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85
作者:觀察君
校稿:程程 / 編輯:致知
雷軍做夢都沒想到,和華為的競爭從手機圈擴展到了汽車圈。近日,華為智界S7截胡小米SU7的消息登上熱搜,只要是小米SU7汽車的鎖單用戶,如果選擇退訂小米汽車,轉而購買智界S7可立減5000元。也就是說,智界給小米SU7退單車主報銷這5000元違約損失。和小米SU7處于同一市場定位,華為智界S7來勢洶洶。高端的商戰往往就是這么樸實無華。在手機圈跟華為纏斗了十幾年,沒想到到了汽車圈,還要被華為打。而雷軍的回應卻出人意料。
4月22日,一則關于華為智界S7截胡小米汽車的消息登上熱搜。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日,華為不少門店推出一個專門針對小米SU7鎖單用戶的優惠政策:小米SU7鎖單用戶購買智界S7,可以在車價上抵扣小米SU7不可退的5000元定金。
根據紅星資本局的報道,一家位于成都的華為授權體驗店工作人員在回復時表示,小米SU7鎖單用戶,購買智界任意一款車型,在付完尾款后,可以從總價中抵扣因小米SU7退單違約造成的5000元損失。不光是成都,全國的鴻蒙智行簽約門店,用戶都可以申請這一補貼政策。
而且,這一補貼政策將持續到5月份。這項“針對性”特別明顯的政策,明顯是要從小米SU7的排隊隊伍中搶人。而這個“定向優惠”與智界其他基礎性優惠政策不沖突。
這不就是瞄準了小米SU7的產能弱勢,使勁往傷口上撒鹽嗎?
提起智界S7,可能遠遠沒有小米SU7的知名度高,但是提起智界S7的廠商,那名頭可比小米大多了。智界S7是華為智選與奇瑞汽車合作品牌智界的首款車型,是國內最大的汽車智能化供應商華為,和老牌國產汽車品牌奇瑞強強聯合的產物。
從產品定位上講,智界S7簡直就是華為“對口”為小米打造的一個競爭對手。智慧轎跑、價格24.98萬起、代客泊車、4月份開始預定等等這些主打賣點,不說和小米SU7有點相似,簡直就是一模一樣。這就是走小米的路,讓SU7無路可走。
雷軍萬萬沒想到,在手機圈被華為擠壓就算了,好不容易跨界造車,又被華為跨界追殺。不僅復制出來一個跟小米SU7類似的強大競品,還在銷售環節挖墻腳。這誰受得了?
然而,4月22日,雷軍在個人微博發文表示,小米SU7的產能正在爬坡,但是如果用戶實在著急,智界S7等其他品牌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看到沒,這就是格局,不管是“強顏歡笑”還是“打腫臉充胖子”,至少,雷軍的回應顯示了一個企業家應該有的胸懷。雷總這條微博下面,網友一致稱贊:“雷總格局拉滿了!”
自從跨界造車之后,雷軍整個人把姿態放的不能再低了。對于各方的批評是虛心接受,對于友商的競爭也是一笑了之。
就在十幾天前,雷軍微博還轉發了華為終端的官方微博,祝智界S7大賣。
前幾天,余承東和雷軍關于是否使用手機支架來了一場華山論劍。不管大家需不需要額外手機支架,實際上,雷軍已經贏了。
高端的商戰往往就是這么樸實無華,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打蛇打七寸,小米SU7現在最大的硬傷就是產能。
盡管近期很多小米SU7車主反映,提車速度比預計的快了將近半個月。但根據雷軍發布的消息,截至4月20日,小米SU7的訂單已經超過7萬輛,這個訂單量大大好于行業預期。但也給小米帶來了巨大的產能壓力,6-8個月的排隊等待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對于這事,很多網友也表示擔憂,認為這種行為相當于中國自主品牌之間的內耗,可能涉及不正當競爭。
智界S7截胡小米SU7這件事,讓觀察君想起了去年比亞迪和長城之間的“打架”名場面。比亞迪第五百萬輛車下線時,曾貼出一張海報,掛出了“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的口號,圖中將包括長城在內的多輛友商汽車與比亞迪汽車并列在一起。而長城汽車CTO王遠力卻表示,“在一起不如先打一架。”
其實,國內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品之間的競爭早就白熱化。新能源汽車2年前就已經進入淘汰賽,只不過小米SU7等新品牌的加入,給淘汰賽帶來了更大不確定性,也讓更多品牌喪失了翻盤的機會。
在這種你死我活的競爭之下,表面上和私底下的商戰都將會愈發殘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