿,也不用浮漂。多根磯竿就打出去守就行,單根的話可以四面八方搜索(不掛底的情況下)。這個方法我自己很少使用因為覺得不過癮,但前年玩過一次,一上午上了十幾斤大鯽魚、七條黃骨魚、三條胡子鯰。不需要什么技術也不需要什么經驗:你找一個大面積淺灘,看到有白鶴或者有小魚被追起來的地方打過去等就行了,不需要打窩也不需要其它什么裝備。
磯竿釣起來的都挺大
后話:江河主干道也有釣大鯽小鯉胡子鯰黃骨魚地方
這種地方每一條江河多多少少都會有,但是的確是不多,但就我釣過的這么多江河中都有,比如沅江、東江、澧水河等等,也就雅魯藏布江沒有發現。這種地方就是:江河防洪丁字壩!丁字壩一般水為了讓水流變緩慢,以免形成洪峰以及大量激流對大堤沖刷,防止決堤構筑的半江壩,延伸到江面一半或者三分之一。
丁字壩大多受情況下都不是和大堤垂直,尤其是第一道,多少有些傾斜,這些傾斜的地方就會有角落,而這些角落就會長很多水草或者聚集很多水葫蘆。江河主干道上面適合產卵繁衍、休息覓食曬太陽的地方不多,但這種地方就是最適合的一個。所以這里釣大鯽魚、小鯉魚、胡子鯰、黃骨魚、黃尾都是特別不錯的地方。
但一般到了這種地方都不太看得上這些,就比如蓑笠哥到了這種地方肯定要守一守大鯉魚、草魚,要么抽抽鰱鳙,因為丁字壩延伸到水中間,天然的魚道有很高的概率。再者最近一兩年大多數鰱鳙都是在這種地方抽的(個頭真的不?。。?/p>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野釣爆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