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教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教育供給水平則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的核心指標。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作為各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發力方向,高質量教育體系如何構建?作為超大城市,成都如何在教育方面精準提質增效、實現全域優質均衡?即日起,川網傳媒集團四川手機報和麻辣社區聯合推出“高質量教育成都表達”系列報道,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展示成都推進高質量教育的實踐經驗和發展內涵。
第二期走進成都市樹德中學,聽黨委副書記、校長毛偉講述什么是高質量教育、學校如何實踐高質量教育。
Q:什么是高質量教育?
毛偉:推進高質量教育,我認為要建“四有”學校。
一是有神。作為高質量學校,要有先進的辦學理念,體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體現“育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五育并舉”的教育方法。
二是有格。有現代的治理體系,學校的教育思想、理論理念、結構組成、制度法規、方法范式、教學內容、教師學生、生態環境……這一切教育相關元素構成了完整的教育系統。
三是有品。學校的文化品格要由制度治理走向文化治理。
四是有力。要體現教育的新質生產力,對教師、學生、課程、教材、環境等教育要素進行全面優化;要創造新的教育生態,突破教育的邊界,融合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數字空間,創新教育教學場景;要基于知識點邏輯關系建立系統的知識圖譜,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要以數據治理推進教育管理流程再造,提升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
Q:成都市樹德中學如何實踐高質量教育?
毛偉:學校自創校以來就建立了先進的辦學理念,并隨時代不斷更新:在建校之初確立“樹德樹人”辦學思想,同時提出“五育同尊”;在改革開放之后,提出“樹德樹人、廣才廣能”;進入21世紀,為適應拔尖創新人才的培育,提出“樹德樹人、卓育英才”;到新時期,為適應“五育”并舉要求,提出了“樹德樹人、整全育人”的辦學思想。
在學校治理方面,推行了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在黨委的領導下,樹德中學“一校三區”格局下的治理效能得到提升。
在辦學質量方面,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有分數、但不唯分數”,促進“五育”融合,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樹德現在有學生社團40多個;一二三樓每層樓都有鋼琴,課余時間,學生都可以彈奏;注重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民樂團全國頂尖;學生籃球隊打進貢嘎杯;在美術生培養上也極具競爭力,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培養基地。
在責任擔當方面,深化集團辦學,成立了樹德中學教育集團,成員學校覆蓋成都五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及德陽、眉山、資陽等地,所有項目共派出20多名教師干部,輻射4000余名教師、近5萬名學生。同時建設了“四川云教樹德聯盟”,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面向全省10多所學校傳播樹德的課堂教學資源,也向全國免費開放。
在學校文化方面,樹德中學非常有特色。教師文化,是“低調務實、協作奉獻、永創一流”;教學文化,最突出的是“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個性指導”。課余時間,學生接受老師的個性化指導已成樹德的校園風景。家長對此非常認同,評價樹德的老師把學生“置于正中、置于心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