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閱讀了吳興人的《兩個窮孩子的眼淚》,讓我感觸頗深。
作者寫了素有“隴中苦瘠甲天下”的甘肅最貧窮的扶貧縣會寧縣,出了兩個清華、北大的學生,記者在采訪他們時,他們講了令自己落淚的兩件事。一件事是,一位同學家太窮,交不起學費,媽媽瞞著他去很遠的地方乞討,孩子刻苦努力,他為這位默默做幾年乞丐,也要把孩子送進大學的母親落淚。另一件事是,一位父親給兒子去學校送口糧,看到兒子一邊咽著炒面,一邊看書,父親一下子心酸了,便把口袋里僅有的12.5元塞給兒子,學期結束,兒子把這筆錢帶回了家,但由于他舍不得用這筆錢買參考書,沒有能考高分,就輟學回家種田了,說到這里,學子落下了淚,他們開始思考:我們為什么那么窮啊?讀點書為什么這么難?正是他們太想改變現狀的緣故,這些孩子就越發勤奮,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他們一樣受窮,同時,他們也知道,只有通過自己的勤奮讀書,才能改變現狀。
經濟條件好的孩子,是不是也應該跟這些地區的孩子比一比,增加點自己的學習動力啊,通過對比,那些讓你抑郁的因素是不是算大巫見小巫了,那些動不動以死相逼,也要玩游戲的孩子是不是也該醒悟了呢?
窮則變,變則通。當我們面臨困境時,就需要思想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時,我們要適時抓住機會,才能使我們擺脫困境,得到更好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