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給我搞兩壺開水來!”。
1950年12月26日凌晨,是開國中將周希漢,一生中最緊張的時刻,因為他的愛妻周璇生產,而當“接生婆”的正是他!
前幾天,周希漢就覺得妻子到了臨產期了,建議她早早去醫院,但已經有過4次生產經歷的周璇,卻擺擺手拒絕了,她覺得日子還早,晚兩天再去也沒關系。
誰料,在12月25日晚上,肚子里的孩子突然鬧騰起來,此時再想去醫院已經晚了,因為路途顛簸,若是孩子生在車上更危險!
怎么辦?饒是周希漢身經百戰,依舊頭大如斗,實在沒有好辦法,他一咬牙:“接生,老子自己干!”。
雖然下了決心了,雖然自己也聽妻子周璇說過生孩子的過程,但周希漢依舊心虛,畢竟,這是自己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
為了保險起見,他把鄰居政委劉有光和劉佩雄夫婦叫來“助陣”。
當時,劉有光的妻子劉佩雄,已是好幾個孩子的母親,周希漢以為,她能幫上自己的忙,誰料,看到這一場面,劉佩雄竟被嚇得六神無主,比周希漢還要緊張。
而劉有光跟周希漢雖是多年老友,但畢竟男女有別,這種場合,也插不上手啊,只能站的遠遠的,給周希漢當“傳令兵”,周希漢要什么,劉有光在轉告給門外的警衛員。
對于周希漢來說,這個夜晚的緊張程度,不亞于指揮部隊打一場惡戰,汗水很快浸濕了他的前胸后背。
好在一點,周璇不是第一次生產,這女人啊,孩子生的多了,一般情況下生產都很順利。
可是,這個孩子真的能折騰,生產中的周璇,竟然疼昏過去好幾次。
終于,周希漢便看到了孩子的頭,趕忙大喊,讓劉有光去準備兩壺開水。
一聽這話,正忍著痛苦生孩子的周璇,竟然被逗樂了:“你要開水干什么?要把孩子燉了嗎?要溫水,溫的就行!”。
“對對對,要溫水,把開水搞溫了再送進來。”,聞言,周希漢趕忙應和。
“還要毛巾和剪刀……”,周璇又提醒。
“快快快,毛巾和剪刀!”,周希漢又大喊道。
終于,孩子降生,是個男娃,母子平安,周希漢長長松了口了。
看著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喘著粗氣的周希漢,周璇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
想當年,陳賡把17歲的自己“強嫁”給周希漢,自己還鬧了一年別扭,誰能想到,婚后的日子,會過得如此幸福?
周璇是山西萬榮人,本名柴英,出身當地一個農民大家庭,父親以種地為生,母親也是普通農婦,但卻心靈手巧,針線活在當地是出了名的好,經常有大戶人家請她做嫁衣、繡門簾、枕套、鞋面之類的。
在父母親的努力下,周璇一家的日子還算過得去,至少溫飽問題可以解決。
周璇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等她到了讀書的年紀,哥哥們都長大成人,可以勞動養家了,父母見她十分想上學,就把她送進了學校。
雖上了學,但周璇在學校的處境并不算好,因為家里拮據,沒錢給她買課本,她經常是跟別的學生合用一本書。
可即便如此,頭腦聰慧,用功讀書的她,學習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
高小畢業后,周璇報考了運城女子師范,考的不錯的她,是哼著歌回家的,可誰料,剛回家,父親就跟她潑了一盆冷水——不供她讀書了!
原來,是父母又給她添了個小妹妹,家里的壓力又大了一分,她讀高小,家里都是咬牙苦撐,這下子,是真的供不起她了。
無學可上,周璇哭成了淚人,可令她沒意外的是,她竟然考了在2000多名考生中,考出了第三名的好成績,而且運城大學規定,前10名可免費錄取,免費就讀!
就這樣,周璇又繼續讀書,她依舊沒錢買課本,依舊需要蹭同學們的課本,可就是這樣,她的學習成績,依舊名列前茅。
1936年年底,雙十二事變爆發,日軍侵華的陰影,也從東北蔓延到了華北,周璇雖是一介女流,但也明白國家興亡,人人有責的道理,于是她在山西加入了牲盟會,走上了抗日救國之路。
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后,周璇加入了八路軍,她的名字,也從柴英改為了周璇,意為“同敵人周璇”。
轉眼時間來到1941年,此時的周璇17歲,成了太岳軍區有名的一枝花,追求她的人有很多,但性格潑辣的周璇全部拒絕了。
原因有二,第一,她覺得自己年紀太小,不想早早嫁人,第二,作為一名文藝女青年,她其實不太喜歡軍中的干部,因為她感覺他們太粗魯了。
她不知道的是,她這朵花,已經被副旅長李成芳給盯上了,李成芳要想辦法撮合他和參謀長周希漢,因為周希漢已經28年了,還是一條光棍漢。
要說周希漢是光棍,也不準確,因為他在老家有“妻子”,只不過是包辦婚姻,他連“妻子”的面都沒見過。
周希漢是湖北麻城人,父親周祁耀,本是當地的一個雇農,靠給地主家種地生活,但周祁耀頭腦靈活,窮則思變,在農閑時,他學著打鐵,學著販賣豬崽,日子漸漸富裕。
在周祁耀40歲那年,妻子為他生下周希漢,這是家里的獨苗,對他寵愛的不得了。
在父母的嬌慣下,周希漢漸漸長大,周祁耀希望兒子能有出息,縮衣節食把他送進了學堂。
周希漢頭腦聰穎,學什么都很快,只是脾氣特別犟,11歲那年,他調皮搗蛋犯了事,先生要他跪下,他死活不肯,跑出了學堂,從此死都不去上學,父親無奈,只能讓他跟著打鐵、種地。
上世紀20年代中期,紅色思潮傳到麻城,周希漢也加入了農會,1927年冬,14歲的他不顧父親反對,參加了轟轟烈烈的麻城暴動,跟著紅軍打土豪、分田地,而且是鬧得最兇的一個。
此舉導致的后果就是,紅軍撤離后,周希漢家的房子被燒,周家也被洗劫一空,周祁耀夫婦無奈,只能帶著兒子逃離家鄉。
在逃亡路上,周希漢是窩火不已,他對父親說:“他們殺人,他們燒屋,我就要為貧苦農民出口氣,和他們干到底!”。
說罷,周希漢就要去投奔紅軍,結果被父母死命拉住,因為他們家就這一根獨苗,他們還指望他傳宗接代呢!
可是,他們并沒能看住周希漢,周希漢還是偷偷溜走了,這個事情,把周祁耀氣的不輕,還曾帶著8個小豬崽,一路走一路買,去尋周希漢……
令周祁耀沒想到的是,1931年夏,周希漢竟然回家了,原來,當時“張愷蔭”搞肅反,硬說周希漢是富農出身,周希漢氣不過,回麻城來找蘇維埃政府,來給他開證明。
既然回來了,父親怎么可能放他離開?
為了拴住周希漢,父母為他張羅了一樁婚事,迎娶一位姓鄭,比他大2歲的姑娘為妻。
令周祁耀夫婦沒想到的是,就在結婚當天,周希漢竟然借口去送參加喜宴的親戚,溜出了家,直接找紅軍去了……
拿到貧農證明的周希漢,回到了根據地,繼續革命。
在此后的革命生涯,周希漢也曾遇到過“愛情”,那是1935年4月,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涪江,準備接應中央紅軍之時。
時任作戰科科長的周希漢,因為多日連軸轉,在強渡涪江時運到了,等他醒來,發現身邊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詢問過后,他才知道她叫杜鵑,是本地人。
因為當時正向老鄉籌集船只,周希漢便向杜鵑開口接船,杜鵑同意了,還跟周希漢說想加入紅軍,對于杜鵑,周希漢很喜歡。
幾天之后,強渡嘉陵江的戰斗,杜鵑也參加了這場戰斗,而且還是第一梯隊。
過河后,周希漢找到了杜鵑,可此時的她,已經躺在船艙,奄奄一息。
周希漢見狀,趕忙扶著她坐起,但杜鵑已經不能說話了,她費力的扯開衣襟,周希漢看到,她的肚兜上,繡著一個核桃大的“周”字,這才明白人家姑娘的心意。
最后,杜鵑死在了周希漢的懷里,皺著眉,很痛苦,但周希漢卻沒時間過多悲傷,因為他還得指揮隊伍戰斗。
這件事情之后,周希漢就一心撲在了革命事業上,一直沒有再考慮自己的婚姻大事,這可急壞了陳賡、李成芳等老戰友。
后來,李成芳的妻子李平,跟李成芳說,太行行署有位叫周璇的姑娘,跟周希漢十分般配,李成芳得知后,立馬著手撮合此事。
1941年秋的某一天,周璇受三八六旅副旅長李成芳夫人的邀請,來到李成芳家做客,在這里,她見到了時任三八六旅參謀長的周希漢。
周璇是個聰明人,一看到周希漢,她當即明白,李成芳夫婦請她過來,是干什么來了。
這次見面,她跟周希漢聊得很開心,只是她只字不提跟愛情相關的東西。
“散會”后,李成芳趕忙問周希漢感覺怎么樣,周希漢說很好,于是,他們就開始不斷給二人制造機會。
每次見面,周希漢和周璇,都聊得很開心,只是,他們的話題,始終不往戀愛方面靠攏。
對于周希漢,其實周璇觀感也不錯,在她心目中,周希漢是個大英雄,在當時的太岳軍區,周希漢的大名,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
“小日本,你聽清,太岳山上有陳賡,小日本,你別搗蛋,讓你碰上周希漢……”。
她之所以一直不愿跟他戀愛,就是自己年紀小,不想那么早成婚。
二人進展緩慢,這可急壞了陳賡了,上面的命令已經下來了,讓周希漢前往岳南去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這一走,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這事兒要是敲定不下來,不久吹了嗎?
在陳賡的等人的勸說下,周希漢終于決定跟周璇明說,他把周璇約到了行署附近的一個山崗上,然后對周璇說:
“他們都討論我們在談戀愛,我大后天要去岳南,恐怕得走好幾個月,陳司令他們問咱什么時候結婚,你看我該怎么回答?”。
周希漢的話,讓周璇的臉刷的就紅了,沉默良久,她對周希漢說:“你先去吧,結婚的事兒,等你回來再說。”。
周璇這話說的很含蓄,也容易讓人產生歧義,而周希漢的理解,就是最樂觀的那種。
回去后,周希漢就笑呵呵的告訴成跟陳賡等人說,周璇同意結婚了,但要等他回來后再辦!
一聽這話,陳賡就急了,干嘛要回來再結婚?現在結不好嗎?于是他當即拍板,當晚就結婚!
聽到這個消息,周璇立馬就急了,她找到陳賡,說周希漢誤會自己的意思了,她說自己不一定跟周希漢結婚,說的是結婚這個事兒,回來再討論。
然而,陳賡并不給她解釋的機會,笑著道:“共產黨員言必行,行必果,你別看周希漢是個老實人,對他,你可不能稀里馬虎的!”。
說罷,陳賡便離開了,只留下周璇一人欲哭無淚。
當天晚上,婚禮舉行,只是周璇卻紅著臉低著頭,一語不發,所有人都很高興,只有她自己不高興……
當周希漢送走客人,回到洞房,周璇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無論周希漢怎么哄都沒用。
無奈,周希漢只能退出婚房。
第二天晚上,周璇依舊哭,周希漢無奈,只能去找再次退出去。
此時的周希漢,心中滿是后悔,都怪他誤會了周璇的意思,才把場面鬧得如此尷尬。
第三天,周希漢開始為去岳南開辟根據做準備,一直忙到后半夜,他本想在臨走前,跟周璇告個別,可此時,周璇已經熄燈睡覺,他只能嘆息一聲離去。
他不知道的是,其實連續兩晚上的“賠罪”,周璇已經不怪他了,第三天晚上,她也等了他很久,實在等不到他了,這才熄燈睡覺……
周希漢走后,周璇也離開了婚房,回到了原來的單位工作,只是,回到原單位的周璇,內心并不平靜,她開始擔心在前線的周希漢。
轉眼幾個月過去,周希漢完成任務,回到了太岳軍區,一回來,陳賡就給他下了個命令,那就是把周璇接回來!
于是,周希漢兩次派警衛員去接,結果都被周璇借口工作忙,給拒絕了。
得知此事兒后,陳賡哭笑不得,就派個警衛員接人家,人家能回來嗎?
他知道,周希漢在處理男女關系上沒經驗,立馬提醒他要親自去接,周希漢這才恍然大悟,果然……周璇跟著她回來了。
二人重歸于好后,生活的很開心,1943年,他們的愛情有了結晶,一對雙胞胎女兒降世。
周希漢對于這兩個孩子,是喜歡的不得了,給她們取名周鄂、周晉,只是,一向心細的周希漢,分不清姐妹兩個誰是誰,于是他就想了個辦法,在姐姐手上拴紅繩,在妹妹手上拴白繩。
可惜的是,這對雙胞胎,并未活下來,在出生僅僅2個月后,都夭折在了行軍途中。
他們的離世,讓周希漢夫婦傷心不已,害怕妻子悲痛過度,周希漢對她更好,只是,他是將軍,要帶兵打仗,也無法做到無微不至。
1944年,他們的長子周太安在延安出生,重新做媽媽的周璇,心情這才好了一些。
緊接著,次子周太陽、周南征相繼出生,再然后就是周希漢親自接生的第四子周抗援了。
接連生育4個兒子,卻沒有女兒,讓周希漢略微有些失望。
好在一點,當時的周希漢夫婦還年輕,終于,在1954年,周璇為他生下了女兒,周希漢給她取名嬌嬌,將其視為掌上明珠,寵愛至極。
1955年,周希漢被授予中將軍銜,主管我國的海軍事宜。
1966年,我國進入一個特殊時代,周希漢也受到沖擊,好在一點,徐向前元帥深知他的為人,予以保護,他們一家才平安度過了那段歲月。
1988年11月7日,周希漢不慎骨折,被送去了醫院,誰料,在深夜2點多,突然離世,年僅75歲。
驟然失去相伴47年的丈夫,周璇有多悲痛,可想而知,好在一點,當時他們的5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他們可以照顧自己的母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