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地莫遲延。
抓好春耕備耕,對于確保今年的糧食豐產和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關國運民生,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不能對糧食進口抱有幻想,必須要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十幾億人口要吃飯,這是我國最大的國情。
近日,在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建華鎮雙勝村發生這樣一件事情,引發眾多網友震驚。
視頻資料顯示,開魯縣建華鎮雙勝村部分農民聯合承包了村集體的5600畝土地,承包期限從2004年至2034年。
而這些被承包的之前是荒地,根本無人耕種,而在幾個農民承包之后,歷盡艱難萬苦,春耕秋收,把汗珠子灑進地里才將荒地改良變成了良田。
結果谷雨過后村鎮干部卻找上門來了。他們單方面宣布:
這塊地現在不屬于農戶,要耕種,必須補錢,不交就不能翻地。
理由是“土地性質變了”。
如果按照一畝地補交200塊錢,5000畝地就是100萬,種糧食才能有幾個錢?農民如何能再交出這筆錢?
幾個農戶們沒有辦法,來到辦公室與紀云浩談法律,講道理,誰知這位鎮上的政法委書記,竟然梗著脖子回了一句:“我也不懂法。”
于是乎,新成語“云浩止耕”由此而生。
原意是租戶想要耕地播種,有個叫紀云浩的人物,出來阻止租戶耕地。這個成語后來被人們用來形容故意找茬。
所幸“中國三農”跟進報道了此事,現場視頻一出,全網震怒。
2019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意見:
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
自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一直堅持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方針政策,先后兩次延長承包期限,不斷健全相關制度體系,依法維護農民承包土地的各項權利。
穩定承包權,維護廣大農戶的承包權益,放活經營權,發揮農民做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領作用,有利于發展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雖然我也不太懂這塊的法律,但我咨詢了社群里的律師小伙伴,她告訴我:
這個事件中簽訂合同的村委會應該承擔風險預見的責任,農戶投入這么大成本改良土地,他們的權益應該受到法律保護。
經過長達二十年的辛勤耕耘和巨大投入,才使得荒地變良田。如今,因土地現狀發生改變而讓村民“增補承包費”,任誰都會產生疑問。
我是一個濱海小城里長大的小孩,從小在姥姥家的田間地頭玩耍,雖然沒干多少農活,但對于“陌上農人耕作細,趁得此季種豐年。”也見了不少。
當我的富二代同事小時候因為掉飯粒,而被長輩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時,我早早就揮起小鋤頭開始挖墻腳了。
錯了錯了,是到地里干點澆水的活了。
用家里老人的話說,“若是沒有在地里頭蹲著拔過草,沒被大太陽曬過,給你說上一百遍的‘鋤禾日當午’,你也不會那么真切的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
以至于我現在的吃飯習慣是不能有剩飯剩菜,然后肚子越吃越大。
2024年4月23日晚間,開魯縣政府新聞辦稱已對該鎮黨委副書記進行免職處理,并由縣紀委監委給予其黨內警告處分;縣紀委監委對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副主任分別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對可能存在的其他違紀行為,正在開展調查。
2023年,“農業強國”首次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
2024年3月19日,總書記來到湖南考察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況,并同種糧大戶、農技人員、基層干部和村民親切交流,詳細詢問春耕備耕等情況。
糧食安全一直是國家領導層高度重視的問題,并多次強調要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
“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面積、產量不能掉下來,供給、市場不能出問題。”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
氣候變化、病蟲害等自然因素也給糧食生產帶來了不確定性和風險,特別是當前乃至以后一段時間的國際形勢中,我們必須要關注糧食生產面臨的挑戰。
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對基礎糧食需求持續增長,而耕地、水資源等生產要素卻日益緊張。
這些挑戰要求我們必須加強糧食生產的科技創新和精細管理,在資金、政策上加大對保護糧食生產的力度支持,保證糧食生產過程不被打攪,提高糧食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這幾年,國家先后對清理整治大棚房、違建別墅、亂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農化”,嚴肅查處對于一些地方占用基本農田大搞綠化造林、挖湖造景,一些地方在公路、鐵路、河渠兩旁占用良田建設幾十米甚至幾百米寬的綠化帶的耕地亂象。
所以,把一塊荒地開墾為肥沃的耕地是太值得鼓勵和贊揚的壯舉。
5600畝土地啊,我連一圈都跑不下來。
現實中某些干部掌握了點權利就忘乎所以,初心早就被狗掏走了,吃著農民的糧卻砸著農民的飯碗。
“縣城婆羅門”還是挺有現實意義的。
“荒地無人耕,耕起有人爭。”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田地荒蕪時,沒人來耕種;剛一開墾耕種,就有人來爭田。
指人的嫉妒心很強,生怕別人從中得利。
揭示了人與人之間在利益沖突下的復雜關系,也是人性之惡的表現,從古至今,依然沒有改變過。
在新聞報道里,縣里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試點工作采取的處置方式之一是由村集體對新增耕地收取有償使用費。
但是,這些新政策依據和費用標準是什么?之前的合同是否還有法律效力?農民的利益如何保障等。
這些問題都不能是一筆糊涂賬,需要跟村民和公眾仔細解釋清楚。
客觀來說,視頻里面的主角主要問題是工作態度不好,工作作風蠻橫,以及不該說“我也不懂法”那句話,別的應該都在正常履職范圍內。
和群眾說話口大氣粗,辦事唯上漠視群眾利益是官場通病,能被曝光的只是少數。
掃黑除惡打傘破網,任重道遠。
不過網絡上也不要被一些風氣帶偏,官員一旦出了問題,就拿其曾經的學歷、服役、軍轉身份來說事,以詆毀、貶低整個集體,這實際上是戴有色眼鏡而非客觀表達的需要。
我們要警惕這種風向,就事論事,特別是身為現役、退役身份的網友更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要被帶節奏甚至被當槍使。
最是一年春好處,地綿萬里盡春耕。
今晚川菜館走起有人嘛?就想吃一碗大米飯。
分享城市更新與存量資產盤活等商業地產經驗、商業訪談、主理人采訪,關注西安創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