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以連為單位,就像一個大家庭,連首長就是大家庭中的主事人,百十號人,事無巨細都要連首長主持,除訓練、實彈射擊、學習外,基本平常和家庭生活一樣,而其中排長、班長就是具體解決這些事情的人,由其是各班班長,所以我就說說我們連的幾位班長吧。
馬文光班長軍裝照
文光班長在電視劇“士兵十八九”中飾師政委劇照
轉眼半個世紀過去了,戰友重逢敘說起幾十年前的一幕幕往事,真情顯露,愈發清晰珍貴,人生能有第二個50年嗎?
我是一班長,二班長就是我同年兵馬志勇,二班長的特點較嚴肅,每次做獎評和隊列要求時都講得嚴謹細致,尤其是涉及技術操作方面,講的做的非常規范,使人聽了非常清楚明白,他在隊列訓練時所發口令,更是一絕,且清楚又響亮,全連成橫隊,從頭到尾,每個同志都聽的清清楚楚,很有穿透力,由其他使用略帶陜西口音的口令,使連中的許多陜西籍戰士聽起來格外親切(我連陜西兵較多),我當班長也常仿效他發口令,但我陜西話不熟,所以只好作罷。
二班長:馬志勇
三班長大概叫黃華松(姓名可能有誤),是位比較文靜的江蘇籍同志,當時鄭新群排長就住在三班中,所以三班的一切鄭排長要求的比較嚴格,從學習到軍事訓練,內務管理等。三班長都帶領全班嚴格要求,認真執行。每次連首長檢查,他們班總是全連的榜樣,被子疊的有棱有角,像豆腐塊兒,墻上的掛包、水壺整齊一條線,床單雪白,雖說我們連隊的居住條件較差,但是班長還是帶領大家把室內收拾的整潔、明快,就連鋪下的席子也被包裹的見棱見角兒,不露一根草苗。每次連首長檢查完后總是滿意的告誡其他班長,要向他們學習。
左前一葉新峰. 左前二王金喜、左后一姓名不祥、左后二馬文光
四班長叫王金喜,是陜西千陽人,是樂觀隨和的班長,對同志總是和藹溫順,說話不大聲兒,和顏悅色,四班長很善于做戰士的思想工作,平時一到吃過晚飯后,都是戰士自由活動的一段時間,四班長總是和班內的戰士一邊走一邊聊天,他玩的時間不多,大部分時間再考慮班里的事情,四班長有位心靈手巧的未婚妻,經常以表達愛情為由給他寄各種圖案的鞋墊兒,我們連不少同志有她的作品,鞋墊兒非常好看,還有字,一般不給人,都是寄給四班長的,我們連一大群年輕人,大家都很羨慕他,同時也想,這個心靈手巧的媳婦,人也一定長得漂亮,目前我還沒有聯系到四班長,我想會聯系上的。
四班長:王金喜
五班長叫馮廣懷,陜西人。這是位多才多藝的班長,愛說愛唱,還會些舞蹈,每當節假日,或連里有其他活動時,他都會帶頭唱歌、拉歌兒,或組織文藝活動,在他的帶動下他們班成為連里的文藝骨干班,馮班長快人快語,有什么建議或有意見直言以對,坦誠相見,拉練中每到長途徒步行軍大家較沉默時,他總是有很多激奮大家熱情的點子,使拉練的隊伍熱情洋溢,這種方法對每天走七八十里路的戰士確實有很大用處,馮班長真不愧是會帶兵的好班長,可惜馮班長英年早逝,非常叫人痛心。
六班長是位不善言表、沉言寡語的同志,叫樸寶定。工作勤勤懇懇,要求戰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工作思路清晰,干起活兒來大汗淋淋,不怕苦不怕累,蓋營房時我們連擔任備料及打土坯工作,上文說到,每人任務大土坯700塊、小土坯900塊,那時部隊真是艱苦,自己動手,就地取材挖地取土,每天的任務報連部,樸班長帶領全班完成任務后,馬上幫助其他班的同志,不分彼此,他是我們共青團的榜樣,后來都入了黨,榜樣形象絲毫不減。
六班副:楊亮明
說到七班長是我最熟悉,也最親近的一位戰友,剛入伍時就分在一個班里,他叫孫明紀。那時叫指揮排偵察班,劉久明排長、李廷發排長當時也在這個班,是兩位老同志,后來兩位都調到連中擔任排長去了,孫班長向連里的其他班長一樣,工作非常出色,任勞任怨,記得入伍第一年連里接任務修河堤備料,大河灘里滿眼望去,全是從祁連山被洪水沖下來的大石頭。
我和孫明紀為一組,一輛架子車到河灘中撿大石頭,拉回來放到堆料處,河灘中大的石頭幾百斤一塊拉不動,只能撿百十來斤一塊的,每車裝三四塊,孫班長架椽拉,叫我在后邊推,在坑坑洼洼滿是碎石的河灘中艱難的行走,架椽是個累活兒,要有勁兒才行,孫班長每次都是搶著架椽,把推車的輕活兒讓我來,我很過意不去,就跟他搶著架椽,但是我的身子骨不露臉,干不了一趟就上氣不接下氣兒了,孫班長接著干,他總是把最輕的工作留給我,這種對戰友關愛之情,直到當班長和后來當領導一直長執不衰,每天干完活兒回來后,還給大家燒燙腳水,他說燙燙解累去乏,班內新老戰友都喜愛他。
我復員后,他留隊提干,他曾到北京找我來玩兒,我們哥倆聊到大半夜,有說不完的話,啤酒一扎一扎的直喝到老板要關店了,才回家休息。后來他又在來北京玩兒,那時我工作很忙,正在拍電視節目,沒有空閑聊,就叫他坐在臺下看我工作,時不時我二人相對一笑,算是聊天了。兄弟戰友之情溢于言表,好同志好戰友,亦因生病而早逝,把深深的思念留在大家的心里。
左前一黨向明、梁義明、丁重慶、李愛善,后左一不詳,左二劉躍華、馬文光、后左四不詳
八班長叫馬德江,是江蘇人。我們班里有位戰士和他是老鄉都是江蘇人,說的是揚州話或是許昌話,大多數聽不太懂,八班長是無線班長,要準確無誤的傳達陣地指揮員下達的各項指令,就要練就一口標準話,不能過多的使用江蘇揚州話、許昌話,而八班長說普通話又不太靈,于是八班長除帶領全班苦練軍事技術外,還給自己定了一條,刻苦練習普通話的規定,每天拿著常用的軍事口令、坐標數字、諸元標尺等練習,那時劉耀華同志是三排長,他很喜歡這個刻苦用功的年輕班長,在我當一班長時,經常聽到八班長傳來清晰明了的口令命令等,在歷次訓練和實彈射擊中八班均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九班長是有線班長叫權福右,這是位老黃牛式的班長,全連共識的老黃牛,有線班顧名思義與無線班是兩個兄弟班,但是有線班是全連公認最累的工作,它要在炮陣地建立初始到連首長下達目標指示時,用最快的速度從炮陣地到觀察所拉一條電話線,以便連長下達設計諸元(即方向、標尺、裝藥等),現在的炮兵都是現代化了,紅外線瞄準、計算機電腦計算,我當兵時計算兵按三角函數計算的,軍隊建設真是天壤之別。架這條線要全班戰士每人兩千米接力跑,大家一算就知道了,這可不是說著玩兒的,空身炮兩千米已很費勁兒,要是負重40來斤,你想想該如何,所以權班長每次班里訓練就是帶領全班負重長跑,一跑就是十幾二十里,竟是練就了一付好腳板兒,每次連里訓練獎評,連長總是向權班長投去關愛的眼光,這個連長的愛將之一呀。
還有兩位特殊工作的班長,在連里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一位是炊事班長許思德,許班長每天清晨四點就起床,為大家準備早餐,那時部隊吃飯很簡單,沒有幾菜一湯,基本上沒有青菜,土豆、蘿卜是當家菜,再有就是脫水菜,也不多,卷心菜凍后只剩一個芯兒了才能吃,若剝不干凈,會很苦,許班長和司務長想盡辦法改善大家的伙食,部隊雜糧、高粱米、小米很多,白面有定量,大米就更少了,只有節假日才能宰殺連中養的豬羊,要想給大家改善伙食就要多方調劑,許班長想了很多辦法,部隊干活訓練一天很累,他把蒸的好吃的雜面包子或饅頭、炒酸辣土豆絲兒、肉片炒卷心菜、熱乎乎香噴噴的小米粥給大家吃。
部隊大部分戰士是陜西同志,他為大家準備了充足的油潑辣子,在部隊我也愛上了這口兒,學著老同志的樣兒,把饅頭掰成兩半,夾上一大勺油潑辣子,又香又辣又好吃,再來上一大碗又燙又香的小米粥,真是一種軍營的美食享受,回北京后我依然時不時吃上這么一口兒,仿佛又回到了軍隊那個家里。在我的印象中許班長總是油哄哄的,每次到班中征求大家對伙食的建議時也是一身油味,我們同年退伍時,才見他著一身嶄新綠軍裝,紅領章紅五星,仿佛變了一個人,簡直是位美俊小伙,許班長你也是120的功臣。
司號員:李九清
另一位班長叫張自英,是馭手班長,我們連有幾十匹戰馬,每匹馬都有名字,大家根據戰馬的特點脾氣,分別給他們取了如小眼兒、青皮、大黑、賴皮等名字,其中有一匹馬叫三白蹄兒,這匹馬在馬場中很受優待,戰士們從來不栓它,它可在馬廄中隨便游走跑動,因為它很老實,干活兒又聽話,只要你叫它的名字,它就跑過來,司務長常帶它去新華鎮買東西,它既不怕火車吼也不怕鎮上人來人往,而且它的力氣很大,有些活兒別的馬干不來,可到它干,一下子就拉的很漂亮,三白蹄兒肌肉發達,滿身毛兒黝黑發亮。
聽老同志講,它是立過戰功的,但無從查考。那時部隊沒有電,每天幾百斤草要靠人手來一刀一刀鋤,一人入草一人鋤,身體很強的戰士也只能每人鋤幾十刀,手臂累的都抬不起來,這時張班長就組織大家搞鋤草比賽,俗話講,寸草鋤三刀,無料也上膘,鋤草比賽后,獲獎者一次鋤了一百三十多刀,是當之無愧的大力士,那時最怕的是馬吃截了,何為馬吃截了?馬不像牛羊幾個胃,可以反芻,馬不反芻,吃的急了就會在腸子中橫過來,打蔫、不吃食兒,很快就會出現危險,所以寸草要鋤三刀,這時需要立刻到團獸醫所診治。
可是獸醫所離連隊三十幾里,到時已晚了,所以張班長就帶領全班,使用老同志留下的方法 — 手掏。即將手臂洗干凈,再用酒精消毒干凈,并把指甲剪的不能有一點毛刺兒,涂上芝麻油,芝麻油不刺激馬腸子,把手臂直接伸進馬的直腸內,很快就會摸到草段或草塊,用手輕輕拿出來,這時往往手和馬糞一起噴了出來,噴得滿身滿臉都是馬糞,大家一聲大呼,齊聲笑起來。這種臟活兒都是張班長和副班長搶著干,所以戰馬養的膘肥體壯,在歷次拉練和實彈射擊中得心應手,張班長也是功臣之一。
陜西:劉久明(68年兵 一排排長)
連隊這個大家庭,每個環節都有帶頭兵,都是頂尖的好樣的,天南地北一批批戰友復員走了,但是一批批又來了,像流水一樣,但戰友之情像陳年的美酒經久醇香,這是我入伍四年來朝夕相處的幾位班長,他們都是我的良師益友。
(馬文光,1950年生于北京市,1969年入伍,部隊番號8062部隊54分隊,即55師163團120炮連,駐軍在青海省民和縣,70年末部隊移防到甘肅臨澤縣新華農場,番號改為5282部隊54分隊,70年入黨,任一排一班副班長、班長,73年退伍,入中央戲劇學院上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國話劇團工作,后組建中國國家話劇院任黨支部書記、處長、國家一級舞美設計,2010年退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