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76
作者:觀察君
校稿:程程 / 編輯:致知
榮耀“銷量下滑、技術受阻”,順豐“困獸猶斗、前途未卜”,安踏“內憂外患,安不了心”……
看到這樣一系列的文章標題和結論,普通人怕是再難對中國經濟抱有信心——連這些行業頭部企業都一副馬上就要關門的樣子,更何況普通消費者和企業主呢?諷刺的是,上述文章并非出自那些“唱空”中國的境外勢力,而是一家上海三無自媒體小號“科技四少”的手筆。
一段時期以來,部分“自媒體”賬號屢屢發生違規發布財經新聞、充當“黑嘴”博人眼球、唱衰唱空、造謠傳謠、敲詐勒索等違法違規行為,已經嚴重擾亂網絡傳播秩序,被監管機關多次重點打擊。
漏網之魚“科技四少”無疑屬于“黑嘴”的典型代表,名為“科技四少”,實屬“科技四害”。其各種“標題黨”等抹黑攻擊企業的行為,顯然都是為了經濟利益,科技企業苦其久矣。各地爭相優化營商環境、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背景下,此種“黑嘴”理應受到重點打擊。
蔚來、騰訊、抖音、SHEIN等龍頭企業,都曾遭遇科技四少的“黑嘴”
夸大負面、搞標題黨,各大公司全都“內憂外患”
打開公眾號“科技四少”的文章列表,從標題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惡意。“車毀人亡”、“官司纏身”、“前途堪憂”、“困局藏不住”,從蔚來、榮耀、SHEIN到騰訊、抖音、順豐,這些一直受到市場和消費者們看好的龍頭企業,在這家自媒體的文章中卻一直不斷被唱衰唱空、全是負面。
點開文章一看,才發現基本都是在歪曲事實和惡意臆測,甚至題文不符的標題黨。有的是毫無事實根據的唱衰,有的是對正常的行業和經營狀況進行惡意夸大,最后的落腳點都是一個:這家企業不行了,會被市場和消費者們拋棄。
以“蔚來再發事故車毀人亡,李斌如何面臨他的擁躉?”一文為例,明明是一起常見的交通事故,卻在全無調查結論的情況下,被“科技四少”直接斷言是“產品安全問題”和“安全隱患”,稱蔚來汽車的安全性、可靠性或許經不起推敲。
在尚無調查結論的情況下,“科技四少”直接定性“安全隱患”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對于品牌的汽車來說,無論是國產車還是進口車、電動車還是燃油車,交通事故都是無法避免的。到底是車輛原因、駕駛員原因,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需要經過調查來認定。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就此次事故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明確表示,“任何民用汽車以百公里時速撞上固定物體,都無法以被動安全的方式保障車內乘員安全。”即使是燃油車在高速撞擊窄物情況下,也會解體、著火。
幾個月后,蔚來援引公安交警部門發布的事故報告進行澄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車速過快(估計超過每小時168.8公里),蔚來的車輛對此次事故無需承擔責任。
事后公安交警部門發布的事故報告顯示,事故并非蔚來汽車責任
這種歪曲事實的操作屬于“科技四少”的常用手法,中招的遠不止蔚來一家。
2022年4月,榮耀在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同比下降34.2%,環比下降15.8%的背景下銷量不降反增,同比上漲127.7%,達到了290萬臺。這個數字僅次于蘋果,也是唯一一個保持正增長的前五大手機品牌。
即使是這樣亮眼的成績,也被“科技四少”刻意歪曲,直接發布了一篇名為“銷量下滑、技術受阻,榮耀未來的路在何方?”的標題黨文章。
毫無疑問,其中“銷量下滑”明顯不符合事實,“技術受阻”更屬于惡意揣測。當榮耀CEO趙明表示自研外掛芯片內部開發產品已經用上,因為難度不大不值得宣傳時,“科技四少”輕佻地表示“實力的體現實在沒有必要藏著掖著,唯一的真相或許是沒有實例支撐。因此這些話讓人很難相信。”進而據此斷言榮耀“技術受阻”,明顯為了唱衰而唱衰。
龍頭企業順豐、安踏都被“科技四少”唱衰“內憂外患”
同樣遭受惡意唱衰的還有順豐和安踏,兩家各自領域內的龍頭企業都被“科技四少”直接斷言“內憂外患”。
在不考慮順豐每年訂單超過10億的情況下,“科技四少”僅因“黑貓投訴上關于順豐速運的投訴近千條,就將其歪曲定性成消費者投訴吐槽不斷。
所謂的安踏“內患”更為可笑,只是一則關于公司內部查處營私舞弊案件的通報。事實上,任何一個大的企業,都要通過日常的廉潔管理來保障公平、健康的職場環境,騰訊、美團等優秀企業還會定期對相關案件進行公示。要是都按”科技四少”的標準來定性,恐怕所有的大企業都要“內患”不斷了。
打擊“黑嘴”,才能優化營商環境
對于此類自媒體“黑嘴”,企業早就苦其久矣。此前多有企業抱怨,這些自媒體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抓住一點負面問題就不斷引申夸大、并輔以惡意揣測,負面影響極其惡劣。特別是企業上市階段,很容易遭遇自媒體敲詐,各種明示暗示給好處,否則就要寫負面影響上市和股價。
值得慶幸的是,相關問題已經得到了監管部門的重視,并將采取各種專項行動進行打擊治理。
以“科技四少”所在的上海為例,2023年5月以來,上海網信辦專門啟動了“清朗浦江·優化營商環境 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項行動,指導屬地重點平臺清理涉侵犯企業權益相關信息2.7萬余條,處置賬號5365個。
2023年12月6日上午,上海網信辦又召開財經、房產類“自媒體”分類指導會,提醒其不得違規采編,不得以斷章取義、歪曲事實、臆測形勢等方式傳播謠言不實信息,博眼球、蹭流量;不得通過“標題黨”“黑公關”等形式抹黑攻擊企業、干擾企業正常經營。
就在前幾天,中央網信辦部署2024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時,“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專項行動更是被列為重要。要求重點整治散布傳播涉企虛假不實信息,蓄意造謠抹黑企業、企業家,以“輿論監督”名義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等問題。
只有少一些“科技四少”這樣的害群之馬,企業家們才會對營商環境更有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