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書名,有點容易誤導人,直接從書名上來看,我認為他講述的是大自然的一切,包括了各種動物。但實際上,這本書和旅游有關,在閱讀完畢之后,我甚至覺得可以把它當作一本旅游筆記。
“身為旅行者,我的世界是遙遠而又野性的。”從這句話上不難看出,這本旅游筆記,去的地方一定不是大規模的現代化城市,因為在現代化城市里,我們找不到任何的野性標志——現代化城市留給我們的永遠只有冰冷的鋼筋水泥土。
我是帶著疑惑去閱讀《美麗、遙遠又野性》這本書的,因為我不知道在這本書里我能夠看到什么讓我覺得耳目一新的存在。閱讀完畢之后,我對旅游的熱愛又燃燒了起來,因為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那些我曾經向往但卻一直無法到達的旅途之地。
旅游是個很危險的事情,這是我在這本《美麗、遙遠又野性》里面獲得的信息。準確的來說,是我們選擇的旅游地點給了我們不同的旅游體驗,如果去的地方是相對沒那么安全的,那么這一趟的旅行就是危險的。
比如現在這個時期,如果旅游去了打仗的地方,旅游之旅必定危險重重。再比如,去了那些相對不安全的地域,也有可能對我們的人身造成威脅,畢竟在網絡發達的時代里,我們總能看到那些因為旅游而陷入危險的存在。
還有一種危險是無法避免的危險,那就是自身的身體問題導致的結果。當我在這本《美麗、遙遠又野性》里面看著作者,病倒在異國他鄉無法得到醫治的時候,我的內心也開始彷徨——如果我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我能不能夠堅持到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就醫呢?
旅行的意義是什么?每個人可能都擁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為了旅行而去旅行,上車睡覺下車拍照,人們說去哪就去哪;有的人為了了解不同的風土人情,到了不同的旅行地都會去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有的人只是為了放松一下,見見不同的風景,看看不同的人……
對于旅行,我并未曾有太多的期待,但是如果可以,我想去的地方可能更傾向于有歷史文化的地方,國內比如西安,國外比如埃及。在《美麗、遙遠又野性》這本書里,我就看到了埃及之旅的文字,但同時也看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人做出的不同選擇。
簡單來說,因為旅游的發展,世界各地著名的打卡圣地都已經成為了賺錢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旅行絕對沒有問題,但是對應的也要注意自己的荷包安全!比如,看到著名的旅游景點前面圍滿了人,那就繞道而行吧,畢竟自己的荷包比參觀旅游景點更重要。
在《美麗、遙遠又野性》里面,有這樣一個章節,叫作——成為另一個人。看完之后我發現,這就類似于我所說的見見不同的風景,看看不同的人的那種旅行方式。因為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也不是自己熟悉的一切,所以自己可以拋開所有的桎梏,去改變一下自己。
但是吧,如果真的想改變,還是得看自己的選擇,畢竟旅行的時間是短暫的,少則兩三天,最多個把月,自己還是要變回自己原本的模樣,回到屬于自己的城市,過著自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所以真的想改變,還是得自己尊重自己的選擇。
總的來說,旅行是有意義的,只不過最終意義的結果在于我們自己做出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抉擇。如果只是走一走看一看,自己的生長城市里那么多沒有去過的地方,去一趟走一走也是相同的結果,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