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五一,大家心情都格外好,下班時間到了,電梯門前很快排起兩條長隊,其中一條長隊的前面是位白發奶奶。終于,電梯來了,白發奶奶卻接連讓了三次都沒進電梯。她說的一句話,讓在場的人都豎起大拇指。
廣州的早晚高峰,地鐵上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因此,下班時間一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沖出辦公室搶電梯,只想早點坐上地鐵,早點回家。
電梯門口,每天此時,都排起幾十米長的兩條隊伍。
今天下班,排在一條長隊前面的,是位白發奶奶,70歲左右,衣著干凈整潔,看起來面生,應該是過來辦事的。
電梯來了,隊伍前面的人迅速涌入電梯,只是電梯容量有限,一次只能乘坐14人。
這時,出人意料的一幕發生了,白發奶奶從隊伍前頭出列,站在一旁,讓后面的人先進電梯。
奶奶的后面是位年輕女孩,她不好意思地說,奶奶,您在前面,您先進。
奶奶說,你們年輕人上了一天班,辛苦,早點回家休息,早點回去過節,我不急,早點晚點都沒問題,不能跟你們搶電梯。
奶奶的一句話,猶如石子入水,激起一陣漣漪,隊伍中一直埋頭看手機的人都抬起了頭,他們紛紛向奶奶豎起了大拇指。
每位從奶奶面前經過、進入電梯的人都向奶奶點頭示意,連聲說“謝謝”。
就這樣,電梯來了三趟,奶奶接連讓了三次,直到排在電梯前的人只剩下五六個,奶奶才進了電梯。
我跟奶奶同梯下樓,站在奶奶身后,我不由感慨萬千。
我曾在下班的公交上,見過一個滿身疲憊的女孩因沒給一位大爺讓座,被大爺挖苦了一路,說道了一路。
我也曾在早晨擁擠的地鐵里,見過七八個買菜的大爺大媽跟年輕人爭搶座位,沒有及時起身讓座的年輕人,被他們數落個不停。
當然,我不是說年輕人不該給老人讓座,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給老人讓座,是尊敬老人的一種表現。
但有時,工作了一天,滿身疲憊的年輕人好不容易坐在車上打個小盹、休息片刻,如果沒有及時讓座,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沒必要上綱上線。
而大爺大媽們買菜、辦事也可錯峰出行,避開早晚高峰,盡量不跟年輕人爭搶公共資源。
換位思考、互相理解,是對他人的包容,更是自己的修為。
尊老和愛幼相輔相成、互為一體,年輕人應該尊敬、關心、幫助老人,老人也應該理解、體諒、愛護年輕人。
只有這樣,尊老愛幼才能蔚然成風,社會才會和諧美好,人間才會暖意洋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