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入冬后再沒見人,專心過熱氣騰騰的家常日子,掐指算算,五個月整。上周終于鼓起勇氣重返人間,站上體重秤瞇起眼看數字閃動,不多不少,穩穩停在胖十斤處。
我雙手掩面、當場叫媽,彼時攝影師亦在我家等著開工,她上下打量后略微停頓、而后用一種生怕自己白跑一趟的堅定口吻吐出天籟之音:你要是不說,我根本看不出來。
那天我們要拍攝的新表,即是下面這只三月剛剛面世的 格拉蘇蒂原創小夜曲月相女表。
作為瑞表集團高端品牌陣營中的一員,格拉蘇蒂原創一反業界推新規律,在春天——而非與月相功能更匹配的中秋——發布小夜曲月相腕表,顯然是不打算蹭到一絲一毫月亮和季節的流量。
但在 以瑞士品牌為主要構成的手表行業,德牌本身就自帶某種更超然的風格做派,許多愛表人將其歸結為表盤上三庭五眼的黃金分割之美, 以及反轉到表背, 黃金套筒、鵝頸式微調和四分之三夾板 這撲面而來的德風三件套??雌饋碣p心悅目,嘮起來就是設計為功能所用,它們組合在一起反射出的,是背后一絲不茍的德式務實精神。
但對我而言,德國制物的精神不在外表,而是關乎記憶, 因而也賦予了它們某種悲壯又隱忍的孤勇氣質。許多看似“粗糙樸素”的德國器物,也恰恰因為歷史因素,成為了近于文物般的存在。
春節時看過 一部很棒的德國紀錄片《我們如何生活》 ,片子靠著有趣的剪輯和后期科普了德國人的價值觀、德國對于財富的認知以及德國飲食習慣。 其中給我沖擊最大的, 并非德國人注重秩序與簡潔、家庭的地位遠高于其他、幾乎全部德國人都認為必須保護自然、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回收利用率、節約&不喜歡超前消費等等這些世人或許早已形成共識的德式做派,而是德國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
在位于黑森林深處人跡罕至的一個名為芭芭拉地道的廢棄銀礦巖洞外,掛著聯合國最高保護等級的標牌,這扇全德只有兩個人知道密碼的裝甲門之內,擺放著幾千個鋼桶,其內儲存的不是黃金,而是超過9.6億的文化珍寶副本:
比如科隆大教堂的建筑圖紙、被視作中世紀最具意義的憲法文件——1356年卡爾四世頒布的黃金詔書、歌德的手稿副本……等等關乎于整個民族和社會的記憶。
有專家在此解讀,隨著時間推移,德國人有強烈的正在失去歷史的恐懼感。這甚至可以解釋為什么70%的德國男性都喜歡DIY、導致每家的地下室都像一個紀念工作室。 因為整個國家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創造出某種經久不衰的東西、留下自己的印記,讓別人從中一窺他們從哪兒來、經歷了什么。
所以,格拉蘇蒂原創這個品牌對我而言的珍貴和獨特之處,德風還是其次,主要在于 它隨德國歷史一路而來,以至于成為德式經久不衰精神的一個極好觀察樣本。
幾年前隨品牌前往柏林電影節,有幸專程拜訪德國制表的心臟地區格拉蘇蒂小鎮,當然它就是格拉蘇蒂原創品牌制表廠所在地,距離歷史上德國文藝復興重鎮薩克森州的首府德累斯頓只有二十公里,是許多制表廠員工每日必往返通勤的兩地。?
德累斯頓,對于歷史和藝術愛好者再熟悉不過的一個地名 :它前有極為推崇藝術的奧古斯都一世、二世步路易十四后塵,在城市中立起宏偉絢爛的巴洛克宮殿、歌劇院、圣母教堂……之后再把收藏綿延至天文、時計、瓷器;后有二戰結束前一天經歷的著名大轟炸,蘇方以索賠的名義搬空了表廠,企圖在莫斯科建立一個一模一樣的制表廠。
所以格拉蘇蒂原創并非頂著這個名字長大的,它萌芽于小鎮人民因為要努力自救而創立起的小小家庭式制表學校, 親歷了航海業高速發展的古典年代并成為制造航海鐘的行家里手;還挺過了一戰二戰、是分裂后在蘇維埃政權管理下的 GUB格拉蘇蒂鎮人民制表廠 ;也最終在柏林墻倒下后塵埃落定為格拉蘇蒂制表有限公司,直到2000年被斯沃琪集團納入旗下至今。
手機里留存的2016年拜訪格拉蘇蒂鎮博物館的畫面,其中三四層就是當年的制表學校
這其中的每一步,都在格拉蘇蒂鎮博物館中留存有印記,走過它們時,我試著設身處地地想象,想象這樣的器物之所以會誕生在那樣的年代的因緣際會。 這中間,或許就是德國人今時今日在價值觀中永恒留存且不斷向外人證明的三問: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底經歷了什么?
格拉蘇蒂原創將所有答案都寫在手表作品上:
20世紀復古系列中的六零年代和七零年代腕表, 復的是品牌在60和70年代推出的圓形Spezimatic和Spezichrom腕表的這份古。 這二十年,是二十世紀最離經叛道的二十年,但在東德時期的GUB制表廠,與世界共狂歡卻不構成可能。
他們在有限的原材料中苦中作樂,探索出了圓潤/電視機形表殼、好似塑膠殼一樣的表鏡、別具風味的阿拉伯數字,既簡潔凝練,還兼富卡通的意味。
復古系列中六零年代和七零年代腕表
現代新作以更以39、37這樣精彩又值得把玩的機芯替換掉了席卷七十年代的石英機芯,讓這整個系列有古風,又裝備現代動力, 在買表人心中的受歡迎程度絕不亞于當年;
議員系列中的天文臺腕表則成為格拉蘇蒂原創從1880年代就率先制造航海鐘的一種現代式回應。 在尚未聽聞過GPS的年代,船鐘即是保命工具。新表追溯原籍,歷史象征意更濃,它代表的,是在惡劣極端的環境下,手表依然耐用抗造、擁有絕對精準的本事;
女裝腕表系列則與黃金二十年的Art Deco故舊相逢, 從那時起,為女表單獨開發出小得多的機芯、以適配她們出門自力更生時的穿搭就成為一種傳統, 十年前格拉蘇蒂原創又在現代腕表線中再次復興了這一做法。
行至今日, 偏心和小夜曲兩個女表款式已各成一派: 前者 一向以天使面孔自證何為黃金分割之美;后者小夜曲呢,它守護住風淡云輕的德式簡潔、在審美層面最普適,還匹配了高規格的工藝和機芯,因此分量最重。
今年的新表非常大氣,在我看來是做成了一只各種意義上都標致的美人。
?點擊試試32.5mm襯不襯手?
首先它表盤干凈得幾近于古典,我更熱烈歡迎的,是女表回歸到同樣古典的偏小尺寸(32.5mm)。如果將其與七八年前新36機芯剛面世時我購入的議員三針男表相比較,那種單看時體會不到的小巧精致就明顯得很了。
德國人推崇秩序和整潔,由表盤可窺見一二。我猜因為他們篤信美麗二字或許會見仁見智全憑感覺, 但黃金比例帶來的協調和平衡感則源于科學計算:
前有被藝術學者一致贊嘆為最完美的多瑞克柱式廟宇的古希臘帕特農神廟、布魯內萊斯基不需要飛扶壁就可以立起來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后有米開朗基羅《圣殤》的三角構圖、提香《刺殺圣彼得》動感的大X巴洛克構圖。在需要帶給觀看者視覺享受和沖擊的藝術創作中,確存在著一種神圣比例。
曾經我以為pano偏心系列所呈現的盤面布局,就是格拉蘇蒂原創制表廠對于這種比例的推敲成果。但在自己進入到不斷把累贅和不簡單都扔掉的年紀后,會體會到簡潔的不易與偉大: 越簡潔的設計,比例就越會起到決定性作用,因為不容錯。
彼時36男表有軌道式分鐘刻度、羅馬數字、細節飽滿的藍鋼指針,打眼望過去有一種盤面開闊卻不呆板的優雅;今日新女表環環相扣,仔細看: 表盤、中心圓環和月相盤,大環套小環,鉆石穿插點綴。
我感覺德國人對鉆石和金的運用一向懷有哥特式遺風,所以即使滿圈,也不會有堆砌的庸俗感,反而是一種仙氣飄飄的輕盈。
特別是通身金綠色這款,猛看覺得太跳脫,但上手后既不夸張又很百搭,實在是出人意料的德國式務實。
往里看機芯,無形的贈禮,則是技藝。
當年新36接棒久經考驗的基礎機芯39,優勢很明確:100小時的超長動力、在機芯結構上做精簡從而減少動力損耗的單發條盒、標準比天文臺更嚴苛的格拉蘇蒂原創認證。
而這次格拉蘇蒂原創品牌為女款小夜曲研發的 35機芯,則選擇在基礎三針功能上與月相做結合,實在深得我心。
月相并非多稀奇的功能,但這里不僅僅有格拉蘇蒂原創 一向將表盤送去歷史淵源深厚的自有表盤廠去精雕細琢 、呈現工藝級藝術盤面這一個知識點。更順理成章地, 是月相所代表的陰晴圓缺,恰恰貼合了浪漫主義思潮十九世紀上半葉在德國的壓倒性風靡, 那正好是格拉蘇蒂原創品牌的誕生年代,去哪兒還能找到這么完備的一套淵源?
不過浪漫主義的浪漫,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浪漫并非同一件事,它本意是對新古典主義及其象征的一切規范的抵抗,因而浪漫主義藝術家畢生所追求的,是一種更新的、跳脫的原創精神,變幻莫測的大自然由此成為最常見的崇敬和描繪的對象。
將月亮星空搬上表盤,其實只能呈現出品牌心中真實浪漫的四分之一,因為在這小小窗口之下的珍珠母貝盤上,實際設有四個間隔的圓形夜空,以保證你連續佩戴122天后才需校正一天的誤差。
不知外頭那些買了超復雜功能的朋友是否真能熟練操作調整每一項功能,我頂煩調表,但這表允許你傻一點,總共拉出兩檔,一檔為月相一檔調時間,旋轉即得。
為了完滿這樣簡潔又緊湊的表盤設計,纖薄的35機芯既有60小時長動力、硅質游絲這些從用戶角度出發、穩定務實的考量,又方便佩戴者反轉到表背,欣賞著名的四分之三夾板和帶有精巧紋飾的各類齒輪。
不啻于付諸了與打造男表機芯同樣心血的勞作,所以 我將它視為今年女表市場的第一枚良心之作。
從人文角度來看,德國曾在普魯士的統治下成為了秩序高度規范的國家,其中對德國人民最吸煙刻肺影響深遠的一點,就是 萬事務必要整潔有序才會帶來安全感,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不容納一絲冗余的簡潔成為德國設計的根本,因為那是普世的價值取向。
如今想要買更荒誕夢幻設計的人,比想要買簡潔優雅的人多,我覺得可惜。所以寫下這篇文章,將之當成某種拋磚引玉的啟發,你我所知的德國,有黑森林(蛋糕)、數不清的城堡、包豪斯、極簡、浪漫主義、自然之美……但這只不過都是冰山一角的表面現象。
德國的極簡與法國的極簡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那就是它從不是故作姿態的刻意和自圓其說的傲慢,而是溶于血脈的務實。
德國制物在我心中,好似浪漫主義代表人物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所畫的《霧海上的漂泊者》一樣,早已成為情感和意志的延伸。 格拉蘇蒂原創這只小夜曲月相女表,是我所在的領域反射德式精神的一小面鏡子 ,它并不去教你將一只表視作什么身份的象征,或喊什么讓女性獨立發光的空話;
它只負責提供給你最精良可靠同時美麗的器物,請你戴上它、然后忽視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去關注身邊更重要的人和事身上 ,從而慢慢構建出一個更堅定有序、受你掌控的小世界。對于現代女性而言,或許這就是我們全部的安全感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