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老天喂飯吃的四川”
我們盤點了四川的鋰礦資源
由于有豐富的礦產、水電等重要資源
使得四川也被稱為“中國戰略備份區”
但你可能不知道
四川甚至連全國的風景都做了備份
今天“老天喂飯吃系列”第二期
就來盤一下四川這個“中國風景備份區"
四川的旅游資源,很多都屬于“老天喂的飯”。
從地形地貌上來說,四川一省就集齊了全部五種地形,仿佛是一個“微縮版中國”。
四川東部的高原上,高海拔和豐富的光照、地熱資源,孕育出了“藍色星球最后一片凈土”稻城亞丁;正因為四川擁有多個橫斷山脈,廣布堆積地貌和自然水資源,才有了高山流水的邛崍天臺山、“高原江南”巴塘。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豐富的地形地貌讓四川成了“自然景觀暴發戶”,你想得到的,四川都有:
西藏有洗滌心靈的拉薩,四川有同是高原美景的甘孜阿壩。
(甘孜州的雪山)
內蒙有呼倫貝爾大草原,四川有“高原綠洲”若爾蓋。
(阿壩州若爾蓋 圖源成都發布)
廣西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四川有“人間仙境”九寨溝。
(神仙池鈣華灘 圖源成都發布)
山東有“五岳之尊”泰山,四川有“佛國天堂”峨眉山。
(峨眉雪山)
這些還只是一小部分,還有青城山、黃龍、四姑娘山、貢嘎山、西嶺雪山、瀘沽湖、邛海......
這就是四川被稱為“中國風景備份區”的原因,全國幾乎每個著名的自然景點,都可以在四川找到平替,等于是把全中國的景點都做了一次“備份”。最重要的是,它們不單單是平替,單拎出來也都是T1級的風景。
除了自然景點,四川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峨眉山、青城山、杜甫草堂、樂山大佛、閬中古城,隨便掏一個出來都是頂流級別,放在別的省都得是旅游扛把子。
這些人文景點,同樣是“老天喂飯吃”。
因為四川易守難攻的盆地地形,溫潤宜居的氣候,讓從秦國開始的諸多古代王朝都把四川當作重要的資源地。正是“天府之國”的美譽,才吸引了從古至今如此多的名人雅士來此游覽定居。
劉備也是聽了諸葛亮的建議,帶領大批中原百姓移民川蜀,依托地理優勢和自然資源穩步發展,才有了后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景象。
武侯祠、劍門關這些人文景點也由此誕生。
很少有哪個省能像四川一樣,擁有旅游資源之豐富、種類之多樣,有網友羨慕:“只有四川人可以做到不出省就能游遍全國。”
對此,四川人謙虛地表示:“雖然我們很全能,但沒有海也是我們的短板。”
(西昌邛海:?)
(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 邛海)
四川的旅游資源不僅種類多,數量也多。全省有13個5A風景區,數量僅次于江蘇和浙江。
4A景區全國第五,排名更靠前的都是西藏、內蒙古、青海這樣的自然旅游大省。
可以說“比四川景區數量多的,種類沒四川全;比四川景區種類全的,幾乎不存在”。
除了景點全而多,四川的川菜也是不能忽視的“旅游資源”。全國熱門旅游目的地中,川菜館數量占比接近30%,是旅行路上最受歡迎的菜系。愛吃川菜的人,就免不了想要到川菜發源地來一次“美食朝圣”。
四川人沒有告訴你的是,雖然四川的名勝風景是“老天喂飯吃”,但四川人端牢這碗飯,靠的是自己。
1
服務管理——規范管理,才想再來
以成都為代表、全川的旅游宣傳、服務管理在全國都位于前列。旅游業絕不只是抱著幾個大山大河名勝古跡就能坐享其成的,靠天吃飯只是一部分,更重要還是依靠人的管理。
比如旅游景點經常出現的強制購物、打車繞路、黑車黑導等情況,在四川的投訴量相比其他省份更低。
放眼全國,四川的旅游景點的人性化服務、管理的規范性都是一流的,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人“來了還想來”。
(洛帶古鎮)
2
基礎建設——旅游致富,首先修路
光有美景還不夠,還需要去往美景的道路。
比如四川多次改擴建連通川主寺和九寨溝的川九路。這條途徑兩個世界自然遺產、三個國家公園、數個景區的旅游大道在幾十年的時間里不斷升級發展,成為了全國旅游工程的榜樣。
這條路成為了無數游客游覽九寨溝、黃龍景區的便捷之路,九寨溝的旅游業也由此發展起來,成為全國最知名的景點之一。
(2033年改造后的老川九路 圖源四川公路院)
2017年的“8.8”九寨溝地震,造成了老川九路眼中損毀,九寨溝景區也停止了營業。
四川政府深知這條路對于旅游產業的重要性,在原本的重建計劃上,又做了很多創新性的調整,比如繞過危險系數大的路段、增設地質災害數據庫監測預警、修建更多的沿途觀景區、露營點等,短短四年時間就把一個原本滿目瘡痍的景區還給了游客。
(震后重建的新川九路 圖源四川公路院)
大自然可以創造美景,也可以一瞬之間將其損毀,只有合理的人治才能讓旅游業長久發展下去。
3
文旅宣傳——實力夠強,但姿態不高
四川的努力,還不止體現在基礎建設和旅游服務上。
近兩年出現了一批在社交媒體上出圈的網紅城市,去年五一假期的淄博燒烤、今年冬天爆火的哈爾濱,都用“整花活、出奇招”的方式吸引了全國的游客。
哈爾濱元旦三天假期接待超過300萬人次、吸金近60億,看到這樣斐然的成績,全國各地文旅都坐不住了,紛紛開始效仿。
四川文旅在其中絕對是最認真的一批,“卷”成了四川文旅大戰的主基調。
先是“卷制作”,創下單日發布62條文旅宣傳視頻的記錄。“已經聞到了小編電腦燒焦的味道”。
再是“卷兄弟”,連夜搖來雅安、瀘州、南充等市級媒體為“川媽”扎起,作為全國唯一一個把車牌號字母用完的省份,四川深知人多就是有底氣。
還有“卷明星”,四川不僅喊來了丁真、譚松韻、張靚穎這樣的明星網紅,還搬出了壓箱底的國寶熊貓,其他省市文旅紛紛表示:“這個卷不動...”
四川雖然坐擁無數風景名勝,但依然能放下身段,用低姿態來宣傳家鄉旅游。
四川文旅的“卷”確實也獲得了成功,不僅短視頻平臺突破百萬粉絲,在緊隨其后的春節假期也成為了全國最熱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此次四川文旅大規模“瘋狂輸出”,通過貼近市場、緊貼受眾的方式,提升了文旅產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極大地帶動了網友和游客的參與熱情,有效促進了旅游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四川不僅搞好了省內的交通,還大力發展聯通外部的交通網絡。
四川成都的雙4F機場,去年一年的客流量就接近7500萬人次,還以全省17座運營機場的數量高居全國第三,不管是飛省會成都,還是直飛旅游目的地都非常方便。
(位于四川成都的天府國際機場)
除了天上飛的,還有地上跑的。川青鐵路、成昆鐵路、乃至在建的川藏鐵路,四川用一張巨型的交通鐵路網解決了所有旅游出行上的困難。
四處從不否認大自然的眷顧,無數的旅游資源、風景名勝都是“老天喂飯吃”,但四川并沒有坐吃山空,而是加倍地“卷”。
在內,用先天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外地游客,再用合理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務留下好印象。在外,又做好“中轉站”的角色,用發達密集的交通網絡串聯起整個西南部的旅游資源,實現共贏。
四川深知,老天喂飯不假,但要想吃得飽,飯碗也要端得穩、端得高。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