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和春天真的沒有半毛線關系吧,怎么還那么冷。“
望著窗外的漫天大雪,想到要在雪中打車、走路,還有可能滑倒,不免煩躁起來。
出租車只能停在巷口,路太窄,車開不進去,小巷盡頭便是料理店「三德六味」。撥開暖簾,移開店門,店里沒有其他客人,店主大畠亮介,副廚伊藤雄大正在做晚餐前的準備工作。大畠氏埼玉縣出生,和歌山縣料理專門學校畢業,在大阪、和歌山等地輾轉騰挪,在20出頭的年紀北上北海道,在道內老鋪料亭和酒店和食部工作,2002年,27歲的他在札幌獨立開業料理店「三德六味」,這離他從和歌山料理學校畢業還不到十年,而這十年,他工作過的城市超過5個,如果有“流浪廚師”一說,那一定是他了。
大畠亮介
“這しげ森是店主曾經修業的地方嗎?”
我指著墻上的團扇問到。
“不是的,這是京都宮川町的一間茶屋,那茶屋是訓練舞伎的地方。”
大畠不會英語,副廚伊藤的英語卻出奇流利,怕我不理解舞伎的意思,他特地從后廚找出手機,解鎖,搜了半天給我看,嗷,章子怡的《藝伎回憶錄》。
伊藤雄大
“章子怡是中國演員。”
我說到。
伊藤邊回答是,跑向后廚放回手機,回到板前仔細洗了手。
“章子怡好漂亮。”
伊藤補了一句。
河豚鰭酒
在伊藤感嘆章子怡小姐有多漂亮的時候,大畠在板前一頓操作,很快便呈上了今晚的第一道菜,文蛤、蕪菁、木芽。
湯汁呈淡乳白色,微小的粉狀顆粒散在湯中,嘗了一口,文蛤風味十足,奇鮮無比,可知這道菜的基本出汁是可稱潮汁鮮味之王的文蛤出汁。此菜準備時,先將文蛤煮出文蛤出汁備用,再將蕪菁篩成泥備用。出菜中,大畠將文蛤出汁入鍋,隨后放入蕪菁泥,最后以葛粉作勾芡,勾芡后的湯汁中蕪菁泥短時間內不會沉底,混在湯中如粉雪般飄散,漢字“霙“有飄雪之含義,在日料中,這種湯汁便有了一個專門名詞——霙汁(みぞれじる)。霙汁通常以蕪菁、蘿卜等根莖類食材做成,也是根莖類應季之時——冬季的專屬湯汁。
大畠的這道先付,湯汁用文蛤、蕪菁調理,主料亦只用文蛤、蕪菁,非常簡單但季節感、風味十足,平凡中透出不一般的調理本領。
這是一個以藁苞呈上的料理。藁苞,以稻草編織而成,在日本最初用于盛放納豆,也見于禮儀場合,以藁苞作為容器進行蒸的話,在日料里又被稱為つと蒸し。
藁苞 納豆
今日つと蒸し的食材是銀杏和干扇貝碎,北海道是日本扇貝最大產地,是當地最重要的經濟水產,曾大量出口中國。不過,大畠亮介和伊藤雄大恐怕怎么也不會想到,在我此次訪問的多年后,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暫停進口包括北海道扇貝在內的日本水產。北海道漁民大量養殖的扇貝陷入滯銷,本來的出口貨大量進入當地學校做成校園餐:
”北海道的孩子們吃扇貝真要吃吐了。“
“章子怡小姐還演過一部電影,在美國的奧斯卡也獲過獎。”
伊藤又談起了章小姐,他說的電影,當然就是名噪一時的《臥虎藏龍》,不知伊藤看《臥虎藏龍》時對電影主題曲《月光愛人》是否有印象,他也許也不會想到,那位擁有天籟之音的主唱會以自絕的方式結束她的一生。
松葉蟹真丈 舞茸 浜防風
大畠所作椀之出汁咸度稍高,北海道冬季寒冷,代表料理如味噌拉面、旭川拉面、成吉思汗口味皆重,但在北海道覓食至今,也并未遇到正式料理之出汁味重先例。
“也許只是大畠手抖調味重了罷了。”
金目鯛(千葉縣產) 象拔蚌(岡山縣產)
刺身之后,大畠和伊藤在板前搗鼓了好一會兒,呈上八寸。記得剛在日本玩日料時,哪怕是相對隨意的割烹店,要么將八寸做成前菜,要么按傳統將八寸做在中間出菜,大抵還是有的。但不過十多年,時髦的日本料理店,無論在東京,抑或在京都,寧愿在主食部分來個3種以上的選擇,也不再會有太多店有做八寸的閑心。
“八寸有什么好的?那些小菜是事先做好的,拼在一起呈上而已。什么?季節感?要什么季節感,誰還記不住今天是幾月幾號嗎?”
右下角為蜂斗菜
子持昆布
煮海螺
胡麻豆腐
鱈魚絹田卷
揭開標注季節的和紙,八寸中的料理展現在眼前。子持昆布、炸蜂斗菜、胡麻豆腐、煮海螺這幾品料理,相信稍微入門的日料愛好者便能理解其季節性,稍微需要解說的是鱈魚絹田卷。
絹田卷,一般是指將白蘿卜切成圓柱性薄片后成卷,包餡,醋漬的料理,又稱砧卷,在一些比較冷門的場合還會被稱作宮重卷(愛知縣宮重地方盛產白蘿卜)。這道菜基本都以蛋黃醋調味,大畠也是如此。
看來伊藤頗喜歡中國電影,他又聊起一部多年前在中國和日本都引起轟動的:
《非誠勿擾》。
“馮小剛先生將北海道拍得非常美,我記得就是那部電影播放后,北海道多了很多中國游客。”
“那時的日本麻生首相訪問北京時,專門拜訪了馮小剛,感謝他為北海道作的宣傳。”
伊藤出生在北海道深川市,此地雖離旭川不遠,但完全就是一個鄉下地方。
“雖然電影里并沒有拍到深川,但作為北海道人,我很高興。”
說完,伊藤去烤臺烤魚,大畠則拿出一塊鴨肉切分起來。
這是真正的、北海道產的野鴨,來自滝川。大畠不停地說著“wild”、“wild”,生怕我不知道這鴨的來歷。
和松葉蟹一樣,野鴨在日本亦是有著嚴格狩獵(捕撈)時限和方式的食材,每年的狩獵窗口不過幾個月。
大畠特地將切好的鴨肉給我看了看,笑容滿溢。
太刀(長崎產)胡麻拌菜花梗
烤魚之后便呈上了鴨料理——鴨肉治部煮。
最愛金澤的我,對這道金澤名菜再熟悉不過了。
鴨肉的上方是簾麩,金澤特產面筋,是治部煮里鴨肉的固定配菜。再上面是九條蔥,這種明星野菜在冬季占領整個日本的餐桌。
這是一道需要對鴨肉進行裹粉的料理,想到傳統料理中的裹粉,日料廚師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葛粉。但如果在在這道菜里用葛粉,會使得肉變硬且鴨肉如裹一層塑料袋般的渾濁,故傳統做法用的是小麥粉和片栗粉。敲黑板來了,這也是傳統日料菜式中不多的,相對便宜的小麥粉、片栗粉比葛粉更適用的場合之一。
鱈魚白子春卷
一整晚不過三組客人,除我以外都是大畠的熟客,小店不過大畠和伊藤兩人,沒有見到外場。按照我的口味,這里的料理性價比拔群,平凡中見真章,但按照現在小紅書及Tabe的審美,這里的料理只是“平平無奇”,雖然,如果你對日本料理稍有研究,這里幾乎每道菜都能析出亮點,但缺乏表演性的板前,以及沒有新奇的INS菜式,讓這家沒有成為網紅的可能。小店雖掛著米其林一星的榮譽,但據伊藤所言外國客人寥寥,更別說曾有中國人到訪了。
櫻餅
“曾聽說章子怡小姐去過東京出席活動,但恐怕是見不到的。”伊藤雄大笑中仍有一絲靦腆。他從小到大幾乎沒有出過北海道,章小姐的粉絲遠至于此,讓我也覺得意外。在日本吃了那多頓飯,從沒想過鄉下廚師、章子怡和札幌能聯系在一起。數年過后,如今伊藤已離開小店,在北海道度假勝地的一家旅館成為廚師長,從他的FB、INS看,如今兒女雙全,但還是整天鉆研料理。不知他還是否記得,數年前在札幌,那個倒春寒的立春夜晚,一個來自章子怡國家的人和他聊天,也不知道他是否還保存著,自己對偶像淳樸的喜愛。
三徳六味
090-1380-2131
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區南4條西23丁目1-36
アーバン裏參道 1F
??
附上上次做的知乎Live的鏈接
《如何在日本體驗米其林餐廳》
依舊可以進入聽我的演講內容
https://www.zhihu.com/lives/76155128042124083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