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 王緒松 胡偉 魏新晟 陳鵬飛 梁詠琪
一陣溫暖的春風,吹動一座風箏的城。用一根琴瑟的線,繞一只翱翔的鳶。不僅是央視春晚《上春山》的溫情描繪,山東春晚的一曲《線》更將濰坊人民對風箏的深深眷戀娓娓道來。
“百匠之祖”魯班與濰坊“風箏”亦有不解之緣。在墨翟以木頭制成木鳥后,是魯班用竹子,改進了墨翟的風箏材質。《墨子魯問》篇記載:“魯班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而不下”,就是傳說這種像喜鵲形狀的飛行器,可以在天上,連續飛三天。在《渚公舊事》里面記載:“魯班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意思就是說魯班造木鳶不是為了玩耍而是飛到宋國刺探軍情的。
更多的能工巧匠如今在“國際風箏都”大放異彩。“國際風箏工藝大師”楊紅衛、“高超扎彩匠”李松、“工藝美術名人”丁傳慶、“大型風箏展覽創始人”王永訓······“只要有線牽連,都可以飛上天”,在林林總總,琳瑯滿目的風箏背后,凝聚著這些工匠大師們含辛茹苦的努力和鍥而不舍的探索,凝結著創作者的藝術才華和匠意、情感與智慧。
濰坊風箏文化的厚重底蘊涵育著現代產業新動能。據統計,濰坊市現在已有風箏產業市場主體700多家,從業人員近3萬人,產品市場份額占國內80%以上,“小風箏”在走出國門后占據了國際市場85%以上的份額。風箏已成為濰坊靚麗的城市名片,更成為了這座城市向世界展示文化魅力的獨特窗口。
上春山,紙鳶情,又逢一年好風景。景芝芝香·第41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暨2024濰坊風箏嘉年華將于4月19日晚在濰坊奧體公園體育場舉辦開幕式及文藝演出,4月20日至21日將在世界風箏公園舉行世界風箏錦標賽、濰坊風箏大賽、萬人風箏放飛等活動;節會期間還將分別在濰坊浮煙山風箏文化旅游基地、濱海國際風箏放飛場安排符合場地條件的風箏賽事和放飛活動。
四十年篤行不怠,四十年風華正茂。濰坊國際風箏會,如約而至!每到此刻,“世界風箏都”濰坊都讓人們分外期待。來吧,在結交四海賓朋的大舞臺上,放松心情,放飛紙鳶,回歸自然,以和平之愛擁抱世界。
策劃:王緒松 高增光
編導:胡偉
旁白:魏新晟
翻譯:王曉瑩
譯審:李隨
攝剪:胡偉 魏新晟 陳鵬飛 梁詠琪
來源:山東商報·速豹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