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番紅花市政大廳”恐襲案的死亡人數已經上升至143人,然而,我們在為死難者祈禱的時刻,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位烏克蘭政治學者最近聲稱莫斯科恐怖襲擊僅僅是一個開端,接下來將有更多恐怖襲擊會“席卷某種程度上支持俄羅斯的國家”。他特別關注的三個國家是中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這個消息讓人不寒而栗,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恐慌和擔憂。
俄新社援引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的話稱,在審訊被捕的恐怖分子之后,綜合判斷“伊斯蘭國”不是幕后黑手,烏克蘭才是。據稱烏克蘭情報機構為恐怖襲擊提供了支持,并計劃在恐怖分子逃入烏克蘭境內后對其提供庇護。面對俄羅斯的指控,烏克蘭不是自證清白,反而開始威脅其他國家支持自己。
在烏克蘭的這名學者的意識當中,認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是“支持烏克蘭”的,可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卻是兩個意外。雖然它們都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但匈牙利一直以來都持有與歐洲主流不同的觀點,多次公開反對與俄羅斯對立,也反對北約深入干預俄烏沖突。而斯洛伐克最近也開始改變對烏克蘭的支持態度,指責西方國家阻礙俄烏談判,認為西方試圖通過烏克蘭來削弱俄羅斯的戰略已經失敗。因此,可以理解烏克蘭對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持有的態度,“親烏不絕對,就是絕對不親烏”。
再來看看我們國家,我們一直是在勸導雙方談判解決問題,當事雙方卻置若罔聞,甚至在對待斡旋俄烏沖突的中國特使時,烏克蘭高級官員都用惡毒的語言來辱罵中方代表,這種行為實在是自降國格。此次,更是公開的“威脅”我們,是否印證了俄方此前的觀點,即烏克蘭才是莫斯科恐怖襲擊的幕后黑手。這種“聽話”的行為背后是否隱藏了更大的利益?這些疑問令人不安,讓人聯想到更加恐怖的可能性。
不和我站在一起就是我的敵人,這是一種強盜邏輯。不和我站在一起就襲擊你,這是最下作的手段。
把不同意見的人視為敵人只會導致沖突和矛盾的加劇,這對社會和諧和穩定是不利的。我們應該學會接納不同的聲音,尊重他人的立場,嘗試尋找共同利益,并以合作的態度解決問題。
而用襲擊來威脅那些不同意見的人更是極端和不負責任的行為。這種行為不僅違背了基本的道德規范,也是對個體自由和權利的侵犯。我們應該以和平、理性和寬容的態度面對不同意見,而不是以暴力或威脅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因此,我們應該摒棄強盜邏輯和最下作的手段,而是以包容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不同意見的人,尋求相互理解和共贏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和諧、穩定而又充滿活力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