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巍然王都
此展廳從陶器、金器、玉器、青銅器等不同材質的文物,展現三星堆文化的歷史和文明高度。
三星堆遺址從新石器晚期已經成為中心聚落,到商早期出現城墻和大型建筑,到商中期,城址面積達到3.6平方公里。高度發達的手工業技術,復雜的社會結構,成熟的祭祀體系,彰顯其統治中心、宗教中心,經濟中心的獨特地位,是古蜀國的都邑所在。
整體看古蜀地區的文化發展脈絡是寶墩文化(約2300B.C.~1600B.C.)→三星堆文化(1600B.C.~1000B.C.)→十二橋文化(1100B.C.~700B.C.)→晚期巴蜀文化(316B.C.司馬錯伐蜀,巴蜀并入秦國)。
關于三星堆文化的區段劃分以及年代,意見尚不統一,展廳展板中把寶墩文化視為三星堆遺址一期文化。
不管學者如何劃分,我們在展廳中看到的令人目眩神迷的金玉青銅器,基本都出土于8個器物掩埋坑,年代為商晚期。
三星堆文化各類器物的基本特征如下:
1、陶器
主要的生產工具是小型的磨制石器,以斧、錛、鑿、紡輪數量最多,生活用具的陶器以夾砂褐陶為主,素面居多,紋飾以繩紋為主,另有弦紋、網紋、劃紋、蓖紋等。器型以小平底器和高柄器為主,包括小平底罐、高柄豆、鳥頭把勺,袋足封口盉等。
2、青銅器
三星堆青銅器數量巨大,器型豐富,從功能看主要是宗教禮儀用器,極少實用器。
從器型上看,可分為兩大類:
一是青銅禮器,以尊和罍léi為代表。
二是青銅塑像群,也是三星堆文化中最令人矚目的器物。孫華先生把其分四種:
①人物形象。比例最大,如青銅大立人、人頭像等。三星堆的人像造型非常程式化,三段式長臉,寬眉巨目,寬扁的嘴角上翹,神秘的微笑,身軀瘦長,雙手粗巨。
青銅大立人(禁出文物)高262厘米,人像高180厘米,是同時期全世界體量最大的一座人物雕像,分底座和人像兩部分,內部是中空的。其身份學界普遍認為是古蜀國集神、巫、王為一身的領袖人物。
②動物形象(包括虛幻動物)。龍蛇鳥虎等。
③植物形象。如1號神樹(禁出文物)、小型神樹。
④組合銅像。如銅神壇。
3、金器
三星堆遺址的1、2號器物坑共出土了65件金器,主要器型有金面罩、金杖(禁出文物)、金箔裝飾等。
金杖(禁出文物)長142厘米,寬4厘米,高2厘米,1986年1號坑出土。為金條捶打成金皮后,包裹在木杖上,出土時木芯已經炭化,僅存金。金杖紋飾有巫師頭像、鳥和魚,鳥的頸部和魚的頭部疊壓著一支箭。金杖是權力的象征。
4、玉器
三星堆出土的玉器上千件,主要可分為禮器、工具和飾件三大類。
祭祀禮器為主,有璋、圭(戈)、壁、琮。
玉石圭數量較多,形態多樣。
從手持璋的小銅人像看,玉璋在三星堆文化中地位很重要。祭山圖玉璋是禁出文物。
玉璧中有領壁較有特色。
玉琮少見,有神樹紋玉琮。
玉石工具一般為通體磨光的小型石器,以斧、錛、鑿為代表,一些制作精美的可能不是實用工具,而是禮儀性質的禮器。
飾件主要是玉石珠。
本文圖片為“巍然王都”展廳中的文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