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凌峰
2023年,全國白酒行業實現銷售收入7563億元,同比增長9.7%;實現利潤總額2328億元,同比增長7.5%。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業績。
2023年,全國釀酒行業正式邁入萬億級產業行列,在國民經濟領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白酒銷售規模占到了整個釀酒行業的70%,利潤規模占到整個釀酒行業的89%,這便是白酒行業的底氣所在。
在這種大背景下,以“樹信心 固本源 提價值”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白酒T9峰會”在山西太原舉行。茅臺、五糧液、洋河、汾酒、瀘州老窖、古井、郎酒、習酒、劍南春等9個200億級參加了此次會議,并形成了“九大共識”。
01、筑牢釀造、人才、科技“三大本源”
釀造、人才、科技是白酒產業發展進程中的三大核心要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名酒企業要筑牢“釀造本源”。尊重和堅守釀造本源,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筑牢釀造本源,圍繞品質提升和動能轉換不斷發力,立足傳統、厚植匠心、科技推動、綠色釀造、智能制造,讓“好酒是種出來”的理念落地生根,讓產能、貯能厚積薄發,讓歲月陳釀、時間味道不再是傳說。
五糧液提出“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全方位智能釀造體系,是白酒釀造史上的一次大跨越,把田間地頭視為“第一車間”,充分踐行了“好酒是種出來”的理念,為白酒在釀造這一領域樹立了榜樣。正因為有一大批像五糧液、茅臺、古井貢酒這樣的釀造堅守者和推動者,為白酒的品質托底,才使得白酒勇立潮頭,成為中國酒業的領頭羊。
名酒企業要筑牢“人才本源”。人才是第一要素。要圍繞釀造好酒構建人才梯隊,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堅持長期主義、極致思想和精品意識,努力培養樂于鉆研、技術過硬、知識性、創新型的釀酒工匠。
名酒企業要筑牢“科技本源”。科技創新,始終是推動產業前行的不竭動力。傳統釀造的所有奧秘,都是在長期而大量的科學研究中發現并加以證實的。要努力提高白酒科技的認知度,持續研究探明中國白酒色、香、味、格的形成機理,利用新質生產力要素,賦能傳統產業,實現深度轉型升級。
人才和科技是推動白酒產業不斷向前發展,品質不斷提升,價值不斷攀升,規模不斷壯大的源動力。白酒行業市場化運營以來,是其誕生上千年來發展最快的時期,尤其是在釀造人才和釀造科技的加持下,品牌、品質、品類、品相、文化、模式、價值全面躍升。
同時,造就了茅、五、洋、汾、瀘、劍、郎、習、古等一大批全國性的名酒品牌,以及西鳳、今世緣、白云邊、國臺、舍得、珍酒、口子窖、迎駕貢、仰韶、四特酒等,數十個泛全國化全國品牌以及區域龍頭品牌,使得白酒行業逐步進入到了全盛時期。
我們還需要清楚地看到,四川大學、江南大學、茅臺學院、五糧液中國白酒學院、四川輕化工大學、四川省釀酒研究所、川酒研究院,及各大、中型企業自建的科研平臺、院士工作站等,不僅僅在釀造領域為白酒行業培育了眾多人才,也在管理、營銷、品宣、文化等方面輸出了精英,這是國內任何一個品類所無法比擬的。他們不僅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科技保障,也為行業的全面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正可謂是功不可沒。
在人才和科技的雙重加持下,白酒當有無懼世界上任何品類競爭的底氣和自信,打入世界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02、樹立傳承、消費、發展“三大自信”
三大自信,是白酒行業從業者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一面旗幟,是白酒發展的導航燈。
名酒企業要樹立“傳承自信”。美酒產業伴隨人類文明進程至今,是永遠的朝陽產業。要以敬畏之心秉持釀酒技藝的傳承,追求極致釀造;要以敬畏之心善待消費者,讓生活因有美酒相伴而更美好;要以敬畏之心堅守生態釀造,讓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地生根;在堅守中傳承文化、彰顯美學;在創新中找尋答案,守住匠心、用心釀造,將釀好酒作為產業永恒的追求。
中國酒有幾千年傳承,而白酒尤其是名酒作為中國酒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酒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是集品牌、品質、文化、精神于一身的產業圖騰,擁有基礎牢、影響廣、實力強等特點,是中國酒最杰出的旗幟,也是未來中國酒的扛旗者,和技藝、文化傳承的核心力量。這一點上,名酒責無旁貸。
名酒企業要樹立“消費自信”。酒是集精神、文化和物質為一體的嗜好性產品,是社交、禮儀消費中最具民族文化典型特征的產品。千百年來,酒的消費在我國擁有廣泛消費群體和深厚社會基礎,已成為社會、經濟、民生的必需品。盡管社會經濟不斷變化,但消費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質沒有變,要以文化、科技和創新實踐培育消費者。
除物質層面的飲用價值外,中國白酒在精神層面還有很深厚的文化價值,這也是白酒能夠成為國內主流消費酒類的核心因素之一。放在日常生活中,白酒還有很高的社交價值和商業價值,它不但拉進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情感,是不可多得的人際關系潤滑劑,具有很高的消費價值。
名酒更是如此。因此,白酒與其他品類相比,在國內消費市場受眾廣、頻率高、價值大,“消費自信”愈發深入人心。
名酒企業要樹立“發展自信”。數千年傳承的產業必將持續傳承。伴隨物質生活不斷提升,人們對精神、情緒層面的需求日趨豐富,對美酒的需求日趨多元。但酒業發展的底層邏輯沒有改變,酒業發展的市場需求沒有改變,酒業創意美好生活的表達沒有改變。持續推進酒旅融合、酒城融合、產區共建,融合發展的產業才有希望。
據測算,2023年營收在200億以上的頭部名酒,其總營收規模有望超過產業營收的50%,總利潤規模甚至有望達到產業利潤的85%以上,這是行業集中的表現,更是企業發展的表現,是頭部名酒實力的最佳印證。
《酒眼觀酒》認為,頭部名酒的發展方向,基本上就代表著行業發展的方向,產區、品牌、產品、品類、價格、消費等等,都是由頭部名酒來主導的,他們是整個產業的導航燈。頭部名酒的發展,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決定了白酒產業發展的下限,也拓展了白酒產業發展的上限,必須樹立起強大的發展自信心。
03、提升品牌、品質、文化“三大價值”
白酒最為核心的三大顯性價值是什么,一定是品牌、品質、文化這三大核心。
名酒企業要提升“品質價值”。品質的不斷進步,是產業生命力的重要體現。供需關系決定價格,優質品質決定價值。產品品質表達體系的科學構建,是品質價值構成的重要內涵。穩固品質,關鍵在于“全產業鏈高標準體系”的建立。要以高質量原糧種植、高效率產品供給、高水平服務保障,成就客戶、回饋消費、禮敬社會。
《酒眼觀酒》認為,市場經濟時代,產品力既是產業基礎,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酒企非常重視品質建設,因為大家心里都太明白一個道理,白酒作為商品,是要喝進消費者嘴巴里、肚子里去的,產品品質是所有競爭的基礎,也是一切競爭的核心,是樹立品牌的充要條件。消費者不是傻子,把消費者當傻子的人才是真傻子。
品質決定一切,T9成員便是其典型代表,是在市場上經歷過消費者無數次檢驗和選中的品牌,也是白酒產業的王者,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這一切,均是以品質為基礎,品質不過關的產品,終將被市場和消費者拋棄。
名酒企業要提升“品牌價值”。美酒產業具有長周期、重資產的屬性,美酒品牌價值的形成同樣需要長時間和慢功夫。品牌立體表達時代已經到來,堅守底線,優化品質、優質服務、誠實守信,方能真正贏得消費者。要讓品牌價值與消費者需求之間達成高度契合,要在消費者心中塑造良好品牌形象,以適應消費理念的變遷和時代發展的需求。
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頂級品質,品牌就是消費所指,品牌就是民心所向,品牌就是一切優質要素的集大成者,是消費者心中的“第一選擇”。
白酒行業曾經有超3萬家生產廠家,有數十萬支產品,有數百萬行業從業者,但市場經濟大浪淘沙,目前已有大批生產企業和產品被市場無情淘汰,其核心就是這些企業和產品無法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歸根結底就是他們沒能樹立品牌,無法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消費者的選擇和青睞,最終在市場浪濤中倒閉。
名酒企業要提升“文化價值”。文化價值是產業核心價值的體現,文化品質是美酒品質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文化品質、文化價值的不斷提升是酒業永恒的價值追求。要提高飲酒文化的認同感,堅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共同推動中國酒業文化從“企業文化時代”邁向“產業文化時代”。
白酒本是一種以文化和精神訴求為核心的特殊商品,酒企在文化層面的建設,看似務虛、實則求實,他們要做的是以文化為源點,吸附更多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從而從精神領域找到與消費者溝通的砝碼,最終形成品牌力和戰斗力。
業內人士認為,白酒消費的本質是消費其精神屬性,并非白酒產品本身,而文化則是傳播白酒精神屬性最好的載體,兩個以物質為載體的精神產物相結合,才能讓承載這個產物的平臺白酒品牌能量發揮到極致,從而最大限度地感染消費者,建立獨立且自成一體的消費體系。
白酒的釀造、人才、科技“三大本源”,傳承、消費、發展“三大自信”,品牌、品質、文化“三大價值”,是環環相扣的,是歷經上千年發展,是經過市場和消費者充分檢驗的,是綜合競爭力遠強于其他品類的體現。
可以預見,白酒跟啤酒一樣,未來也是巨頭掌握話語權的行業,營收在200億以上的T9品牌,作為白酒行業的絕對核心,主導著白酒乃至整個中國酒類市場的消費方向,為國內外消費者不斷創造更大的消費價值,
白酒產業有龐大的消費基礎,有許多優質的產品和品牌,渠道和市場建設也日臻成熟,是有強大競爭力的產業。因此,白酒企業必須要有強大的自信,要在市場競爭中不斷鞏固、壯大自己的優勢,未來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全世界愛好美酒的消費者們奉獻自己獨特的產業和文化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