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季節氣候對血壓的影響,還真是挺明顯的。這不,天氣一熱就出現了。
40歲的楊女士,發現高血壓1年了,今年1月吃上了降血壓的“阿利沙坦酯”,吃藥后血壓一直控制得挺穩定,自測血壓都在110~120/80~90mmHg。當然,要是嚴格地說,舒張壓的水平還是高了點兒。
可是最近楊女士測血壓發現,血壓低了,一般都在100~110/70~80mmHg了,有時收縮壓還不到100mmHg,不過,倒是沒有什么不舒服。
這個周一,到醫院門診一測血壓,96/70mmHg,再測,也就是100/70mmHg,心率正常,76次/分。
醫生問了問病情,心中了然,這是天氣熱了,血壓開始降低了。
血壓也是有季節性的,秋升春降,冬高夏低。按照研究,夏天和冬天的血壓比較,大約是收縮壓平均下降5~10mmHg,舒張壓平均下降3~5mmHg。平均水平是這樣,到了不同的個體,高低相差就更大了。像這位楊女士,血壓就降得比較低了。
對高血壓患者降血壓治療,是要降低高血壓。所以如果吃了降壓藥血壓在正常水平,那是得繼續吃的,因為血壓正常是藥物在起作用。可如果是血壓低了,就得考慮減少或停用降壓藥了。因為血壓降得過低并不能使患者獲益,還可能帶來臟器供血不足的風險。
血壓低到多少要考慮減少降壓藥?
一般來說,收縮壓低于110mmHg,舒張壓低于60mmHg。80歲或以上的老老年人,收縮壓總是在130mmHg以下,感覺不適,也可以考慮減量或停藥。但舒張壓這一條,在老年人很難實現。因為老年人由于動脈硬化的緣故,舒張壓多數是降低的。一般的規律,到了60歲以后,就會逐漸出現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的現象,所以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比較多,脈壓也會比較大。這樣的情況,一般認為舒張壓在50mmHg以上還是安全的。要是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舒張壓還可能更低。
說收縮壓低于110mmHg要減少或停用降壓藥,不是一次血壓低就算的,是要多數時間收縮壓低于110mmHg的,總體血壓偏低才算數。
降壓藥該如何減?
- 如果吃著多種降壓藥,那就考慮先減少一種
比如吃著地平、普利或沙坦,還吃著利尿劑,那就先停掉一種藥。
- 如果吃著單片復方制劑,就是一片藥里有兩種降壓藥,那就把一片復方藥改成單藥制劑,停掉一種
比如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就改成厄貝沙坦,這樣就減掉了氫氯噻嗪。
考慮先停利尿降壓藥,是因為夏季,血管擴張、容量大了,原來的血量相對就少了;再說夏天散熱,皮膚蒸發、出汗多,水分鹽分丟失都多,而利尿劑原本是通過利鈉利水降壓的。
吃著多種降壓藥時,唯獨“洛爾”類的β阻滯劑是不能一下子停用的,尤其吃藥時間比較長、劑量比較大時特別要注意。因為突然停藥,原本對β受體的抑制就沒有了,β受體沒了壓制,一下子興奮起來,病情就會反跳,這是很危險的事,一定要逐漸減量,減量到停藥的過程要在兩周以上。
- 如果就吃一種降壓藥,那就可以先減半量觀察
醫生對前面那位楊女士就是這樣處理的,阿利沙坦酯減為每天半片,監測血壓。
- 如果就是一種降壓藥,減到了小劑量了,患者血壓還是偏低,那就可以考慮停藥了。
降壓藥減量、停藥后仍然要注意
- 監測血壓。因為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一樣,有些藥物在身體里有蓄積,還得慢慢代謝排泄,這當中血壓還可能有變化,藥物就需要調整。
- 高血壓患者停用降壓藥后血壓正常,不代表高血壓就治好了。尤其這種血壓的季節性變化,到了秋涼的時候血壓會開始復升,就要注意及時增加降壓藥了。
- 天氣對血壓的影響只是一個方面,生活中還有很多因素影響血壓。所以還是要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夏季尤其要注意不要貪涼,空調不要開的過低,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吃冷飲要克制,避免突然的冷刺激;夏季晝長夜短,盡量按時作息,不熬夜保持心態平和,脾氣可不要隨著氣溫高漲。
(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