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加班已成為常態,你是否感到擔憂?
在過去十年的工地經驗中,我們很難找到一個項目的工期不緊迫。這究其原因,我們可以從工人的用工制度和施工合同中找到端倪。
首先,工人的用工制度往往以臨時工為主,周六日不工作就沒有收入。如果你不讓他們工作,他們會以誤工為由向你索要費用。
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周末或節假日,工人們仍要加班,以保證收入不受損失。而且,在工地上,只要有工人在現場,管理人員也必須在現場進行監督。
而施工合同中并沒有包含任何節假日,理論上可以有合理的工期安排。
然而,在實際工地上,我們無法排除突發的極端天氣情況,因此必須爭分奪秒趕工期。這樣的緊迫感導致工人們加班成為常態。
聰明的業主應該對工期做出合理的冗余安排。適當放緩進度,不僅可以提升質量,降低安全風險系數,還能節約成本。
畢竟,你并不應該高興于原本需要兩年建成的房子現在只用了一年完成。
每個工藝都有其合理的工期,若壓縮到極限,進度勢必以降低質量為代價。
然而,現實中,我們看到了環境緊張的氛圍已經形成。
領導找你時,即使你不在也要求你在場。通訊設備成了我們隨身的工作臺,將人類的自由剝奪到了極致。
下面是一些你可能在工地遇到的場景:
· "你在哪兒?為什么不接電話?你是故意不接嗎?下次再不接,后果自負……"
· "領導,有事嗎?"
· "我想問你……"
· 實際上,他其實沒什么事。
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下,工地上普遍存在著一種“加班就是努力、不加班就是懶惰”的觀念。愛干活不干活的人不敢離職,因為兩條腿的蛤蟆難找,而兩條腿的管理人員又隨處可見。
對于工人來說,在半夜收到一條信息,同時底下一堆回復“收到、收到、收到”,但你卻沒有收到,會讓你感到失落和壓力。大家都那么努力,為什么你不努力呢?
有些人發“收”字,只是為了顯得個性,生怕領導看不到他已經收到了。而更糟糕的是,有些變態領導為了維持緊張的氛圍,下班時間還要求你待在辦公室,不能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這種情況下,你覺得好意思休息嗎?
經驗不足的領導往往更喜歡卷,因為他們無法掌握全局,他們以為制造緊張的氛圍就是努力。
然而,真相是許多人只是為了熬夜而熬夜,無法解決真正的不努力問題。這種情況就像一群人在那里高喊口號,大家都在喊,但你不知道聲音最大的是誰。
緊張的氛圍讓人心慌。愚蠢的人問:“領導走了嗎?”聰明的人問:“領導在嗎?”你是哪一種?
工地加班雖然成為常態,但我們需要反思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改善這種情況。
只有通過管理層和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工地加班的有效控制,并創造一個更健康、高效的工作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