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51上私立“→ 點擊右上角“...”→ 點選“設為星標 ★”
現在有一個傾向,很多人一說到出國留學,馬上腦子里就蹦出北京那幾所公辦校國際部的名字。
的確,這幾所“頭部”的公辦校國際部,申請結果真的是很好。很多家長覺得,能進入這樣的學校,似乎人人都有了保障。
但很多家長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幾所公辦校,之所以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是因為他們的生源是經過了層層篩選得來的。
“上不了好小學就上不了好初中,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這句話所有的家長都聽說過。但這句話的背景是,好初中之所以是“好”,就是因為它的畢業生上“好高中”的人數多。
那“好高中”怎么上呢?就需要中考成績優異。尤其是國際部,不存在“校額到校”,只能硬碰硬拼中考。而且除了中考成績外,還有加試。這就導致,絕大部分的學生必須得是學霸中的學霸,才能在層層考試中脫穎而出。
熟悉北京教育的家長都知道,如果想通過層層考試,那意味著什么。所以,劇場效應之下,家長帶著孩子們開始內卷。
“因為名校的入場券就那么幾張,只有內卷成功,才能拿到。”這是很多家長堅信的道理。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有沒有不內卷,依然能讓孩子被名校錄取的可能?今天我們所說的這所學校,可能就能讓很多家長找到問題的答案。
#1
不讓孩子無意義地“卷”
最近在采訪中了解到了一個小姑娘的求學經歷。她的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只要路徑規劃得當,不需要內卷,也能被世界名校錄取。
這個小姑娘叫Teresa,從一年級開始,她就在順義的青苗學校就讀,今年剛拿到被譽為“新常春藤”“南方哈佛”的范德堡大學錄取通知。
12年前的2012年,那可是北京教育最“卷”的年代。那時候,奧數還沒叫停,“雙減”也沒開始,學區房正在一天一個價的蹭蹭蹭往上漲。
作為中國傳統教育的佼佼者,Teresa的父母其實都是受益者。他們通過競賽考入大學,然后憑借高學歷留在北京,工作、生活、結婚、生子。但或許正是因為他們知道“卷”的滋味,所以他們并不想讓孩子繼續承受那么大的壓力。
因此,早在12年前,那時國際化學校還是絕對的“小眾選擇”的年代,他們就讓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讀青苗學校。
作為傳統教育的優勝者,他們難道不知道學歷的重要性?他們難道想讓孩子從小學就躺平?
顯然,并不是如此。
高學歷且高收入的父母,他們更能突破常規的思路,去找尋適合孩子和家庭發展的道路。
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意義的卷。
如果讓孩子和家庭在一些并不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的考試中,進入內卷的漩渦,那還不如及早抽身。
顯然,他們當時的思路是明智的。
與其讓孩子拼奧數上坑班去點招,然后初中三年狂刷題去拼中考,還不如直接選擇更能讓孩子發揮優勢的學校。
他們給孩子選擇了青苗的IB課程。作為全世界認可度最高的課程,雖然傳說中難度很大,但如果孩子從小就在這個課程體系中成長,那么所獲得的,不僅是一個考試分數,更重要的是學習的能力。
與其他課程比起來,IB學習對很多孩子而言,是過程大于結果、綜合素質大于考試成績的。它不像AP、A-Level,只靠一年一度的考試去決定優劣。
在IB的學習中,考試成績并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老師主要會根據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研究報告、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呈現的思考和努力成都為學生評估分數。
很多人覺得IB難,主要是覺得IB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而且,一個學生經歷了DP兩年的“折磨”后,到了大學就會感到很輕松。因為IB教會孩子們獨立思考、時間管理、主動學習、承受挫折的能力,這都是其他課程體系提供不了的,同時也是大學最看重的東西。
如果順利完成了IB的課程,那么被稱為“含金量最高課程”的IB,絕對會還給孩子一個應得的驚喜。
Teresa在青苗,就嘗到了學校因為專業而帶給自己的“甜頭”。Teresa說“IB雖然難,但是如果有專業的老師們在,你會覺得非常安心和踏實。”
Teresa在青苗的老師名叫Park,她是一個音樂老師。如果在公辦學校,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很難想到,一位音樂老師能對孩子起這么大的作用。但這就是青苗這樣的專業IB學校的不同。
Park老師是一名IB考官,她對IB體系和評價標準非常了解。在平時的學習中,得益于她“一絲不茍”的標準,孩子們都能在IB考試中拿到很高的分數。這就是專業老師帶給學生的底氣。
Park老師的嚴厲也不是無中生有的。因為她本人在高中學習的也是IB課程體系,所以她既能設身處地地理解學生們的壓力,同時又會從專業的角度,在設置Deadline前聽取學生的意見。她為人友善,上課總能以朋友的身份跟學生相處。可以說,Park老師在堅守嚴格的標準和跟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之間,達到了非常好的平衡。
像Park老師這樣的“專家型”老師,在青苗學校還有很多。他們憑借自己的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充滿愛心的教育情懷,讓一代又一代青苗的學生,在求學之路上獲得最大的收益。
#2
溫暖包容的學校氛圍
同樣認為青苗不卷的,還有與Teresa當了12年同學的Nikita,她也同樣從一年級就開始就在青苗就讀。
Nikita的父母都從事藝術工作,他們從一開始就不想讓家庭被裹挾進內卷的洪流,所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他們就為孩子選擇了青苗學校。
很多公辦校的孩子如果想走留學之路,需要突擊補習英文。而且在培訓機構的包裝之下,很多家長誤以為托福考試等同于語言能力,讓孩子又陷入了“洋考試”的內卷之中。
但其實,對于青苗這樣的學校而言,英語能力是從小就培養起來的,他們并不需要刻意去補習考試。畢竟,考試技巧和英語能力并不能畫等號。
Nikita從一年級就在青苗就讀,打下了深厚的中英雙母語雙文化的基礎。到了高中的DP階段,Nikita甚至選擇了中文、英文母語級別的文學High Level(HL)。她文學素養深厚,興趣廣泛,涉獵從經典到現代、從中文原著到翻譯文學。
這種能力,就是在青苗這樣的學校,一天天日積月累而成的。這不是幾個月突擊的托福培訓可以比擬的。
對英語的掌握,讓Nikit不僅僅把考試當做考試,更重要的,她能在學習中進行思考,并通過獨特的角度呈現出她獨有的思考方式。
青苗的課堂,也不是公辦學校那樣的“滿堂灌”。而是更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思考能力。所以在課堂內外,Nikit經常與老師分享閱讀心得,發表獨到見解。這樣的能力,對于她日后在國外的學習,那絕對是大有裨益的。
很多在國外讀大學的中國學生反映,畢業于國際學校的同學在更能適應國外大學的節奏,因為他們更愿意交流、更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更愿意提出不同的見解。而這些,在國內的公辦學校卻有可能會被老師認為是異類。
這種對學生表達和個性思考的重視,不僅體現在青苗的課堂上,同時還體現在青苗的方方面面。而正是這些看上去不經意的小瞬間,培養了孩子們對未來的思考,而且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在八年級時,Nikita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一場辯論賽,辯題是“藝術是下里巴人還是陽春白雪”。為了力證自己的觀點,她閱讀并搜集了許多論據,就在準備的過程當中,讓她知道了自己對藝術史的興趣和熱愛。
十年級時,在學校升學指導老師的建議和幫助下,Nikita成功申請了頂級科研夏校Pioneer Academics(國際先鋒學術項目)。
Nikita在Pioneer寫的論文主要是以后現代視角去分析赫馬佛洛狄忒斯(Hermaphroditus)這個符號在文學和藝術中的轉換如何導致現實生活中雙性人的生存困境和話語問題。
在這一過程中,Nikita閱讀了大量關于性別研究領域的論文,接觸到一些當代哲學思潮。并將此內容與自己熟悉的藝術領域結合起來,做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而所有這些,都是在青苗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之下,更加完善和豐富起來的。因為青苗鼓勵學生獨立、自信、充滿好奇和敢于挑戰。正是在青苗這種溫暖包容的學習環境之下,Nikita和同學們才得以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青苗最好的一點就是整體來說不是很卷,學生和學生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都非常溫暖。而IB那種重過程,輕結果的方式對我來說比較友好。”回想自己在青苗的12年,Nikita很有感觸。
她不僅收獲了美國排名前5文理學院——韋爾斯利學院的offer,同時還拿到了全英排名第一的圣安德魯斯的錄取通知書。但多年養成的學習習慣,讓她面對問題時非常果斷,幾乎沒有什么糾結,就最終選擇要去當宋美齡、希拉里、冰心的校友。
#3
5大校區收獲200多offer
上面兩位同學的故事,不僅僅是個例。在青苗這所不卷的學校,不同性格、經歷、興趣的同學,最終都能被自己心儀的學校所錄取。
我們先來看一下今年的錄取整體數據:
青苗學校 2024 屆畢業生
共計獲得超過 500份
來自世界各地高校的OFFER
其中
學術類錄取 90% 以上
位居全球 TOP 50
美國錄取 90% 以上
位居全美 TOP 50
英加澳錄取 95% 以上
位居全球 TOP 30
歐盟錄取 100%
位居全歐專業排名 TOP 5
亞太錄取 100%
位居全球 TOP 30
收獲獎學金折合人民幣
1000 余萬元
接下來,我們分國別,看一下詳細情況:
英國方向
TOP50
2024屆學子收獲了英國方向的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圣安德魯斯大學、愛丁堡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倫敦國王學院、杜倫大學、華威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埃克塞特大學、考文垂大學、利茲大學、卡迪夫大學、南安普頓大學、伯明翰大學、約克大學、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蘭卡斯特大學、諾丁漢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等全英前50高校錄取。
美國方向
TOP100
2024屆學子收獲了美國方向的范德堡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埃默里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北卡教堂山大學、佐治亞理工大學、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韋爾斯利學院、維克森林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羅格斯大學、華盛頓大學、普渡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凱斯西儲大學、馬里蘭大學、羅切斯特大學、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佐治亞大學、明尼蘇達大學雙城校區、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科羅拉多礦業大學、羅格斯大學紐瓦克分校、福特漢姆大學等全美前100高校錄取。
清華及香港前五
2024屆學子收獲了中國及香港地區的清華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
歐加澳方向
QS TOP 100
2024屆學子收獲了歐洲、加拿大及澳洲方向的多倫多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莫那什大學、莫那什大學馬來西亞校區、悉尼科技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韋仕敦大學、馬蘭戈尼倫敦校區、圣路易斯大學-馬德里大學、瓦赫寧恩大學、烏特勒支大學、西蒙菲莎大學、都柏林圣三一大學等。
#4
校長透露“終極秘密”
一所不卷的學校,卻又為何能收獲如此眾多世界知名大學的青睞?
我們從青苗教育集團總校長高江濤先生的話中,就能找到“秘密”所在。
青苗教育集團總校長、青苗教育研究院院長高江濤先生表示,青苗學校堅持扎根中國,做中國人自己辦的教育,把“探索熔鑄中外教育精華的國際教育,為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作為學校辦學目標。青苗學校培養的學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發展全面,特長突出,富有創新精神。
在保持雙語優勢的基礎上,青苗為孩子們未來的上升空間打下堅實的學科基礎,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打消了家長普遍對國際學校能否為孩子打好基礎存在的疑慮。
在學生成長方面,重視多元化過程性評價,既有必要的測評,同時要解放青少年兒童,不搞死記硬背,不搞刷題應試,而是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想象力和探究欲,從而發現他們身上的創新潛質,為未來成為拔尖創新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話不多,卻很實在,全是“干貨”。這就是這所“不卷”的學校,能夠讓孩子收獲世界名校offer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