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相聚紅色贛州 弘揚客家文化--張際才入室弟子拜師儀式在贛州美術館四樓市民學習中心舉行。原贛南畫院院長、油畫家劉世群,油畫家劉鵬云,崇義縣特級教師吳龍波等嘉賓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張際才老師的入室弟子、寫意山水畫線上線下的學員和畫友,共50多人見證了這一時刻。
這是張際才老師近年收的第二批入室弟子,他們是王健昆(云南)、梁詩(福建)、韓愛學(山東)、任增喜(河北)、葉偉(江蘇)。
現場
贛州是紅色故都、客家搖籃,紅色是贛州的底色,尊師重教是客家文化的內核,贛州也是張老師的家鄉,在贛州舉辦第二批入室弟子拜師儀式,顯得特別有意義。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山水藝術,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客家文化特別重視尊師重教、文化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傳承,沒有傳承,就沒有創新,拜師儀式,不僅是對師長的一種尊敬,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更體現了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擔當與責任。
宣讀《師訓》
拜師儀式簡單而隆重,新時代新禮儀,既充滿儀式感,也充滿正能量。特別是宣讀《師訓》環節,大家都被其中博大精深、開放包容的內容和真摯的情懷所感動。
吳龍波發言
嘉賓吳龍波在發言中感慨萬千,他說,我們既要學習際才先生寫意山水的技法,更需學習他寶刀不老、執著勤奮、堅韌不拔的精神。際才先生是我相逢相知近七十年的同窗同事加摯友,我欣賞他,敬佩他,也熟知他。在基層從事文化教育工作四十多年的時間里,他孜孜不倦地苦練摸索國畫山水之道,道法自然師造化,真所謂"揮毫拔墨云山里,畫意詩情煙雨中",經常深入山區采風寫生,“胸中有丘壑,下筆如有神”,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寫意風格。他還著書立說,培養新人,出版了數本專著,培養了眾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弟子,成就卓著。有詩贊曰:
耄耋之年雄心壯,精神抖擻風度翩;
越老藝術越精湛,每天陶醉大自然;
生活激發美靈感,挑李芬芳春滿園;
將比齊老更長壽,不朽精品傳世間。
(來源:張際才水墨,圖文/小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