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成都曾在城南做過一個有趣的調查:
當被問及對“高新區”三個字的印象時,許多人提到了“奮斗”“事業”“工作”——就像許多知名城市的高新區一樣。
但在談到成都高新區時,還有不少的年輕人,提到的關鍵詞是:“家”。
的確,作為擁有2000多萬人的城市,正有越來越多的人把成都當做“家”。而在這個包容的大家庭里,有地鐵的穿梭,有街巷的煙火,有川流不息的人潮——
在其中,成都高新區也貢獻了一份,獨特的“家的味道”,讓我們一起探尋。
成都高新區的獨特“家味兒”是如何一步步結織而成的?我們慢慢去感受:
實際上,成都高新區從建立之初,發展方向就不止是一個純粹的產業開發區,更是富有“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屬性的區域,這直接讓現代化產業與宜居環境界限消失。
所以,這里不是冰冷機械的“園區”,而是繁華有溫度的生活場域。
這里學校遍地,擁有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超200所學校,每年數以萬計的優秀學子于此畢業,奔赴錦繡前程。
這里公園密布,老年人在錦城湖公園跳舞、喝茶、下棋,運動愛好者在桂溪生態公園綠道暢游騎行,大源中央公園深處的籃球大賽更是令人熱血沸騰。
這里商業集聚,去鐵像寺水街感受小橋流水的慢生活,去成都SKP購置時髦服飾,亦或是去REGULAR源野拍照打卡、品味小酒,愜意悠閑撲面而來。
這里文化場館多樣,隨處可見的閱讀空間,人氣爆棚的博物館、演藝中心、大劇院,多元的文化魅力,吸引著喜好各異的人群。
這里豐富業態為“夜”掌燈,天府雙塔璀璨亮麗的光影秀、玉林西路熱鬧非凡的小酒館、鷺洲里人頭攢動的潮人市集,夜晚生活繽彩紛呈。
這里流淌著煙火濃郁的生活,安放著一切豐盛的美好,不止是身體的居所,更是靈魂深處的的溫暖歸宿。
不知不覺,成都高新區已經成立30多個年頭,正值“而立之年”,而無數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正涌進這里,開啟奮斗之路。
這個五湖四海蓉漂聚集的平臺上,有打造國際IT一流平臺的天府軟件園,有布局高端智造產業的高新西區,有構筑全球化醫療生態圈的天府國際生物城,有聚焦創意創新的瞪羚谷·數字文創園,還有研發AI和無人駕駛技術的新川創新科技園。
它們聚集了無數高學歷高素質、以拼搏姿態為傲的知識青年,本質上是一個“活力的社群”——
你會遇見夢想的合伙人,一同挑燈夜戰、奮力前行,將腦海中天馬行空的構想落地為現實,也會遇見志同道合的朋友,你們一起高談論闊、把酒言歡,結下深厚情誼。
在成都高新區,這種人與人之間奇妙的鏈接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多少人因緣收獲珍貴的愛情、友情乃至親情,成為彼此親近的家人,這里更像是一個容器,裝滿了共同攜手向前的勇氣和協作勝利的喜悅。
“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蘇軾提筆寫下的宋詞,道出了多少成都高新人的心聲,在這,他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都能得到直觀的解決。
“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帶來更多便捷服務,家門口的普惠托育園,讓越來越多的家庭享受到普惠、便捷、優質的嬰幼兒照護服務;轄區65歲以上老人,可以享受社區免費健康體檢等服務。
擔心工作問題,官方會定期組織各類人才招聘會,擴大用人規模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甚至享有最高20萬元/年的擴工補貼。
如果是符合政策認定的“人才”,還可以在購房、醫療、教育、政務等相關民生服務層面都能享受“綠色通道”……
這便是成都高新區對“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全方位的周期式服務,給予包容與機遇,讓無數在成都高新區安家落戶的家庭真正融入這里,逐漸成為一個“共同體”,并潛移默化地重塑著城市肌理。
也許連第一代新成都人自己也忘了,是從什么開始,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成都人,甚至是別人口中的“老成都”,也許此處令人安心,便早已是吾鄉。
如今的社會,越來越多人開始感慨:“大城市的年味非常寡淡”,而越是現代化的區域,傳統習俗和過年儀式感越是久違。
而今年,成都高新區確實是另一番光景,它用最熱鬧的儀式,慶祝著無數新老成都人在家的團聚。
——在剛剛過去的2月23日至25日,成都高新區在交子大道隆重開啟了一場以“風華正茂,成都我的家”為主題的龍年元宵節盛會,活動3天分別以“華燈初上、星光燦爛”“風華正茂、歲月當歌”“此心安處、圓夢吾鄉”三個篇章,譜寫了一曲廣大青年筑夢、逐夢、圓夢的“青春賦”。
此次連續三天的元宵節活動,可謂含金量十足,刷爆了全網社交平臺、引發話題熱議,讓在場觀眾體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視聽盛宴。
這是一次青春姿態的全力迸發——
現場上演了“青春當燃我最Young”才藝薈萃,百家名企、千名蓉漂青年組團秀才藝,以及由知名樂隊、歌手、數十名青年人才代表共同帶來的《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青春賦》大型實景演出,更有千名蓉漂舞動青春的震撼場面。
還有不少人參與“眾里尋他千百度”青春游園會,體驗浪漫際遇,熱情洋溢的歌舞和趣味橫生的潮玩體驗一同奏響了青春的妙音。
這是一次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
現場能領略到上千人身著漢服的華美,霓裳蹁躚、青絲墨染,也能觀看“凰兮凰兮從我棲”的漢服巡游及舞臺表演,重現了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浪漫故事。
還有流行的飛盤、射箭、桌游與傳統古典游戲蹴鞠、投壺等創意結合的運動項目,處處洋溢著團圓祥和喜樂的節日氛圍。
這是一次高新科技的生動展示——
不僅有AI“飛花令”體驗場景,可與人工智能互動飛花令、共譜詩詞曲,以及各式VR游戲、“魔鏡”體驗等高新區科技產品,并且現場下載“元游”APP,在指定位置進行拍攝,就能觀賞精心定制的“風華正茂,成都我的家”主題心形場景。
場面最為壯觀的當屬360度全景演繹的天府雙塔燈光秀,主要以5大主創光影演繹作品、1場元宵全視角主K動畫、3個伴隨式主題視頻作品,為整場活動帶來美輪美奐、精彩絕倫的璀璨光影視覺大秀。
這更是一次集體對成都“我的家”的深情告白——
華燈初上,在光與影的璀璨燈火中,“成功之都,都能達成”“龍騰盛世千家喜,福滿蓉城萬事興”等青春寄語不斷在天府雙塔閃爍變幻,寄托了無數人對這座城市的熱愛以及美好祝愿,演繹了一場城與人的雙向奔赴!
旁邊的交子大道還化身為萬人合唱派對現場,全場互動拉歌《成都》《我和我的祖國》,用歌聲為2024年城市奮斗者加油打氣,為祖國獻上最真摯的祝福,將現場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元宵佳節,闔家團圓,與其說這是一次傳統節日的文化慶典,不如說這是一個“成都大家庭”因團圓而相聚的盛大慶祝。
作為全國著名的“熱門返工地”,成都高新區正用氛圍濃郁的元宵活動,治愈了無數人的“節后綜合征”,讓無數奮斗者從投入工作的繁忙情緒中暫時抽出身來,緩解和撫慰內心的焦躁和不安,為他們的新年“充了能,打了氣”。
同時,在這場盛大慶祝之際,實現“家人”之間的溫馨互動,自然而然地融入年味,享受屬于“第二個家”的溫暖。
每逢元宵佳節,便是一家人團圓相聚的重要時刻,而成都高新區,則賦予了“中國式團圓”更多的內涵。
傳統認知里,中國人的團圓是以血緣、家庭為紐帶的相聚,所以我們歡聚一堂,共享天倫、走親訪友傳遞祝福。
作為希望之都、成功之都,“成都,都成”是這座城市與生俱來的精神氣質,成都高新區,則托起了無數人夢想與希望的舞臺。
所以成都高新式的團圓,是以共同的目標、事業的信任、身份的認同為紐帶的相守,我們朝夕相處共同奮斗,并肩作戰一路向前。
“成都,我的家!”這是每個成都高新人的真實心聲。
傳統意義上的老家,是成長的源泉、避風的港灣,呵護我們成長。
而成都高新區,是無數人長大成人后建立的“新家”,這個讓人內心安定的地方,生動詮釋了“此心安處是吾鄉”,它寄托著大家對于未來美好人生堅定不移的選擇和向往。
回家,或許不再是春節期間的專用名詞,也可以是余下300多天平凡日子里的切身體驗。蒸騰的萬家煙火、“高新合伙人”的陪伴、官方的“家人式關懷”,都是組成每一天美好生活的小確幸。
成都高新區,一直在努力,讓每個人,每一天都在回家,永遠都風華正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