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運動品牌安踏在 ESG 領域又有新動作。
4月,上海春意萌發,武康路98號開業。在這個承載著百年歷史底蘊與新銳創新業態融合的商業聚集地, ANTAZERO安踏0碳使命店正式啟動 。
門店入口處是一個被苔蘚和植物包裹著舊衣物做成的綠色地球,上面的“ANTAZERO”十分醒目。 店內員工身上是用工廠生產剩余面料和庫存成衣改造、又不失設計感的工作服馬甲,店內墻面展板也均由工廠庫存面料及邊角料加環保樹脂澆鑄而成。整家店都展現了新生再造的概念。
安踏0碳使命店坐落于百年歷史底蘊與新銳創新業態融合的商業聚集地 圖源 | 安踏集團
這并非安踏的突發奇想,在過去8年發布的ESG報告中,安踏披露了其在ESG及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實踐和取得的成績。 如果仔細分析安踏的ESG發展之路,不難總結出幾個特質:高戰略、廣實踐和全體系。
近年來,快消品類的許多國民級一線品牌,不約而同地在雙線做增長和ESG并行。企業ESG領域的投入,同樣形成了一種新的增長點,也被稱為盈利數額之外的增長“第二曲線”。
不同于常規店鋪,這家占地面積450平方米的多元空間融合創意展陳、零售、社區服務以及互動體驗。 消費者在店內不僅可體驗及購買使用環保材料的產品,還能觀賞可持續概念的藝術裝置、閱讀可持續相關書籍、甚至可以參與產品再造工坊體驗等。
這一中國鞋服行業首家由權威機構認證的碳中和店鋪,旨在通過創新零售空間,與消費者及關注低碳生活方式的受眾共同摸索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可持續概念的藝術裝置 圖源 | 安踏集團
聊起做0碳使命店的初衷,“ 比爾蓋茨所著的《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一書,提出的‘降低綠色溢價’的思路曾啟發了開這家店的初心。 ” 安踏品牌CEO徐陽告訴著陸Touchbase,"書中寫道,‘我們需要降低綠色溢價來實現零排放的目標,需要新的技術、新的公司和新的產品來降低綠色溢價。’這對我有很強的啟發性 。作為一名品牌代表, 也是社會中的一名普通消費者,地球村的一個公民,我也希望做出改變,推動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提到,消費者的需求,對市場的供求關系有著巨大影響。如果所有人都在物品的購買及使用上做出個人的改變,那么就會聚沙成塔,最終促成有意義的改變。
“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品牌方,我們一方面需要生產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品,一方面也應該積極引領消費潮流、推動行業可持續的進程。”徐陽說。
其實,自概念啟動階段起,安踏0碳使命店就開始了其“0碳”的使命。項目邀請了碳管理專業機構碳阻跡,針對設計方案、建材設備、道具器架等,進行細致的碳足跡盤查、計算,并推動各環節減碳措施有效落地。
在裝修建造過程中,通過使用舊衣物和拼接布料搭建圍擋、保留原墻體和地面、采購二手設備以及空調燈具利舊等方式,實現超過30%減排。在減碳措施基礎上,安踏邀請第三方認證機構,針對這一階段的所有環節進行了“碳中和”認證。
安踏0碳使命店還特別邀請了來自建筑、時尚、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創造者,采用“再造”為核心手法,將安踏廢棄面料、生產邊角料與廢棄包裝、殘次產品再利用為店內的產品陳列器架、家居等,使他們兼具使用功能與美學價值。
店員告訴著陸TouchBase, 安踏的可持續是滲透在各個產品線當中,在每個系列中幾乎都會有一款可持續產品,這樣既保證了源源不斷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新鮮感,同時節省成本 。
集合社區與零售的共享空間 圖源 | 安踏集團
其中最新上市的產品“空氣甲”夾克與“馬赫4代”跑鞋也進行了碳足跡的盤查計算與碳中和認證。以“空氣甲”為例,從設計層面使用再生材料,到生產階段大量使用清潔能源,產品已經實現了11%的減排。
安踏把工坊的概念引入到了門店,消費者可以在店里看到正在用縫紉機裝T恤口袋的師傅。這種“臨場感”把與消費者的距離一下子拉近。店員告訴著陸TouchBa se,未來這個小型工坊也會繼續為消費者提供定制、再造服務。
再造工坊 圖源 | 安踏集團
安踏的近些年的成績并非一路坦途。過去幾年,安踏的高增長一直被歸因于整體零售環境的改善和DTC的改革成效。截至2022年底,5100家安踏門店中約有44%為直營,目前這個比例仍是44%,隨著渠道變革逐漸穩定下來,立竿見影的增長逐漸消減。企業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為迫切需要回答的難題。
渠道改革之外,品牌CEO徐陽上任后,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更深層面的品牌內核與影響力的更新。 一方面,安踏品牌啟動了許多類似“0碳使命店”創新零售門店,另一方面,出海成為安踏品牌尋求新增量的重要路線。 去年2月安踏成立了東南亞國際事業部,6月在新加坡開設首家直營店,標志著品牌拓展到東南亞市場。 安 踏的ESG戰略也依托這些新的轉型策略,形成增長的“第二曲線”。
長達數十年的時間里,國內品牌市場占有率的前兩名,一直都是海外品牌。2022年,安踏成功超越耐克,坐上了第一名的頭把交椅,現在,安踏正在一步步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2023年安踏迎來了全面開花,在其財報中,安踏稱為“2023里程碑”。可以看到去年一年出海、收購多線布局的頻繁動作。2009年,安踏收購了意大利著名品牌斐樂,豐富產品線和市場布局,2023年收購了女性運動品牌MAIA ACTIVE。2023年安踏成立了東南亞國際事業部,6月在新加坡開設首家直營店。就在上個月,安踏與歐文合作的簽名球鞋正式發售,在美國被瘋搶。
與此同時,ESG成為安踏重點布局的另一條增長曲線。 早在2021年,安踏集團就構建了完整的ESG管理閉環,成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集團董事會通過該委員會監督ESG風險和機遇的評估,確保所有品牌及各業務單元以及職能部門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
安踏集團近期發布的2023年全年業績公告顯示,過去一年,安踏集團堅持長期主義,旗下品牌均實現了高質量增長。集團收益同比增長16.2%至623.56億元人民幣。
這一成績單,意味著安踏不僅連續第12年位列中國體育用品企業首位,還實現了中國市場全行業的“兩連冠”。
除了財報數據喜人之外,安踏今年最新發布的ESG報告同樣成績斐然,2024年2月安踏集團在MSCI ESG評級中獲得“BBB”評級,1年中連升2個級別,成為進步最快,并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中評分最高的公司。
0碳使命店得到權威機構認證 圖源 | 安踏集團
安踏的ESG之路并非一蹴而就。 早在2021年,安踏就在ESG報告中提到了“1+3+5”可持續戰略藍圖。
徐陽告訴著陸TouchBase:“一個總目標是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們希望比國家提出的2060年目標提前10年完成這個愿景。”
徐陽介紹, “3”指的是三個“零”,意味著2030年前,安踏需實現自有生產廢棄物零填埋、自有營運設施原生塑料零使用及凈零碳排放。“5”指的則是“50%”,安踏計劃在2030年前,將可持續產品的比例提高到50%、50%的產品使用可持續包裝、自有運輸設備能耗的50%采用清潔能源替代、戰略合作伙伴能耗的50%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使用50%可持續原材料。
而剛剛啟動的0碳使命店的意義在于,把實現承諾的過程進行透明展示,接受所有人的監督。這一使命店也恰是安踏ESG進程的縮影。
在其ESG戰略布局,安踏針對供應商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政策,從勞工權益、健康與安全、環境責任以及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等多個維度,推動、提升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和表現。
根據安踏集團日前發布的《2023年ESG報告》,2023年,安踏集團溫室氣體總排放密度下降3.6%,總耗水密度下降9.0%。眾所周知,鞋服行業是僅次于石油行業的全球第二大排放產業,碳排放量占據全球碳排放量的10%,相關企業踐行ESG困難重重。而安踏在規模增長的同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反而使碳排放強度下降。
安踏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階段性成果 圖源 | 安踏集團
在集團層面,安踏構建了完整的ESG管理體系。 2021年,安踏集團成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集團董事會通過該委員會有效監督和管理ESG工作,確保各業務單元以及職能部門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
但作為一家擁有800多家供應商的企業,想要實現真正的可持續,其策略必須覆蓋整個供應鏈。根據安踏集團ESG報告,2023年,安踏對299家供應商展開超過400次ESG審核,其中內部審核和外部審核分別為24.4%和75.6%,獲得良好等級以上占比超過60%。
能源結構方面,目前,安踏已推動111家供應商使用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并協助供應商進行綠色認證;原材料方面,安踏集團不斷加強溯源,推動可持續原材料的采購,加入皮革工作組(LWG)和可持續服裝聯盟(Cascale)等組織,安踏品牌和FILA品牌鞋類皮革產品使用的皮革原料及皮革供應商均100%獲得LWG金級認證,超過90%的皮革原料均可追溯至原產地。
工廠車間里,空氣壓縮機減少空轉,報廢燈管更換為LED燈帶;物流中心,屋頂設置分布式光伏,新能源車隊載著產品通過物流網絡發往全國各地的門店;而在門店,消費者能夠最直觀地感知到安踏的綠色理念。
在安踏品牌CEO徐陽看來,正是安踏的ESG整體戰略,把分散在價值鏈各個環節的責任理念、綠色主張串在了一起,從而讓投資者、評級機構看得見。“服裝行業推動ESG,離不開推動整條供應鏈的變革,從原材料、制造、能源使用、物流運輸等各種供應商轉型,一起推動行業整體的綠色轉型。”
在生產層面,供應商有沒有用光伏、有沒有用綠電,都影響生產碳排放。 需要企業盡早規劃,找到優質供應商。在原材料方面,不僅需要時間來做可再生原材料的開發,更大的難點是產品在第一代已經固定設計和原料,但檢驗后發現可再生的比例、生物基的比例不夠多,相應碳排放過高。如何進行改造?
“我們會重新進行研發,在不影響工藝、功能性的情況下,換了一些可持續的原材料、如再生滌綸。作為大眾運動品牌,我們希望保證消費者的性價比,所以愿意選擇降低一些利潤。”徐陽解釋道。
消費者如果知道自己購買的產品原材料來自哪里,會形成和品牌更強的互動和認同。因此,使用什么樣的原材料至關重要。
在產品層面,安踏率先做出了真正有碳中和認證的產品。
徐陽向著陸Touchbase介紹:“我們這個季度的主推款空氣甲和馬赫4跑鞋都是碳中和認證產品。以空氣甲為例,通過使用再生材料和清潔能源已經實現了接近11%的減排。如果在原材料、生產、物流、等環節里做更多努力,經計算這件產品可以降低碳排放30%。如果這樣的產品每年有1000萬件,每年可以帶來的減排量可以達到5萬多噸。”
“空氣甲”夾克裝置與“馬赫4代”跑鞋 圖源 | 安踏集團
安踏集團已經有9年的ESG披露歷史,ESG理念自上而下已深入人心。在ESG的推進過程中,已積累一定碳排放管理、產業鏈上下供應商管理,及技術迭代的經驗。安踏的自有工廠和自有物流體系已經有很大的進步,自有物流中電車的使用比例已經超過一半以上。自有工廠也在籌備光伏發電。
“我們在做難而正確的事。”徐陽說。對于公司來說,推行ESG不僅有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品牌形象,也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消費者,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增長與ESG雙線布局戰略,也正成為許多企業的共識。
從企業角度出發,“不賺錢”曾一度是ESG的原罪,這讓ESG時常和成本、負擔甚至洗綠的壞名聲相掛鉤。此前,不少企業為了應對監管,抱著“交作業”的心態被動投入ESG。但現在,隨著ESG政策的不斷落地,如何有效發力,成為諸多企業需要共同回答的問題。
大品牌正在一一給出答卷。
參考資料:
財經網:安踏集團發布ESG報告,2050年實現集團碳中和戰略目標。
鳳凰衛視:用ESG改造企業發展,安踏交出了什么答卷。
中國發展網:去年收益303億元,安踏成首個突破300億大關的國產運動品牌。
中國新聞周刊: 邁進600億大關,安踏決定從0開始。
中國財富網:波司登發布ESG報告:引領可持續時尚,低碳發展新實踐。
撰文 | 姜舒 國佳佳
編輯 | 國佳佳
排版 | 馮莎莎
題圖來源 | 安踏集團
星標我們,及時獲取一手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