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肺結節離肺癌有多遠?”
“哪種肺結節最危險?”
“發現癌癥為什么不馬上手術?萬一腫瘤轉移了怎么辦?”
“醫生,兩側高危肺結節為什么不能一次切除,而是要進兩次手術室?”
李明是江蘇省腫瘤醫院胸外科的主任醫師,在他的專家門診,經常面對各種各樣的肺結節患者,焦慮地提出各種問題。不少被診斷為肺結節的患者,都迫切地想一切了之。那么,遇到肺結節究竟該怎么辦?出現結節后是否需要立即切除?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聽聽專家的答案。
肺結節離肺癌有多遠?哪種肺結節最危險?
“肺結節離肺癌有多遠?”這是李明門診時聽到最多的問題。隨著胸部CT體檢的普及,肺結節患者越來越多,很多人看到結節兩字就陷入了焦慮,誤以為結節是肺癌。李明表示,小于5mm的結節大都是安全的,臨床上通常九成以上的肺結節是良性的,只有不到一成的患者被確診為肺癌。
一般來說,結節越大,危險性越高。小于5mm的結節通常都是安全的。大于1cm的結節風險相對較高。
按照密度的不同,肺結節可分為磨玻璃結節、混合結節、實性結節三種。很多人認為磨玻璃結節最危險的,其實不然,純磨玻璃結節通常小于8mm,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實性結節也多為良性。而混合結節惡性率高達60%,特別是結節中存在空泡、毛刺等現象,大都為惡性,需要及時干預。
定期隨訪一般多久一次?
CT查出肺結節,診斷報告上都會建議定期隨訪,這是什么意思呢?李明表示,隨訪是指定期做胸部CT檢查。醫生會根據結節的情況確定隨訪的頻率,通常來說,高危的結節3個月查一次,中危的6個月一次;5mm以下的結節,1年體檢一次就可以了。當然患者如果出現咳嗽、咳血,胸痛等不適癥狀要及時就診。
發現原位癌為什么只觀察不手術?
張女士有多個肺結節,其中一個被診斷為原位癌已經兩年,李明建議她密切隨訪,暫時不需手術。張女士卻一直擔心,也很疑惑為什么不盡早一切了之?李明為她解釋到:“從影像上看,你的腫瘤長得很慢,隨訪近兩年無明顯變化,且腫瘤中心沒有血管,因此不必擔心腫瘤細胞脫落而轉移的情況,過早手術反而會造成肺部損傷。此外,你的肺部可能會長出新的小結節,多次手術也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因此不建議手術切除,但一定要按照醫囑密切隨訪,腫瘤一旦出現進展要立即進行手術。”
發現微浸潤癌為啥還要等等再手術?
周女士(化名)2020年在外院接受CT檢查時發現肺結節,醫生一直叮囑隨訪觀察。2023年底在李明主任處復查,發現肺部結節有進展,初步考慮為微浸潤癌,鑒于周女士目前身體比較虛弱,李明主任建議她先調養身體,等身體狀態轉好再來手術。周女士和家人都特別擔心等下去腫瘤會快速進展。李明告訴周女士,距離結節進展為浸潤癌還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密切觀察即可,不會影響病情,建議等到身體狀況恢復、工作壓力減輕時再進行手術。
兩側都有肺結節能一次切掉嗎?
陳女士兩側肺都發現高危結節,她希望能一次手術切除,免得挨兩刀。李明卻認為不能一起切,他認為兩側肺如同飛機的兩個發動機,至少保持一側正常才能維持機器的運轉。兩側肺如果同時手術,會增加手術風險和患者手術期的痛苦,創傷過大也會影響術后生活質量。
李主任表示,醫生在考慮治療方案時,不僅要根治腫瘤,更要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的功能。特別是像陳女士一樣的早期肺癌患者,術后基本能治愈,選擇治療方案時要考慮到患者未來的生活,努力減少手術的不良影響。因此,醫生通常會根據結節的危險程度分次手術,等一側肺康復后,再考慮另一側肺的手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