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西城
金庸與同為浙江籍作家的倪匡在寫作與人生態(tài)度上各異,卻同為香港小說文豪。
風(fēng)雨凄凄,夜來寂寂,往事綿綿,不絕滔滔。悠悠中,想起查大俠金庸,浙江海寧人,離世已六年,本月十日正值他百歲冥壽,內(nèi)地、香港、臺灣都有不少追思活動,而當中最起勁、隆重者莫如查氏故鄉(xiāng)浙江海寧。大部分海寧人都以本市出了一位當代大文豪而驕傲,金庸百歲冥壽,豈可馬虎從事?市政府帶頭籌辦各項活動。二月初旬,接到香港《文匯報》編輯部的訊息,要求我為金庸的紀念活動題字。哎喲喲!這可折煞我耳,我非書家,一向沒有題字的習(xí)慣,字寫得歪歪斜斜難見方家,豈可獻丑?編輯小玲女士說:“沈先生,這可不是我們辦的事,是浙江省海寧市政府提出要求的,我們只是轉(zhuǎn)述訊息罷了!”自古而來,官字兩個口,只好獻丑不藏拙。話雖如此說,能為前輩金庸題字,葉家墳?zāi)钩銮酂?,心里面實在感到榮幸、高興。
過去的歲月當中,的確寫了不少關(guān)于金庸的文字,結(jié)集成書者,也有《金庸與倪匡》《金庸韻事》,至于其他稿件,散見于各大報章、雜志,更是不可勝數(shù)。正因如此,人家就以為我是金庸專家矣。實在太抬舉我了,若跟倪匡《一看二看三看金庸》、陳墨《金庸小說賞析》、楊興安《金庸小說十談》等相比,我大概是大海中的小鱉。我是一個金庸武俠小說愛好者,故事看得有趣,介紹他人看,勝任有余,說長道短分析,卻非我這個進不了大學(xué)門檻的老頭兒所長,胸?zé)o點墨,咋能月旦?一直以來,我總以為小說最好用來閱讀,個人喜歡至重要。人家說人家,我看我自己,體會便可,小說一解便俗。
最近有電視臺來訪,要我說說跟金庸的交往,大抵以為我跟查先生至為相熟,謬矣!其實并非如此,我前后見過金庸不超過十趟,吃飯也只吃過兩三回,說不上相熟。有多少了解,全然通過一次訪問,其他都是道聽途說,間接聽來。不諱言,我跟《明報》中人十分相熟,像倪匡、阿樂、戴茂生、潘粵生、哈公、黃俊東、胡菊人等,都說過不少金庸事跡,這群人當中,又以金庸身邊兩位“韋小寶”:倪匡、阿樂說得最多而傳神,默記心中,咀嚼過后,吐出就成了金庸傳奇。
兩人都喜歡看書
金庸與倪匡是老朋友,金庸年長十二歲,有相同之處,也有互異之所,不妨聊一聊。先說相同之處,都是當代大作家,金庸武俠,倪匡科幻,難有再來者。兩人同是浙江人士,金庸海寧,倪匡鎮(zhèn)海,卻都不算是上海人。難怪倪匡從來不以上海作家自稱,他跟我說:“在香港,能稱上海作家的,只有你小葉?。ㄒ肋_也是)”話沒說錯,我生于上海,崇明島人士,正是地道的上海人。金庸、倪匡都喜歡看書,金庸太太林女士告我:“查先生在家中很少說話,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看書?!蹦呖镆嗳?,寫作、喝酒以外,便是看書。
金庸字斟句酌重視人物
至于相異之處,端在于寫作態(tài)度。金庸曾說過:“我自小就喜歡看武俠小說,中國比較出名的武俠小說相信看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包括好的、壞的。當然各時代有各時代的特色,近代的我較喜歡白羽。寫小說,我對人物塑造比較重視一些,當初寫小說時,只會有一個輪廓,然后慢慢發(fā)展,小說在報上連載,并未刻意寫一部文學(xué)作品,只望讀者喜歡看,看后高興就是。一部小說,人物很重要,因此必須有鮮明的性格。
故事情節(jié)大可以隨時變動,人物性格卻要得很清楚、很透徹才成。”金庸寫作速度并不快,因為每天都在報紙上發(fā)表,每次只能寫千來字,寫的時間約莫一小時卅分鐘左右,下筆卻要相當時間去構(gòu)思:“例如每篇的細節(jié)如何發(fā)展和連續(xù)等,我個人認為小說中的人物比較重要,故事峰回路轉(zhuǎn)令人目不暇接,但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就不能疏忽?!边€有金庸對自己的作品十分重視,字斟句酌,馬虎不得,同一部小說因而有一版、二版、三版。
倪匡高速寫作只重情節(jié)
咱的倪匡,大不相同,潑出的水,就不會收回來,矢言永不修改。彼之小說只重情節(jié),不重性格。日友小島末夫,諳中文,看了幾十本《衛(wèi)斯理傳奇》,曾對我說道:“倪桑的小說,嚴格而言,不能稱為小說,充其量只是類似中國流行的說書罷了!若能寫時用心,寫后修改,效果會好一些?!彼闹滥呦壬恍r寫四千五百字,哪有時間斟酌?。ㄎ刮刮?,老子要去喝酒泡妞呀,哪有工夫閑坐著!)
曾告知倪匡,照例“哈哈哈”三聲笑:“我可沒有老查的勁道,世界上的小說哪有完美無瑕的?即便是《紅樓夢》,要改嘛,還是可以改的!”聽來、真有幾分道理!還有一點,金、倪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也大不相同。金庸前后結(jié)婚三次,而風(fēng)流倪匡只有一次。他的宗旨,酒后對我說過:“小葉,做男人,老婆只能有一個,但女人可以有一百個,哈哈哈!”因此,絕對反對金庸離婚再娶。今夜,冷雨紛紛,寒風(fēng)陣陣,故人已去,問道無門。人曰——“莫道天涯知己遠,有緣何處不相逢”,相逢應(yīng)在天堂中。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chuàng)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本文文字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非法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