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場面對日本男籃,中國男籃遭遇了一場堪稱歷史性的失敗——有媒體稱這是中國男籃88年首次輸給日本男籃。
因為不過是一場預選賽,一場失敗并不是世界末日,但這場失敗帶給中國男籃、中國籃球的羞恥,卻真的可能是空前的——之所以不說“絕后”,因為看看中國男籃近年來的表現,更不可思議的失敗也許并不太遠。
中國男籃不敵日本男籃,當然也有一些客觀因素,但失利后一些人將矛頭直接對準主帥喬爾杰維奇,不僅沒能抓住中國男籃“跌跌不休”的根源,甚至還有為中國籃協“打掩護”的嫌疑。畢竟,相比于早就已經有過失敗經歷的喬爾杰維奇,也是中國籃協自己的選擇,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換個主帥真的就能帶領中國男籃重返巔峰?
中國男籃與重返巔峰之間只差一個靠譜的主帥?恐怕沒有人敢于對這個觀點打包票,因為最為客觀的事實其實是中國男籃的整體水平正在下降——至少沒有跟上世界籃壇進步的速度。
中國男籃的這個現實,其實有太多的佐證——別忘記世界杯的慘敗。而中國男籃陷入這樣的困境,當然只能歸咎于中國籃協。在中國籃協近年的一通操作之下,中國男籃用成績讓中國籃協的努力徹底現原形:要么是中國籃協是在假努力,要么是中國籃協是在瞎努力。
說起如今的中國男籃,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中國球員走出去已經成了一個極度難以實現的奢望,中國球員提升自己的平臺因此僅僅剩下了CBA聯賽。而如今頗具諷刺的是,如今的CBA聯賽除了讓中國球員盲目自大之外,真正帶給中國球員的進步其實非常有限。
就在中國男籃折戟日本的當天,CBA聯賽按部就班地發布全明星周末“全參賽陣容”,其中最受關注的全明星賽,竟然沒有任何一位外援的身影。而翻看CBA聯賽各項數據統計,全明星賽將外援集體“拋棄”的做法,顯然讓全明星賽的觀賞質量大受影響。
事實上,回顧CBA聯賽近年來的諸多變革,限制外援已經是CBA聯賽最堅定不移的決定,但就像之前所說的一樣,當外援依舊霸榜各項數據統計時,限制外援的出場時間顯然并沒有起到提升本土球員個人能力的最根本目的。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足夠尷尬的現實,CBA聯賽限制外援卻又離不開外援,CBA聯賽希望中國球員不斷提高卻又歷史性輸給日本男籃。總之,這難免讓人懷疑CBA聯賽賠了夫人(聯賽的觀賞性)又折兵(國際賽場的成績)。
這顯然就成為中國籃協必須應該承擔的責任,但讓人遺憾的是,中國籃協卻依舊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努力并無實際意義。而且不僅是外援的問題,作為CBA聯賽真正的管理者,中國籃協取消升降級、大肆推行效果不佳的選秀大會、拒絕任何對于裁判的不滿、依舊堅持每節12分鐘的NBA比賽時長……這一連串的努力,真的又有什么意義?
以姚明為首的中國籃協,的確是非常努力,這一點從CBA聯賽總有新政中有所體現,可是,如今的中國籃協缺乏一個評估機制,卻導致效果欠佳依舊堅定執行,這何嘗不是中國男籃不斷刷新下限的根本原因?
在中國籃協的努力下,中國男籃已經陷入深深的低谷,如今更讓人擔心的是,中國女籃距離下滑還有多少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