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其實很多事情基本上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比如說有人說“男子漢大丈夫寧折不屈”,但也有人說“能屈能伸”……諸如此類的不勝枚舉,今天蓑笠哥所要談的也是一樣:靈活變通真的要頻繁的做出改變嗎?
當然對于靈活變通不同的釣魚人理解的可能不太一樣,但不管如何:野釣過程中喜歡變通的釣友有好漁獲不變通的釣友也有好漁獲,當然也都有走空的時候。蓑笠哥釣魚三十多年了,以前也喜歡變通,現在還是會變通但變通的時候沒有以前多了。因為現在會發現:變通太頻繁費錢、費事兒、東西多,變通之后的效果也時好時壞。下面盤點幾個比較典型的情況,根據我這些年的總結判斷,其實大多數時候是“想多了”。
釣無定律,靈活變通
餌料不對口,重新開一盆
這一點相當普遍,有些比較極端的釣魚人釣一天魚能開四五盆配方不同的餌料,包里面也是各種餌料十幾種、釣箱基本上里面瓶瓶罐罐像赤腳醫生的藥箱。最后走的時候盆子里面好大幾坨,撲通撲通打下水——當然對魚兒來說這并非是壞事兒。但對釣魚人來說可能就不那么友好,一天餌料錢都好幾十,水底下可能因為串味了比較駁雜導致死窩。
事實上餌料對于野釣來說并不是那么重要,味型決定你能不能釣到魚,狀態決定你釣多少,而這兩者其實都沒有那么“精密”,達到一個大概就行了。比如藍鯽、918濃腥版、全能腥、速攻這些餌料,你看起來各不相同、味道也大不一樣,但是它們的目標魚基本上差不了多少。這主要是因為:你聞到的味道魚兒可能聞不到,魚兒喜歡的味道你可能會忽略(芳香化合品溶于水和擴散問題)。
曾經見過很多單開918或者藍鯽的釣友魚獲不錯,而且并不是只有一次,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單開,最多上鉤餌料下鉤蚯蚓,他們野釣魚獲也并不會比別人差甚至是魚獲很好。以前蓑笠哥也喜歡各種餌料搭配不停的嘗試,現在基本上就選中一種打底餌料,然后添加動物蛋白(紅蟲汁、赤尾青、蚯蚓汁這些),最后混合拉絲粉做成拉餌,其他的什么亂七八糟一律不用賣了,打底的選擇霧化好柔軟最好。
野釣餌料不重要
魚兒沒有那么調試,挑食的魚兒在野外活不到成年,只要大差不差就行了,比如你釣鯽魚用蚯蚓、918什么的不會錯,釣黑魚就用土蛤蟆、青蛙什么的沒問題,釣鳊魚天冷用濃腥拉餌天熱用玉米啥問題都沒有!釣了三十多年魚,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加了必開口的添加劑,也沒有什么狂咬不斷的神餌(小藥),你再牛的小藥也釣不過蝦拉或者紅蟲拉,再好的餌料也需要配合手法。
以前我也喜歡換餌料,但效果有時候好有時候不好,但后來發現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是沒有口或者口不好的時候更換餌料,然后如果遇到窗口期到了魚兒開口了就歸功于這個餌料效果不錯,換對了。但是后來又進行了嘗試:在口好的時候用之前開的餌料,大部分情況下之前的餌料在口好的時候表現也不錯。
事無絕對,有些時候還是需要更換餌料的:同一個窩子,別人的口比你的好你就需要調整了。不同的窩子別人口比你好并不一定是餌料問題,可能是水底地形、窩料、抽窩的頻率和方法、走水的方向等等。比如釣鳊魚,有些時候嫩玉米比餌料強(釣浮、離底的時候),有些時候餌料就比較強(釣底、不怎么走水且不是很深的地方)。
窗口期很重要
線組太粗了擋口吃不進去,換一個小的
以前我會買很多不同線徑的回來綁線,現在越來越少了:0.2PE、2、4、5、8、10尼龍,通常綁一副線組用一年,有時候第二年接著用。釣小魚就用0.2的PE足夠,上下限還挺高,釣鳊魚用2子線、鰱鳙、草魚、鯉魚、青魚都5+4或者10+8就行了。很多時候我們野釣的時候有口打不上魚都不是因為目標魚擋口了,而是魚兒太小了,想一想我們是為了釣這個小魚嗎?如果不是的話那么就沒有必要調整線組,如果你覺得目標魚沒有希望了那么調整線組釣小魚也是可以的。野釣擋口導致魚兒吃不進去更大的可能是鉤子太大、餌太大吃不進去,線組擋口的情況極少,畢竟野外的魚兒吃口都不是很輕。
也有極端的情況:低溫釣鯽魚的時候確實可能存在擋口的情況,釣鳊魚、黃尾什么的也有可能稍微擋口魚兒需要多吃幾次才能吃得進去的情況。但這種情況只要你線組離目標魚大小不是相差太遠(比如釣鳊魚用4號以上的子線)你重新調漂讓鉛躺底能極大的改善,并不需要更換線組。
這幾年,主線基本上全年就三個:2、5、10,釣小魚不管多小都是2,抽鰱鳙鳊魚都是5、釣青魚、大草魚都是10,并沒有說比別人釣得少,一年切線的概率也極少,比如去年一整年就切線一次、斷竿稍一次,僅此而已。出釣攜帶的線組也不多,子線現場綁、主線最多兩幅(一副備用)。
線組強,你才強!
這個釣位不行,換旁邊一點兒試試
關于這一點確實是適合靈活變通的范疇的,但也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合適:別人狂拉你沒有口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是你釣位不行,水底地形并不是魚道也并不藏魚!其他的情況都不適合靈活變通,比如別人也沒有口,你再換地方也基本上都是沒有口,野外的魚兒吃東西有窗口期,它沒有來就是沒有來,尤其是江河里面你換地方就是沒有用(堰塘、小河溝里面換地方人找魚有效果)。
所以這幾年基本上打了窩子基本上就不挪窩了,因為選擇的釣位大多情況下都是出魚的,不存在別人狂拉自己釣不到的情況。最多剛開始勤快不明朗的時候少打一點兒窩子,等窗口期到了有人上了第一條目標魚的時候一次性全部打下去,這樣魚獲基本上不會差,況且就這幾年釣鳊魚、大鯽魚的情況來看通常是附近釣友魚獲總和還多。
野釣,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選擇釣點,出魚的釣點不怎么打窩一樣有魚,因為藏魚或者魚道(它需要經過這里)的原因。如果你不會選擇釣點,那么你需要更大的代價才能有同樣的收獲,比如打百斤重窩守那么兩三天(就這樣也是需要釣位不太離譜才行)。但釣位會根據季節、氣溫、水位的變化、水底地形而變化,你需要積累更多的經驗才行。比如釣船釘子魚,在江河主河道小灣子里面,當天魚獲很棒其他都不變的情況下第二天釣不到,這就又可能小灣子里面積累的細沙已經到達了激流的邊緣(積沙區變大了)。
換釣位很多時候其實你沒有必要
今天天氣不好,早點兒收桿回家
喜歡野釣的一定要記得一點:可能一天某種魚不開口、可能某個時段所有魚不開口,但不可能一天之中所有的魚兒所有時段都不開口!野釣都是有窗口期的,如果你垂釣的時間較短,那么如果釣小魚半小時不開口立馬走、釣鳊魚、鰱鳙兩小時沒有口就可以走了。但如果你時間較多,又沒有什么其他特別的時期的話建議你等窗口期,野釣除了鰱鳙以及少數幾種魚沒有固定的窗口期,除此之外絕大多數魚都有窗口期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早一晚。
經驗老到的釣友基本上極少全天守在那里(除了重窩死守巨物,一般出釣是這樣),大多數是等窗口期前一個小時過去,打好窩子坐等窗口期到來,窗口期一般只有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但窗口期到了目標魚會稍微錯開(鳊魚、鯽魚、黃骨魚、胡子鯰),比如你下午四點過去可以釣到九點走都有口,九點不走下一波鯉魚窗口期在凌晨了。
蓑笠哥野釣極少走空,其實并不是餌料多好,而是:鰱鳙抽兩個小時沒有口,我就換釣底釣鳊魚、鯉魚(抽完鰱鳙水底大概率會有),守草魚打窩之后一時半會兒沒有口,那么可以去找找黑魚,抓幾個土蛤蟆釣黑魚。死守一種魚確實容易走空,但如果什么魚都想釣結果其實也是什么都釣不到,憑借你當地的情況,靈活調整策略。這也是很多釣友在視頻下面留言:蓑笠哥,你抽鰱鳙魚獲里面怎么會有鳊魚和鯉魚?你守草魚的,怎么魚護里面會有黑魚?我只能說:釣魚佬永不空軍,只要是釣起來的就行,野釣嗎換目標魚,為了魚獲,不寒摻!
好不容易出來掉一次魚,空軍是不可能空軍的對不對?再說了,野釣空軍真的很難,至少蓑笠哥自己十次野釣最多有那么兩次走空,其他的怎么樣都要釣一頓吃的回去,就最近上班中午休息一小會兒,除去都能釣半碗船釘子。
天氣不好可以靈活變通
水層沒有找對,釣深點看看
這一點實在抽鰱鳙的時候,釣鳊魚的時候也有這種情況,但釣鳊魚的老手大多采用行程釣法,行程浮漂加鈦合金魚鉤配合超長子線(2-3米)行程的跨度能有3-6米,所有基本上不用頻繁調整。但釣鰱鳙的時候,經常會覺得水層不對,頻繁的調整:這樣的操作有時候是沒有問題的,比如有鰱鳙魚星但是十分鐘以上沒口那么就是釣淺了,有魚蹭線沒口就是釣深了。但沒有任何動靜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必要調整水層,調整多了把窩子里面的霧化層打亂了,把水底下的魚兒都給整不會了!你要記得釣鰱鳙水層一個原則:不管今天魚兒在哪個水層,你要你在一個固定不太離譜的水層一直抽,那么魚兒要吃東西它遲早會到你霧化水層去的(根據季節,一般2米左右)。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野釣爆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