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大雅·蕩》新譯
(譯作:南方在野)
浩浩蕩蕩上帝,祂是下民法儀;嚴厲威猛上帝,啟示眾多法例。上天生養眾民,命運實非能信;眾能善始其心,寡能善終其行。
文王開口長嘆,一嘆末代殷商;曾經兵強馬壯,曾經拓土開疆;曾經高位在上,曾經服事擔當;天降大德滔滔,天力助你興旺。
文王開口長嘆,二嘆末代殷商;誰能秉持正義,多遭強梁頂撞,懟以流言誹謗,盜賊內亂猖狂;諸侯作龜作禱,祈求周全周詳。
文王開口長嘆,三嘆末代殷商:你在中國囂張,積仇積怨發狂。何以不明爾德,無背無側蒼涼;何以爾德不明,無陪無卿斷腸。
文王開口長嘆,四嘆末代殷商:天怒酒池肉林,不義自你而猖。 行為偏道失常,光明黑暗癲狂。號呼之聲高揚,晝作夜續未央。
文王開口長嘆,五嘆末代殷商:如同蟬鳴喧囂,如同沸水滾燙,小民貴族喪亡,隨波逐流徜徉;國內動蕩不詳,烽火延及鬼方。
文王開口長嘆,六嘆末代殷商: 并非上帝不惠,殷商不遵古常。 雖無老成之人,尚有法典憲章。 如今全部不從,大任因此傾亡。
文王開口長嘆,七嘆末代殷商: 古人有話莫忘,大樹顛簸搖晃,枝葉暫且無妨, 根基一旦動搖,樹根已壞難長。
殷商借鑒不遠,夏桀早已滅亡。
【解讀】詩歌表現了古代中國關于周文王對末代殷商王朝衰敗的深刻感慨。文王通過連聲嘆息表達了對殷商王朝由盛轉衰、道德淪喪、法制廢棄、內外交困局面的痛惜之情。他感嘆上天賦予殷商的恩澤與繁榮未能持久,其統治者偏離正道,縱情享樂,不重民生與德行,導致民心離散,國力衰微,最終走向崩潰的邊緣。同時,文王告誡后世,一個王朝的興衰既取決于上天的眷顧與否,也在于是否遵循傳統的法儀法例。此外,還要重視賢良人才的培養和任用。他以樹木為例,指出根基穩固才是長久之計,殷商應當從前朝夏桀的覆滅中吸取教訓,以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周文王七嘆殷商,層層深入,耐人尋味。分別嘆息的是:
一嘆曾經輝煌東逝水:初期的強大與輝煌,曾經兵強馬壯、開疆拓土,高位在上,承受天降使命,然而卻未能善始善終,辜負了上天賦予的大德與助力。
二嘆正義不彰人人自危:強梁橫行,內亂頻發,諸侯不安,社會動蕩。
三嘆結仇結怨離心離德:驕奢淫逸和背離德行,喪失人心,導致國家孤立無援,陷入困境。
四嘆沉溺酒色黑白顛倒:行為偏離正道,百姓哀號不斷,社會光明淪喪。
五嘆社會動蕩戰爭不斷:貴族與小民紛紛喪亡,國家動蕩不止,烽火連天,國運衰微至極。
六嘆慣例不遵法制敗壞:不遵從慣例,忽視法典憲章,以至于政治失序,賢良缺失,最終導致國家大任傾覆。
七嘆大難臨頭不知前鑒:猶如大樹根基動搖,即使暫時枝葉繁茂,但終究會因為根基破壞而走向滅亡。夏桀的滅亡是殷商的前鑒。
[原文]《詩經·大雅·蕩》
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文王曰咨,咨汝殷商。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興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義類,彊御多懟,流言以對,寇攘式內。侯作侯祝,靡屆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國,斂怨以為德。不明爾德,時無背無側。爾德不明,以無陪無卿。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爾以酒,不義從式。既衍爾止,靡明靡晦。式號式呼,俾晝作夜。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喪,人尚乎由行。內奰于中國,覃及鬼方。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