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謝地,內娛終于又有了一部給成年人看的愛情劇了!
我說的就是周雨彤和李現的新劇《春色寄情人》(下稱《春色》),這是少數完結后我一口氣看完的劇,體驗感超級無敵好。
它既能讓人少女心怦怦跳,又帶有一種溫和的治愈力,而且看下來特別順暢,幾乎沒有讓人不舒服的地方。
這種氛圍型的愛情故事很難用幾個詞形容,一定要說的話,我覺得它有點像一碗適合在睡前細品的甜酒,剛喝下去甜滋滋的,讓人放松,喝完你會有點臉紅,沉沉睡去,做一個舒服的美夢。
嗯,運氣好的話,還可能是高質量春夢呢。(噓)
在我看來,《春色》最明顯的優點并不是講了一個怎么樣的故事,而是它讓“性張力”重新回到了內娛偶像劇里。
咱就是說,看完其他偶像劇里“性縮力”滿滿的吻戲和調情之后,再來看《春色》,是真的會有一種“終于又吃到好東西了”的感恩心情。
啊,原來男女主調情時是可以眼神繾綣又曖昧的。
原來加微信這種普通的橋段,也可以拍出眼神拉絲的對望,朦朧而浪漫的氣氛。
原來吻戲也可以這么唯美而有張力,讓人看著就心跳加速,仿佛隔著屏幕都能聞到荷爾蒙的味道。
這部劇也是真的不把觀眾當外人,好看的吻戲超級多,我有時候都會害羞捂臉,然后從指縫中繼續瞄。
這種看劇看到小鹿亂撞的滋味真是久違,一下子就讓我也很想找個人來談下戀愛了。
這里要夸一下導演程亮,他還是《繁花》的聯合導演之一,客串小賣部老板的就是他。《春色》是他在《繁花》之后拍的第一部劇,看得出來哥真的從墨鏡王那里學到了東西。
《春色》男女主的愛情線倒算不上多有新意,說白了就是兩個年少時有過心動的人久別重逢,在心動和試探中再次靠近,本來約定只當“限定情人”,卻一點點越陷越深。
不過很戳我的一點是,“久別重逢”梗的酸澀和甜蜜,這部劇拍得非常精準。
女主12歲時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父親和一只腿,在高中遇到了男主,而他正因為父母離婚在搞叛逆。
小男主大概是當時唯一一個不區別對待小女主的同齡人,他會故作惡狠狠地告訴她:“拐杖也可以是武器。”
碰上下雨,嘴硬心軟的小男主還會背著小女主走出校門,嘴上說著“(你)真沉”,但身體很誠實,每次都仔仔細細地把她送到家人的手上。
只是這場懵懂的心動因為女主轉學戛然而止了。
多年后重逢,男主成了鎮上的遺體整容師,而女主是醫療器械公司的銷冠,已經在上海站穩腳跟。
他知道她回鄉只是暫時休養,所以就故意拗出冷漠姿態,他害怕再一次分開,索性拒絕一切的開始。
但當他看到女主因為腿疼在路邊休息,他一下子就戴不住自己的高冷面具了,口嫌體正直地要把對方背上自己的摩托車,送她回家。
當他再一次背起她,他下意識地打趣了一句“(你)越來越沉”,女主在他背上輕輕地笑了起來。
那一刻,高中時的他們與當下的他們仿佛重合了,他再一次背起了讓他心跳加速的女孩,她也再一次從背后肆無忌憚地欣賞男孩的側臉。
你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們錯過的時間,又同時明白,有些心動并沒有因為時間而消退。
也許年少時的心動就像是深夜中亮閃閃的星星,平常可能會因為月光太盛或城市太亮而顯得不起眼,但它始終就在那里,總會以最猝不及防的方式讓你想起來。
《春色》能讓人心動,靠的是性張力和氛圍感。
而它之所以能讓女生看起來有種順暢的妥帖感,則是因為在浪漫的粉紅泡泡之下,這部劇還看到并尊重了女性的情感需求和自我實現。
現在很多內娛偶像劇的人設都是完全標簽化的,塑造獨立女性就讓她只要事業不要愛情,轉頭一到戀愛戲又很容易讓女性角色成為“戀愛腦”。
但真正的人怎么會是僵硬扁平的標簽?
我們可以對事業有企圖心的同時對愛情有向往,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都會有不同的偏好、做出不同的取舍。
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在各種欲望和需求中慢慢摸索出屬于自己的平衡。
《春色》就把這一點講得非常清楚。
女主和男主重逢之后,她確實心動,甚至還在回上海的高鐵上強吻了男主。
但同時,她也非常明白自己并不會為了對方回到故鄉。
就像她在閨蜜聊天中坦承的,她喜歡男主,但更喜歡上海和她自己。
上海是她重塑自我的地方,她在這里有更多的機會,面對的是更清晰的規則,她在這里才更能實現自我價值。
她期待愛情,但她的自我比愛情更重要。
后面就算她跟男主確定心意了,依然是準備回到上海的。
女主跟男主講得很清楚,她想建功立業,想受人尊重,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她不想委曲求全做出犧牲之后,最后只能靠想象去揣測自己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她說:“我不想為了你,變得不像我自己。”
看這一段的時候我甚至有點想哭,國產劇里太少有這種片段,讓一個女人坦蕩地承認她的野心比愛情更重要。
但這才是很多現代女性的真實生活啊,愛情當然美好,但除了愛情,我們還有很多很多想要實現的事情。
到了《春色》的最后,女主就算認定自己的生活里不能沒有男主,她也沒有為了他放棄自己想爭取的事業。
我覺得非常妙的一點是,女主在感情中當然是猶豫的時刻,但她的糾結并不是“愛情vs事業”,更像是她投入愛情后對自己內心的需求有了更多的認識,她重新思考“我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從某個角度來說,愛情成了她了解自我的途徑之一,對她更重要的始終是“自我實現”。
我看到有人因此稱她為“渣女”,拜托,女性更愛自己一點錯也沒有,會愛自己的人才能以平等的方式愛別人。
這樣自我強大的女性,在《春色》里還不少呢。
女主媽媽這輩子失去過兩任丈夫,但她并沒有因此自怨自艾,甚至還會跟女兒講地獄笑話,說自己英語只會說goodbye,因為這輩子凈跟人goodbye了。
男主奶奶很愛催婚,別的劇大概率會把她塑造成“極品長輩”,但《春色》里她就非常討喜,一邊瘋狂催婚孫子,一邊主動出擊討好未來孫媳婦,超級可愛。
更難得的是劇里還有個一生未嫁的獨身奶奶,她是男主奶奶的老閨蜜,年紀大了依然愛折騰新鮮玩意兒,喜歡做甜品,會算塔羅牌。
我看劇時就一直在跟朋友感慨,《春色》真的是對女性充滿善意的一部劇。
故事里的女性基本上都成長在不同背景下,有不同的目標,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可這不妨礙她們各有各的可愛,每個人的自我都閃閃發光。
這或許是這部劇里比美好的愛情,更寶貴的東西。
(圖片來自網絡,《春色寄情人》截圖來自騰訊視頻)
本文作者:海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