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黃婉秋曾以《劉三姐》一角成為全國的女神,備受尊敬。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她于今年3月因病離世,享年80歲。
失去共度風雨幾十載的伴侶,丈夫何有才陷入深深悲痛中。“劉三姐”這一經典角色,在無數人的心中都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
如今她病逝還不到一年,她的丈夫何有才該如何度過這悲傷的日子呢?
《劉三姐》
1961年的秋天,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導演蘇里帶領劇組來到了廣西,準備將這里流傳已久的劉三姐傳說搬上銀幕。
為了創作出真實立體的人物形象,蘇里選擇親身深入廣西的農村和礦山開展長達8個月的采風生活。
他帶領劇組訪談當地民眾,傾聽他們講述有關劉三姐的種種動人故事。蘇里將這些親身經歷融入劇本,與本地作家喬羽合作編劇。
為了更好的了解劉三姐,他們反復推敲修改村民提供的內容,經過總結,30萬字的初稿展現在他們面前。
同時,這部電影也受到了當地領導的高度重視,各地劇團都積極尋找與劉三姐相關的作品,成百名畫家根據描述畫出自己心目中劉三姐的模樣,以便電影制作方參考。
經過重重篩選后,廣西歌舞團的當名演員傅錦華獲得了飾演劉三姐的機會,她十分慶幸自己能有這個機會。
然而,就在劇組如火如荼的拍攝時,出品方認為傅錦華的表演還達不到標準,轉到唱歌鏡頭時她的嘴型不上鏡。
蘇里導演也左右為難,無奈只能將黃婉秋替換傅錦華出演主角劉三姐。
對傅錦華來說,這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多年后她仍對這個決定感到遺憾。而對剛滿18歲的黃婉秋來說,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一個來自普通家庭的桂林姑娘,獲得了出演主角的機會,同時也肩負起來自劇組和觀眾的巨大期待。
拍攝之初,黃婉秋面臨諸多困難。她必須與資深演員對戲,而自己從未擔任過主角,完全沒有影視作品拍攝的經驗。再加上接替之前演員的突然變故,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此外,蘇里嚴厲的要求和急躁的脾氣,也讓黃婉秋手足無措。一次次的拍攝,都不符合導演的預期,他一言不發,黃婉秋努力調整狀態,再一次表演。
為了不辜負所有人的期望,黃婉秋開始反復揣摩自己的角色。
每天夜深人靜時,她會在腦海里反復演繹人物內心的各種情緒變化。白天拍攝時,她會細細觀察蘇里的每個表情和動作,從中汲取經驗。
了解的多了,再加上黃婉秋的練習,很快就融入到了角色中,將劉三姐飾演的惟妙惟肖。
在這部影視的拍攝中,蘇里導演也付出了很多努力,當時廣西漓江的氣溫高達40℃,蘇里導演為了救工作人員意外燙傷了自己的腿,即便如此,他只休息了一天就在此投入拍攝。
像他這樣視工作如生命的精神,感染并鼓舞著每一個劇組成員。黃婉秋明白自己肩負的不僅是對這個角色的責任,更是對整個創作團隊的責任。
在連續數十個鏡頭的拍攝中,她全身心投入,忘我工作。
40多天后,在團隊的努力下,《劉三姐》如期拍攝完成。這不影視一上映,19歲的黃婉秋憑借劉三姐一戰成名,轟動了國內外,被譽為“民族影后”。
那個正氣凜然的武林女俠,永遠活在我們心里
1963年,17歲的黃婉秋以備受好評的電影《劉三姐》一舉成名。她生動演繹了正氣凜然、為民除害的武林女俠劉三姐,深受觀眾喜愛。
那一年,來自各地的愛慕者紛紛向黃婉秋表白,但她禮貌地拒絕了所有傾訴。
然而,好景不長。時局變遷,這部電影被定為“問題影片”,黃婉秋也因此無辜受累,成為眾矢之的。
當時,黃婉秋被加上很多罪名,每次出門都被辱罵和毆打,頭發也被剃成陰陽頭,脖子上海掛著破舊的鞋子,種種殘酷的行為讓不成年的黃婉秋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一度想就這樣離去。
然而,就在黃婉秋感到絕望時,一位年輕演員從廣西站出來,不顧重重壓力,伸出援手。這位演員就是比黃婉秋年輕6歲的何有才。
每當黃婉秋再次被拉出去進行公開的批斗會時,何有才總是不顧自己安危,沖上前去與黃婉秋并肩同行,用身體力行地保護她,然而每次他都會因此而被打得遍體鱗傷,渾身青一塊紫一塊,但從未產生過任何退縮或逃避的念頭。
一次最嚴重的批斗會上,監督者竟然用粗大的鐵管毆打黃婉秋,何有才眼看黃婉秋身軀嬌小,根本抵擋不住如此暴力,于是立刻伸手用自己的手臂擋下了這一擊,結果左手被擊打斷骨。
心疼黃婉秋的何有才還把自己微薄的津貼攢下來,買些水果給她補充營養恢復身體。
正值人人自危,敢于挺身而出伸張正義的人寥寥無幾,何有才這種似水般溫柔內斂卻又極具勇氣與正義感的行為,給予了當時傷痕累累內心十分脆弱的黃婉秋巨大的精神慰藉。
漸漸令她對何有才由最初的不以為然轉變為欽佩,進而對他的真誠善良產生了愛意。
1972年,經歷過生死與共的磨難后,黃婉秋與何有才在桂林舉行了簡樸的婚禮,結為了夫妻。
盡管兩人背景復雜,但新婚后沒有獲得單位分配的新房,只能住在何有才父親狹小的屋內。
在公公的悉心照料下,小兩口開始了簡單而溫馨的新生活,一點一點打理起了家務。
隨后,他們的孩子也陸續出生,一個小家庭就此漸漸齊整,他們在打理家庭和撫育孩子中也得到了無比的快樂,這個原本不被看好的小家也變成了一個充滿歡聲笑語和溫馨的幸福港灣。
因為受牽連,他們二人被迫去農村就接受勞動改造,黃婉秋心里愧疚他的丈夫由于她也受牽連,但視如己出的何有才表示這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時過境遷,1978年,在政治形勢緩和后,《劉三姐》重新解禁,在中央電視臺全國播出,再次轟動全國,其中黃婉秋扮演的劉三姐更是再次成為廣大觀眾心目中最動人的人物之一。
盡管如此,但因電影背景敏感,黃婉秋直到六年后,1984年才終于完全恢復名譽,各方面的待遇也逐漸回歸正常。
在這漫長的等待過程中,始終默默支持鼓勵黃婉秋的就是她的丈夫何有才。
為了讓黃婉秋可以無后顧之憂地重返藝術舞臺發光發熱,他毅然決定放棄自己的工作,全職在家承擔起了照顧老人和孩子的重任。
盡管外界并不看好他們這個女強男弱的家庭,但是何有才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因為這二十年經歷的風風雨雨早已經讓他們明白金錢是遠遠不能衡量他們的感情的。
在丈夫的默默支持下,黃婉秋的事業蒸蒸日上,子女在父母的呵護下茁壯成長,事業有成。
每逢節日,一家人團聚,共敘往昔艱辛,感嘆時光飛逝。黃婉秋和何有才攜手白頭,兒孫繞膝,家庭和諧美滿。
他們的不屈愛情已成為桂林當地廣為傳頌的佳話。
2017年,74歲的黃婉秋實現了她最大的夢想,登上春晚舞臺,而她的丈夫還始終如一的支持她所做的決定。
何有才:用堅定信念守護愛妻留下的點點滴滴
何有才和妻子黃婉秋本享幸福美滿生活,相濡以沫,但2022年,他們的兒子英年早逝,帶來沉重悲痛。
何有才竭盡所能地安慰妻子,但黃婉秋早前已確診患上肺癌,兒子的離世令她痛苦不堪。黃婉秋的病情日益嚴重,終于在2023年離世,離開了何有才。
作為丈夫,何有才陷入極度悲痛。多年來,黃婉秋一直是他生活的堅實支柱,她的離去無疑給何有才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何有才深深思念著妻子,因為家中每一個角落都留有她生前的印記:她最愛的花瓶,她的書桌,她收藏的老照片,都讓何有才回憶起她的喜好和生活點滴。
每當夜深人靜時,何有才會獨自坐在窗前,仰望繁星點點的夜空,輕聲地向愛妻訴說思念之情。他會回想起與妻子的初識、戀愛、結婚,以及后來一起撫養孩子、共同戰勝困難的點點滴滴。
曾幾何時,家中充滿了歡聲笑語,妻子的溫柔和睿智支持著這個家。雖然妻子已逝,但何有才堅定地相信,她的精神會常伴左右。
為了紀念愛妻,何有才經過深思熟慮,決定用實際行動傳承她的遺愿。他會帶孫女們重游兩人曾去過的地方,讓她們親身感受奶奶的點點滴滴。
他也會一五一十地向孫女們講述自己與黃婉秋的故事,把這份記憶深深印在年輕人的心中。何有才還打算整理妻子生前的信件、日記等物品,編輯出版成書,以此緬懷妻子銘心刻骨的一生。
何有才深知,妻子黃婉秋一生崇尚“劉三姐精神”,她勤儉持家、知書達理、孝順公婆,是一個傳統優秀妻子的典范。
因此何有才矢志用自己的努力守護這份精神遺產,讓妻子的美好品質得以流傳。
每當想起妻子,何有才定會再度堅定自己的信念,以實際行動守望她留下的點點印記。妻子雖已逝世,但她的精神永遠活在何有才和子孫后代的心中。
筆者認為
流年似水,歲月如梭,黃婉秋老矣。
她一生飽受坎坷,曾幾許巔峰,也歷經低谷,始終不改的,是那份對“劉三姐”的深情。
她將情懷融入角色,用一生演繹那份精神。哪怕臨終,還不忘叮囑愛侶珍重。
她是人民藝術家,無可置疑。若所有藝人均能如她般專心致志于藝術,少些浮夸作態,那演藝界定能煥然一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