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凌晨5點半,南沙瀝心沙大橋被的貨船撞倒,一時間網絡上議論紛紛,指責是豆腐渣工程。
心情可以理解,畢竟誰也沒做過橋,誰也不懂橋梁規范是怎樣的,反正就是倒了嘛!噴豆腐渣工程絕對沒錯的。
是不是豆腐渣我沒法確定,不過我感興趣的是,在善后方面中美的差異,也許更能說明一些問題。
2月22日當發生撞橋事故后,很快就對攔車救人的5名英雄進行了全城查找,4天后,26日全部找到,也得到了資金獎勵。
由于瀝心沙大橋不僅用于車輛通行,還有供水供電的功能,這次撞斷后,影響整個島民的生活,但僅僅48小時就恢復了供水。
3月3日,在橋梁被撞毀10天后,重新修了一座可以通車的臨時橋梁。這就是基建狂魔的力量。
讓我們再看看巴爾的摩大橋被撞毀后的情景。
據北京日報報道,3月26日凌晨被撞毀時,橋面上還有拉美裔工人正在維護,但這家維護公司自2018年以來已有至少7次違反安全規定的作業。
據美國《國會山報》網站報道,拜登提議由聯邦政府將承擔重建大橋的費用,獲得了民主黨人的支持,但卻受到了共和黨人的反對。看到了吧,在事關人民安全、經濟建設的根本問題上,兩黨不去做事,卻在吵架。大概這就是民主的樣子吧 !
眾議院表示將在4月中旬討論這個問題。目前還不清楚重建這座大橋需要多少錢,有估計認為這個數字高達20億美元。
是不是20億美元先不說,這是個專業問題,但4月中旬再討論,什么時候才能出結果呢 ?建設也需要時間吧,
當然,巴爾的摩大橋是一座跨海橋,修復難度、資金費用都不是瀝心沙大橋可比的,但對比之下能清晰的發現中國與美國的區別。
當災難來臨時,哪個政府最有執行力,哪個更以民生為主,哪個基建速度更快。 相信大家已經能看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