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舅姥爺
作者:劉金范
少年時,我崇拜英雄。一天,我在家整理櫥拒,找到一張烈士證書一一志愿軍烈士:宋同順。我問姥姥,你認識宋同順嗎?姥姥深情地說:他是我弟弟,一晃離開二十多年了……我看到姥姥的眼睛濕潤了,眼眶里溢滿了淚水。姥姥的手不斷地摩挲著那泛黃的姓名。我問姥姥,你哭了?姥姥伸出拇指擦去眼角的淚,說了聲:他是英雄,是你們的舅姥爺。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新民胡同東口,資料圖片?!?/p>
我聽姥姥說,早年舅姥爺經常帶幾個人去姥姥家的小酒館,趕上吃飯時,他們不喝酒,只是扒拉一兩碗飯,就去姥姥家的小閣樓上休息。有一天掌燈時,姥姥喚他們吃飯,走到樓梯口,忽聽樓上人說:為長春的解放,我們要多做些周密的部署。姥姥雖目不識丁,可是聰明,等他們下樓來,姥姥裝做啥也沒發生似的。姥姥知道不穿軍裝的舅姥爺和那幾位朋友是做秘不可宣的大事的。
【西四馬路永振胡同口迪群齒科舊址建筑,渡橋新浪博客圖片?!?/p>
姥姥說,一天小酒館里發生過這樣的事:你舅姥爺和他領來的朋友在小閣樓上開會,中午時我忙著招待客人。小酒館進來兩個陌生人,其中一個戴著禮帽和墨鏡,兩人要了四個小菜、一壺酒。姥姥送菜時,看見那個戴禮帽的低下頭、撅著腚,去撿掉在桌子底下的墨鏡。從那人沒有衣服遮擋的褲腰處,看到一把黑森森的手槍。那人拾起眼鏡,摸了下腰間的手槍。這時的姥姥,異常擔憂小閣樓上的舅老爺,她心在嘀咕著,你們可別下樓啊。姥姥急中生智,想了一個小妙招,她把鍋里的油燒開,故意不把切好的肉放進去,引起鍋里油冒煙,油煙嗆的那兩人擦眼睛,捂鼻子。等到鍋里竄起火苗,姥姥趁滿屋的客人慌亂之際,抽身去了后屋樓梯口,沖樓上說,別下樓!火滅后,那兩人無心再吃飯,和七八個客人怏怏不樂地走出了姥姥家的小酒館。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新民胡同內,老人河拍攝,鳴謝?!?/p>
姥姥說:你舅姥爺做地下黨,我天天擔心他。長春解放頭一年,有一天,我剛落下窗板,就看見經常和你舅老爺在一起的那幾個人推門進來,跟我說:大姐,這陣子我們不過來了。姥姥忙問,為什么?不等他們開口說話,姥姥立馬意識到出事了。姥姥說:我弟弟呢?那幾個告訴她,舅老爺被國民黨特務關押在長春軍統督察處。
【新民胡同東口,老路牌,資料圖片?!?/p>
姥姥見多識廣,心胸豁達,仁慈善良,朋友也多。她找到能幫上忙的人,先摸清底細。再托好人,送上錢,剛抓進來的舅老爺不幾天就被無罪釋放了。
姥姥說:你舅姥爺出獄后,不久回到山東老家了。這一去,直到長春解放,姥姥再也沒見到他。后來抗美援朝勝利了,當地政府派人到姥姥家送來烈士證,姥姥才知自己的弟弟,參加了志愿軍,犧牲在朝鮮了。
【新民北胡同,新民浴池舊影,資料圖片?!?/p>
時光荏苒,歲月不居。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日子里,我去長春市朝陽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找到塵封了七十年的姥姥弟弟——我的舅姥爺犧牲的烈士檔案。我眼望天空,對天堂中的姥姥說:你弟弟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6軍、76師一名戰士,于1951年8月在一次戰斗中英勇犧牲。他被安葬在他的家鄉一一山東省濰紡市寒亭區烈士陵園。
【新民胡同,回寶珍餃子館,資料圖片?!?/p>
作者簡介:劉金范,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
擅于散文、散文詩和古體詩寫作。有多篇作品發表在省市報刊、雜志、省級廣播電臺。2016年至2019年,連續多次榮獲《吉林日報》副刊“東北風”榮譽作者稱號。
散文《不老的柳樹》被吉林省作家協會選入吉林文學作品選年冊。
散文集《暗送幽香》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分別由國家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等各大圖書館珍藏館上架。
(本文原載吉林省作家協會主辦《文風》2020年第4期,作者劉金范)
(編者注:姥姥家小酒館位于新市場永振胡同內。配圖為英雄故事發生地后來的景象。)
【和平胡同-春發盛】編發長春歷史文化圖文,歡迎閱讀轉發。【胡同長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